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人大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乡镇实践,以实际行动赋能“百千万工程”,助推石潭镇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机制创新“搭台子”,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活力
创新是永葆人大事业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石潭镇人大坚持“建、管、用”并重,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联络站迭代升级、提质增效。目前,石潭7个联络站已全部通过市级“五星级”联络站评定。其中,中心站还获评市级“示范站”、中所片区联络站获评市级“最优站”、大岩片区联络站获评区级“示范站”。如今,联络站不仅是代表们履行职责的重要场所,也成为群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的主要渠道。今年,石潭全镇开展进站接待群众活动336场次,接待群众427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41条,解决问题341个。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石潭镇积极推进“数字人大”平台建设,打破代表履职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民意传递与服务供给的“一键直达”。目前,全镇建成网上联络站7个,代表信息录入完成率100%,144名各级代表开通“数字人大”系统权限。此外,“数字人大”各模块应用工作同步开展,已录入100多条工作动态信息,272条图片新闻,2086条代表履职活动,并引入了量化履职积分制度,激励代表更加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数字人大”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注册、全区域实施以及全过程使用目标。
在监督机制探索方面,石潭镇创新“三三一”模式,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监督岗”平台,促进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能,着力提升人大监督实效。其中,第一季度征集社情民意得出的62项监督项目在第二季度召开部署会确定29项重点监督项目后,全镇7个代表联络站以“三会”“三单”“一盘点”形成全过程、全链条监督闭环开展工作。目前中心联络站6项监督项目有序推进,村级片区联络站23项监督项目中15项已完成、8项正有序推进。
紧扣中心“铺路子”,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底色
今年以来,石潭镇人大积极响应清新区人大常委会号召,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将地方性法规的执法与普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关键点,多维发力推动地方性法规落地见效。在实际工作中,石潭镇人大积极与各部门联动,搭建了广泛的普法宣传网络,并通过代表小组深入基层宣传和引用地方性法规进行执法办案,促进法规的有效实施。今年共举办1场普法宣传活动,发放资料550余份,接受咨询70余次;组织代表开展6场宣传活动,发放资料700余份;引用地方性法规处理10起案件,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镇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在乡村绿美生态建设方面,石潭镇人大主席团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党员干部、社工和志愿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绿美生态建设,开展了千余次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绿色发展氛围。同时,人大代表们捐款13950元,组织植树活动23场,成功打造2条“绿色长廊”和1个“人大代表林”,进一步擦亮石潭镇绿色发展的名片。
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石潭镇人大开展了接待选民、视察调研、宣传推广和巡河巡林等各类活动36场次,103名代表积极踊跃参与其中,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搭建起紧密连接代表与选民的沟通桥梁,积极助推石潭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宣传推广“树牌子”,答好全过程人民民主考卷
石潭镇人大始终将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鼓励人大代表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挖掘鲜活素材,以生动笔触和多元形式讲述履职经历与为民服务的人大故事。
同时,石潭镇人大还积极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力。除传统文字稿件,石潭镇人大还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让人大故事更加鲜活、立体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进一步增强宣传感染力和吸引力。
截至目前,石潭镇人大有1篇稿件被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刊登,9篇稿件被省级主流媒体报道刊登,近30篇稿件被市级、区级主流媒体报道刊登,充分展现了石潭镇人大民主实践的成果,传播了石潭民主建设的好声音。
未来,石潭镇人大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进一步拓宽民意收集渠道,丰富代表与选民的互动形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与服务质量。在重大项目决策、民生工程实施等关键领域充分吸纳民众建议,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同时,加大民主建设成果的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民主意识,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石潭镇绚丽绽放,赋能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文|李细妹 陈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