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童”参与 | 妇代会研学团手记(六)

图片

2024年12月9日-10日

大连市妇女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6位学生代表组成的“城市小主人参与议事”主题研学团参与其中

除了体验会议盛况,参加代表团学习讨论外,还采访了部分代表

孩子们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

将那些珍贵的采访体验化为笔下的文字

写出了一个个巾帼榜样的精彩故事——


余奕珂:潮起辽渔向海兴,心系南极磷虾情

学生记者/张茜越(大连市秀月小学)  

采访嘉宾/余奕珂(辽渔集团南极磷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图片

你知道吗?南极海域有一种浮游生物,形似于虾,因体内的生物萤光器官每隔两三秒就会发出一种类似磷光的黄绿色光,故而得名南极磷虾。一只南极磷虾的体重通常不超过2克,但虾群的总蕴藏量却达6—10亿吨,是全球单一物种蕴藏量最大的生物资源。因为生长在未被污染的极地,且富含高蛋白、高磷脂,特别是富含海洋磷脂型Omega-3,南极磷虾被誉为“天然血管清道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而这小小的磷虾从极地海域探捕到全产业链产品研发,正是辽渔集团开启一条建设极地“蓝色粮仓”的探索之路。

南极磷虾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2009年,作为中国南极磷虾产业领军企业,辽渔集团承担起农业部南极磷虾资源探捕任务。执行任务的是当时行业领先的大型拖网船——辽渔集团的“安兴海”轮。然而,南极磷虾和普通虾类不同,因为富含低温生态酶,捕捞后两小时就会发生自溶。面对这样的技术难题,辽渔集团开启了南极磷虾新兴产业探索之路,通过先进的泵吸式捕捞技术,实现鲜活的南极磷虾在1小时左右可以脱壳,快速加工成虾肉、虾粉等初级原料品后再运输到陆地。

余奕珂博士是辽渔集团南极磷虾产业的重要奠基人,她毕业后选择了一条技术攻坚的道路,那就是利用专业知识把磷虾中的营养成分提取出来,实现南极磷虾油在食品和保健食品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要知道当时世界上可没有那么成熟的关于磷虾油提取技术的报告和文献,为此,余奕珂博士和她的团队常常不知疲倦地做实验,查有限的文献,研究磷虾体内的自溶酶、虾青素、DHA、EPA等营养成分,凭借“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开发出南极磷虾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创建了多项海陆联动关键加工技术和检测标准,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如今,辽渔集团建成了首条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南极磷虾油生产线,成功将南极磷虾食品级系列化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南极磷虾产业“后来居上”的重要力量。正是余奕珂博士和她的科研团队不断将困难踩在脚下,一次又一次地完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有了今天中国在世界南极磷虾产业中耀眼的成就和非凡的地位。她和她的科研团队用行动告诉我们,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想不到的方法!

十年磨一剑。余奕珂博士先后发明了10项专利,发表15篇论文,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及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创新之路虽然充满艰辛困苦,但余奕珂博士认为这都是值得的,因为她的团队不仅实现了资源到产品的转化,创造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我国南极磷虾的产业竞争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与余奕珂博士的交流中,我看到了她心系家国、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新时代杰出女性榜样的力量!


图片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把工作做到极致,科研工作者的匠心在时间的淬炼下坚定,也在不懈的攀登中沉淀。余奕珂博士做到了,毕竟只有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可能到达光辉的顶峰。


宋杨:护航大机车,驶向高原路 

学生记者/洪韵(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圣克拉校区)  

采访嘉宾/宋杨(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车开发部设计师) 

图片

初识她,久居我心。她拥有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庞,高挺的鼻梁下,嘴角上扬,挂着自信的微笑。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闪烁着智慧与坚定。她就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车开发部设计师、正高级工程师,宋杨代表。

当宋杨代表和我谈论起第一列驶入拉萨的复兴号动车组时,眼中满是自豪与骄傲。她说,人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成长最快,那些压不垮你的,也终将使你强大。当时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从产品设计到线路运行仅七个月的时间。在动车组动力学试验时,平均每天睡眠两三个小时,秉承着问题不过夜原则,每天加班加点,嘴里甚至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密密麻麻全是泡。
宋杨代表说,当这辆秉承着无数人心血的复兴号从大连出发,一路向西,穿越海拔5100米的唐古拉山脉,抵达青藏高原,再苦再累也都不值一提了。尤其是看到当地人民用最高规格致敬时,她感动到热泪盈眶。2021年6月25日,拉林铁路开通运行,用这份特别的礼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大机车人的祝福!这其中是坚韧,是毅力,是坚持,这就是女性力量。
机车调试随时面临困难,她说:“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难关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不能把问题留给机车使用者,所以在任何困难和难关面前始终抱着必胜的信念,方法总比困难多,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任何技术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FXN3型机车的研发过程中,柴油机变频起动地面试验都成功了,但在首台机车调试过程中却屡屡失败。身上肩负着责任与压力,在全体项目组的齐心合力下,最后实现了柴油机的变频起动控制。
宋杨代表说,当时看着柴油机起机成功冒出的烟雾,发出的轰鸣声,感觉那是最美的乐章。大机车正是因为秉承着创新为魂的理念,保持着昂扬的斗志,跨越三个世纪、两个甲子,仍处于领先地位。
宋杨代表对城轨交通发展方向也具有独到见解。她告诉我,开发新能源机车,实现智能化发展和绿色化发展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
在采访的最后,宋杨代表对新一代年轻人提出期望。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创新能力较强,接触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加强。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发展方向,那么就做好手中的每一份工作,从工作中锻炼自己,汲取营养;当确定了发展方向时,锚定目标,坚持不懈,一定会实现个人的成长目标。

    

图片
女性不是弱者,也不必从柔弱中换取尊重,我们应当用术业专攻的学识,炽热丰盈的灵魂去证明自己。在宋杨阿姨身上,我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女性力量——我们生来便有分量,半是丝柔,半是刀锋,无惧漫漫征途,逐梦自由驰骋。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