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全文3489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物流成本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优化物流成本不仅是一个节流过程,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

02企业应通过系统思维挖掘被忽视的价值机会,如识别出15个关键成本驱动因素,从基础滞期费用到复杂运力预测系统。

03然而,成本优化不仅关乎"少花钱",更应该着眼于"花得值",需要在短期成本削减和长期价值创造之间找到平衡。

04为此,企业应采用"双轨制"方案,在实施快速成本削减措施的同时,同步推进长期的优化项目。

05最后,成功的物流成本优化需要整个组织的共同参与,与供应商建立新型伙伴关系,降低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多价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导读:物流成本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与提升收入和降低生产成本相比,物流优化往往被忽视,并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创造空间,但是企业往往简单直接的通过压低服务商价格的方式来实现短期降本。本文通过详实的案例说明物流成本优化不仅是一个节流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成本优化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节约,而是通过系统思维挖掘被忽视的价值机会。
"回顾近三年的经营数据时,物流成本的上升正在侵占公司的利润。" 某全球贸易企业的物流总监这样告诉我。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输成本从2019年的1,700美元飙升至2021年底的10,000美元,这并非个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成本压力并未显示出明显的缓解迹象。在2021年底面对需要降低高达80%供应链支出的物流成本时,他面临着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要吃掉一头大象,"他说,"最开始你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口。"
"最初,我们像很多企业一样,试图通过和物流服务商激进的价格谈判来应对成本压力,"物流总监回忆道,"但很快我们意识到这种纯粹的成本削减方法是不可持续的。"
面对这个挑战,该企业采取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方法。首先,他们将庞大的物流成本体系分解成可管理的模块。通过详细的成本分析,他们识别出了15个关键成本驱动因素,从最基础的滞期费用(Demurrage Charges)到复杂的运力预测系统。
这种分解带来的第一个重要发现是:约35%的成本增长来自系统性浪费,而不是不可避免的市场因素。例如,他们发现高达20%的滞期费用源于内部协调不足,另有15%的运力浪费来自糟糕的装载计划。这些发现立即改变了他们的优化思路。
在成本削减方面,他们确实采取了一些快速见效的措施。通过重新谈判运价、优化付款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加急服务,在90天内实现了约12%的直接成本节省。但他们没有止步于此。
更具战略性的是他们的成本优化方案。例如,针对运力预测这个关键模块,他们不是简单地压缩预算,而是投资建立了智能预测系统。这个系统将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业务预测相结合,帮助他们提前4-6周预见潜在的运力缺口。虽然前期投入不小,但系统上线后,不仅降低了25%的紧急运输成本,还提高了整体的运力利用率。
图片

图片

重新定义物流成本优化
"降低成本"这个词在企业中被过度简化了。Gartner调研发现许多企业将成本优化等同于简单的成本削减,这是一个危险的认知误区。成本优化不仅关乎"少花钱",更应该着眼于"花得值"。
让我们看一个典型案例:一家全球制造企业在面对物流成本压力时,首先采取了传统的应对方式——与承运商强硬谈判,试图压低价格。短期内,他们确实实现了约5%的成本节省。然而,六个月后,这家企业发现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服务质量下降、延误增加,最终导致客户满意度显著降低。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洞察:真正的成本优化需要在短期成本削减和长期价值创造之间找到平衡。在我们的研究中,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区分两类截然不同的举措:成本削减(Cost Reduction)和成本优化(Cost Optimization)。
成本削减更像是采取紧急措施,专注于快速见效的行动,比如重新谈判运价、精简人员等。这些措施虽然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持续性往往较差。相比之下,成本优化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前期投入,但能带来持续的改善效果。例如,投资自动化系统、优化网络设计、改造业务流程等。
有趣的是,当我们深入分析成功企业的实践时,发现它们往往采用"双轨制"方案:在实施快速成本削减措施的同时,同步推进长期的优化项目。这就像是在治疗疾病时,既要控制症状,又要治疗病因。一位领先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副总裁形象地将这种方法比喻为"吃大象":将庞大的成本优化任务分解成可管理的小块,既要有短期见效的"快餐",也要有滋养体质的"营养餐"。
在建立这种平衡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正确的评估框架。传统的成本考核往往过于关注短期财务指标,这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短视的决策。领先企业正在采用更全面的评估体系,将投资回报期、服务水平影响、长期竞争力等因素纳入考量。

图片

五大优化杠杆的协同应用
在对全球500多家企业的物流实践研究中,发现一个显著的规律:成功的物流成本优化项目从来不是依靠单一手段,而是多个优化杠杆的协同运用。正如一位资深物流主管形容的:"这就像指挥一场交响乐,每个乐器都要奏出自己的部分,还要与整体完美协调。"
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个"交响乐"的五个核心部分:
第一部分:定价与合同优化的艺术
在与众多企业的深入访谈中,我发现最常见的误区是将价格谈判简化为"压价"。一家全球消费品制造商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他们彻底重构了承运商合同体系,引入了多维度的定价机制。
首先是建立了基于服务水平的差异化定价,为不同时效性的货物设计不同的价格档位。其次,他们创新性地引入了"共享收益"条款 - 当承运商通过优化行为为客户节省成本时,可以分享一定比例的收益。这种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承运商的积极性。更精妙的是,他们将燃油附加费与市场指数挂钩,设置了浮动区间,既保护了承运商利益,又避免了过度支付。这套体系实施一年后,不仅降低了15%的运输成本,服务水平的达成率还提升了12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运营效率的系统性提升
"效率就是金钱"这句话在物流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我们的研究,仓储和运输环节的效率浪费往往隐藏在看似合理的日常运营中。
一家领先的电子制造商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其30%的运输成本源于包装效率低下。他们采用了"空间利用率优化系统",重新设计了产品包装,将箱体利用率提升了40%。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发现高达25%的仓储作业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货物移动上。通过引入ABC分类管理和动态货位分配系统,他们将仓储效率提升了35%,直接节省了大量人工和设备成本。
第三部分:流程优化与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时代,流程优化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一家全球物流企业建立的"数字化控制塔"项目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他们首先构建了端到端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程跟踪。更关键的是,他们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预测性的异常管理系统。
例如,系统能够预测可能的延误风险,提前触发应对方案。这不仅将异常处理时间缩短了60%,还大幅减少了紧急处理带来的额外成本。数据显示,这套系统帮助企业降低了约20%的应急处理成本。
第四部分:供应商协同与资源整合
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往往停留在考核和管理层面,但真正的价值往往来自深度协同。
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创新实践值得借鉴。他们建立了"供应商创新实验室",每季度与核心承运商共同研究优化方案。一个显著的成果是:通过整合多家供应商的运力资源,建立了区域性的运力共享平台。这不仅提高了车辆利用率,还减少了空驶里程,实现了15-20%的成本节省。更重要的是,这种协作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的韧性,在市场波动时期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第五部分:组织协同与文化建设
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最为关键的是组织层面的变革。一家全球制造企业的经验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没有简单地成立物流优化团队,而是建立了"端到端优化委员会",由供应链、财务、销售等核心部门的高管共同参与。每月的优化审视会不仅关注成本指标,还要评估对客户服务、库存和现金流的综合影响。通过这种机制,他们成功地将物流优化转变为全公司的战略性举措。

图片

从成本压力到竞争优势的蜕变
当我们重新审视物流成本优化这个课题时,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最成功的企业往往不是将成本优化视为一个难题,而是将其转化为构建竞争优势的机会。正如本文开篇所说,这就像吃大象一样,关键不在于任务的庞大,而在于采用正确的方法。
在过去的十年中,行业最深刻的发现是:真正的成本优化不是一场短期战役,而是一次深刻的组织进化。那些取得持续成功的企业,都经历了从"削减成本"到"创造价值"的思维转变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困扰于物流成本压力的供应链主管。在采用了系统化的优化方法后,他的团队不仅实现了15%的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能够持续产生价值的运营体系。正如他所说:"现在我们不再被成本问题所困扰,而是在思考如何通过物流创造更多价值。"
未来的物流格局必将更加复杂多变。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风险、技术革新等因素都在不断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系统性的成本优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的挑战,更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正如一位卓有成效的CEO所言:"在动荡的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成本太高,而是无法持续优化的能力。"这句话道出了物流成本管理的真谛:它不仅关乎降本增效,更是关乎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对于正在思考物流成本优化的管理者而言,关键是要跳出传统的项目思维,转而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这意味着要同时关注短期效益和长期能力建设,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要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成功的物流成本优化从来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它需要整个组织的共同参与,需要与供应商建立新型伙伴关系,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多价值。正如本文所展示的,这是一个需要智慧、耐心和系统思维的过程。
站在新的起点上,那些能够将物流成本优化转化为组织能力的企业,必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持续优化的能力可能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 | Fubing Insight
来源 | 闻道-供应链思维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