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地处安徽北部,居淮河中游,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誉。县域总面积219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3个街道,户籍人口134万,其中未成年人342100名,农村留守儿童3687名,社会散居孤儿5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06名,机构监护事实无人儿童(孤儿)23名。近年来,怀远县牢固树立“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用心用情履行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工作职责,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关爱服务,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情”牵困境儿童为成长护航
将全县784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2024年1-11月累计发放5497人次705.13万元。多渠道开展困难学生救助。2024年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救助14名孤儿14万元,县级福彩公益金资助事实无人抚养大学生48名28.8万元,低保家庭应届大学生申请蚌埠市贫困大学生救助金49名24.5万元。县慈善协会资助困难学生170名23万元。2019年至2024年,县慈善协会共资助困难学生301.5万元,惠及1087名学生。多举措进行个案帮扶。在每年寒暑假开展困境儿童全覆盖集中走访,每季度开展一次困境儿童家庭随访,掌握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监护及身体状况并建立档案,其中对父母离异、有辍学风险等对重点儿童家庭加大走访频次,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做到出现问题早发现、早救助。2024年对困境儿童进行全覆盖摸排,重点对离异家庭、厌学儿童、残疾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其他家庭贫困儿童等7类困境儿童进行摸排,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情”融阵地建设提关爱质效
选优配强队伍。指导全县18个乡镇3个街道配备儿童督导员21名,村(居)儿童主任372名,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1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85个,3687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完成了牵手行动,实现了全覆盖。创新筹建关爱保护场地。2023年以来募集慈善资金依托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了城乡留守儿童之家,为困境儿童艺体兴趣培养、启智益智、开展心理讲座、举办夏令营活动等提供平台。建成怀远县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和发展中心1个,引入社会组织对周边学龄前儿童以及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开放,开展文体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关爱心理健康活动10场,开展慰问演出6场,进行专题培训、政策宣讲20场,组织33家政企单位和社会组织走访、慰问儿童1万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100余万元。
“情”暖关爱服务聚社会合力
开展政策宣讲。指导各乡镇(街道)未保办、社工站协同司法所、派出所、文化站、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走进校园、村(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校园霸凌、性侵害、电信诈骗、家庭暴力、故意伤害等典型案件,通过以案释法、讲故事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儿童关爱保护法律法规、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2023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宣传品10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链接资源助力儿童健康关爱。募集慈善捐款72.96万元,用于100名困难学生救助和全县40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免费体检;与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结对共建,为全县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课外辅导、法律课堂等专业服务;联合学校定期开展公益读书活动,目前已举办10期,公益家庭教育讲座举办28期,帮助许多家长解决了养育子女的困惑,得到参与家长的广泛好评。助力社会组织打造儿童关爱项目品牌。支持和引导全县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保护,打造一批关爱保护项目品牌。县社会福利中心“逐光而行·筑梦童年”留守儿童之家项目获蚌埠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优秀案例A类项目;县蓝天救援队持续开展“蓝色救生圈”防溺水公益项目,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安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知识讲座,惠及全县及周边地区(含部分市区)355所中小学校师生;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妈妈”项目,每周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课后辅导和兴趣拓展;怀远县蓝天公益社坚持开展“蓝妹妹”预防女童性侵关爱服务活动;怀远县向日葵社会协会开展“小葵花”心理健康课堂走进全县中小学,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疏导、关爱活动。怀远县儿童关爱服务协会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群体,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着力打造“雷小锋”品牌。积极组织各类红色活动和文体活动,致力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鼓励公众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怀远县的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不仅提升了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白妹妹 徐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