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前几个月没有下发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就补打到了我的账户上了,一分钱没少!”退休职工张秀芬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室)大力跟踪督办,市人社局积极响应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协同市卫健委、市政数局,共同梳理业务流程,促使广州市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智慧发放衔接工作更清晰高效,通过社保卡“小切口”推动更多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实现“大变化”,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缘起:人大代表的一件建议
一张社保卡,在广州市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拿上社保卡,不仅能在全市图书馆借书,还能在长者饭堂刷卡就餐、实现医保网上支付以及乘坐交通工具。然而,在社保卡的实际应用中,部分业务衔接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堵点。“为什么连续好几个月我都没有收到计划生育奖励金呢?”从2023年开始,住在六榕街道的退休职工张秀芬发现,变更社保账户银行后,连续好几个月,自己的每个月150元的计划生育奖励金都没有到账。自己到居委会询问,工作人员解决不了,银行也说不清楚。
收到群众反映后,经过调研,广州市人大代表张思君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了“促进广州市社会保障卡智慧发放衔接工作更清晰高效”的建议,聚焦独生子女奖励金随养老金发放部分(即“社保代发”)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发放失败、补发不到位、指引不清晰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社保卡智慧发放衔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广州市人社局前往六榕街道现场调研
解决:精准施策 攻克难点
“接到人大建议后,我们高度重视。”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局里以“1个工作小组、1个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联办机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切把握群众诉求,借助“联络员制度”强化沟通协调,运用“调度表管理”实现协同作战。
“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通过社保卡发放中存在少量发放失败、补发不及时的情况,待遇指引工作也需进一步完善。”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服务中心主任刘峻告诉记者,“由于这项业务覆盖的人群范围广泛,每个个案都存在较显著的差异,需要一对一的细致指引服务,并持续关注跟进每个个案的解决进度。此外,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社保代发部分牵涉多部门的数据交互与系统联动,对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数据对接要求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着力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全业务链数据闭环,实现政务数据的无缝对接与互联互通。”
针对上述问题,市人社局会同各方精准施策,逐一攻克难关。首先,为减少因群众在办理社保卡补换领业务后未及时变更待遇发放账户导致的发放失败,市人社局从源头强化与银行端的联动机制,在社保卡补换领流程中增设待遇账户变更指引环节,并印发相关工作要求。
其次,为提升补发工作的时效性,一方面,市人社部门用人工核发方式快速响应市民补发诉求;另一方面,组织各方共同攻坚技术难关,商定数据对碰规则,恢复社保代发数据的闭环管理工作,确保待遇能够精准、及时地发放到群众手中。最后,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服务指引,市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涵盖多环节、全流程的服务指引。
“今年上半年,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约我到居委会,一个小伙子询问了我的情况,帮我在系统上查询办理。很快前几个月没有下发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就补打到了我的账户上了,一分钱没少!”张阿姨告诉记者,从那开始每个月,计划生育奖励金都会按时发放。“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延伸阅读:以专项治理“小切口”推动工作“大提升”
问题的解决并不止步于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的代发放,市人社局持续跟进相关工作进展,不断推动社保代发待遇工作流程的优化升级。
据悉,截至11月,全市通过批量补发、逐一匹配联系通知等方式已成功补发6808笔社保代发待遇,涉及4620人,补发待遇金额为108.38万元。同时,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做好服务指引等方式,将社保卡发放失败率从2023年7月的0.92%控制至0.08%,失败率下降超9成,实实在在提升办事效能。为了进一步做好社保卡待遇发放衔接工作的指引工作,广州市还联动各区卫健窗口、区社保中心、2300多家社会保障卡银行网点、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做好待遇发放服务指引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转化建议成果,以专项治理“小切口”推动领域工作“大提升”。一是迅速行动化存量,跟进解决代表和群众反馈的问题,结合批量补发和零星处理,完成存量失败补发工作。二是多措并举遏增量。运用数据共享,在首次发放环节,争取省人社厅支持,共享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信息,下一步力争实现补换卡后待遇账户“系统联动变更”代替“个人申请变更”;在补发环节,联动业务部门系统,共享社保代发结果,以高质量数据支持加快处理效率。三是高效服务提质量。开展政策宣传、服务指引工作,让服务覆盖到每条街道、每个社区。
未来,广州还将聚焦群众关切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办理、社会生活等身边小事,在建立管理制度、拓展应用模式、丰富应用场景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景区购票、体育场馆预订、校园“一卡通”等试点应用,实现老年人养老、看病、消费“一卡通”,让社保卡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大平台。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何颖思 通讯员:穗人社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