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后,就算关系再好,父母也别伸手跟儿女要这三样东西!免得伤感情……

作者:主创团·枫子

身边经常有父母感叹:

为什么我们掏心掏肺对待的孩子,却经常不待见我们呢?

想起《母爱的羁绊》一书说的: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来自父母。

因为亲密,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将期望、要求,甚至是生活的各种不如意投射到子女身上。

孩子在承受这些时,往往还要被迫维持着“父母很爱我”的假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负担。

在日复一日的累积中,最终可能爆发成难以修复的亲子裂痕。

因此,无论关系多亲密,身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能伸手跟孩子要下面这三样东西。

图片

“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好”

之前看过一则视频:父亲光着膀子,嘴里叼着烟,单脚踩在凳子上,苦口婆心地教育女儿:

“爸爸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一天才吃一顿饭;

在工厂上班,中午为了省油钱舍不得回家,只能去仓库小睡一会儿;

夏天干活,累到中暑都舍不得休息,就想让你好好读书,别走我的老路。”

被父亲教育的女儿一脸愧疚,眼泪在眼眶打转。

图片

这种通过诉苦、抱怨甚至卖惨的方式,索取孩子的愧疚,从而获取掌控权的教育,其实就是愧疚式教育。

它给孩子传递出的信息就是:“为了你,我过得不好。”这会在孩子心底投入愧疚的石头,成了他自我攻击的矛头。

让孩子觉得他是累赘、是废物、是包袱,没有自己父母会活得很好。

就像《小欢喜》中的宋倩,她总是和女儿强调:

“你从小到大都是我一个人带你,我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备课,还要起早贪黑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吗?”

为了回报妈妈的“厚爱”,英子只能放弃自我去迎合妈妈,努力成为她期待的样子。

但到底是活得太压抑,英子最终不堪重负,抑郁成疾,选择轻生。

直到自杀时,英子仍在愧疚:“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

“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样子……”

喜欢向孩子索取愧疚感的父母,就像一条水蛭,会一点点吸食掉孩子的内心能量,让他一直生活在痛苦和煎熬当中。

想起尹建莉老师说的:真爱里没有愧疚,只有轻松自在。

父母与其谈牺牲,说辛苦,用情感绑架孩子的自我意志,不如笑着去面对,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就像网上一位妈妈,当女儿问她:

“妈妈,你工作那么辛苦,是因为我吗?”

她会耐心回答:

“宝贝,这跟你没关系。工作辛苦是因为工作是辛苦的,不论谁做都会觉得辛苦。

就像柠檬是酸的,谁咬一口都会觉得酸。”

当女儿闹着要吃100元一斤的车厘子时,她不会张口就抱怨,这一斤的车厘子,够我们家好几天的生活费了。

而是给女儿买了十块钱尝一尝味道,并告诉女儿:

“妈妈虽然只能给你买几颗,尝一尝,但这就是妈妈现在力所能及的,你实在喜欢的话,就要加油啦,以后凭自己本事,想吃就吃。”

有句话说得好:爱不是枷锁,也不是牺牲,而是彼此成全。

智慧的父母,不会把爱变成负担,索取愧疚感,而是把爱变成激励,给予价值感。

如此,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养育。

图片

图片

“你要多理解理解爸妈”

心理学中有一个“蓄杯理论”。说的是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个杯子,父母需要不断往杯子里填“爱”与“亲密”,当杯子被填满时,孩子能量充足,生命力旺盛。

可有的家庭,却关系错乱,逼迫着孩子成为父母的“照顾者”,不断向孩子索要情绪价值,不仅掏空了孩子的杯子,还耗光了孩子的成长能量。

就像书本《不被理解的少年》里的女孩语喧,她有一个情绪化且高要求的的爸爸,经常对她动辄打骂。

中考前,爸爸曾给她报了一个4万的一对一突击班,但语喧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

因为这事,爸爸不仅唉声叹气好几天,甚至直接把她拉黑了。

平常在家,父母还会经常当着她的面吵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这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

所以小小年纪的她,不得不站出来,试图兜住大家的情绪,把这个家带入良性循环。

为此,她不敢任性,每天拼命学习,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察言观色,努力平息家里的战火。

可到底她还是个孩子,根本承接不住那些沉重的、大人自己都难以消化的负面情绪。

最终,不堪重负的语喧在沉重的压力下抑郁成疾,高一时就休学出家成为了一名沙弥尼。

父母成为情感的索取者,孩子被迫成为“情绪容器”,这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父母向孩子发泄完情绪后一身轻松,孩子却只能默默咽下情绪垃圾,让自己遍体鳞伤。

好的父母,应该做一个情绪成熟的人,自己照顾好自己内在的不舒服,照顾好自己的坏情绪,为自己的生活负全责。

莫言的母亲就是如此,生活虽苦,她却没有在孩子面前露出半点负面情绪,反而总是一边哼小曲一边劳作。

对此,莫言说:

“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

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正如有句话说的:

“父母亲存在的最大意义,是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觉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一个温暖有爱、积极向上的家庭,才是父母最该给孩子的礼物。

父母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就是照进孩子世界里的阳光。

图片

图片

“听话,爸妈还能害你不成”

作家刘墉曾经是个典型的权威型父亲,希望儿子刘轩事事能顺自己的愿。

然而,事与愿违,刘轩越大越叛逆。

有一次,刘墉实在忍无可忍,便问道:“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叛逆?”

刘轩顶嘴说:“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在哪里。”

刘墉才认识到,自己一直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自此,刘墉不再一味专制管教,而是经常倾听刘轩的想法和诉求。

后来,谈及自己教子成功的心得时,刘墉说:“孩子的话,父母要乐于听。”

是啊,生命的充实与快乐,很大程度上,在于有选择的自由,有做主的权利。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已经十几岁了,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渴望自己掌权做主,父母却还是如提线木偶师一样,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大到人生规划,小到生活琐碎。

还美名其曰:“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所以你得听我的安排。”

这些父母无视孩子的情感表达和真实看法,认为都是不成熟的想法,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

殊不知,父母专制独行,索取孩子的“听话”,只会逼得孩子使出浑身解数来反抗和逃离。

真正爱孩子,应该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林徽因一生热爱建筑研究,所以特别希望儿子也能从事建筑相关的工作。

然而高考结果出来后,林徽因难以置信:一向成绩拔尖的儿子梁从诫竟以2分之差,落榜清华建筑系。

因为怀疑阅卷有问题,她要求复核试卷。

结果翻到试卷结尾,儿子写的一句话让她震惊:“我对建筑学不感兴趣,我喜欢的是历史。”

林徽因这才明白,这2分是儿子对自己无声地反抗。

最终,林徽因选择尊重儿子的选择,支持他学习历史。

正因如此,梁从诫在历史研究上的天赋得以发挥,最终成为知名历史学者。

心理学专家胡慎之曾说:“最好的教育必然发生在关系中被尊重的基础上。”

教育若缺了尊重,生活若缺了自主,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是以爱之名。

因为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掌控,成为他自己。

图片

图片

想起纪伯伦的一首小诗: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

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应该成为父母情绪的照顾者。

父母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的土壤肥沃了,孩子才能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