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传统戏曲演员李凯哲在接触自媒体后,通过直播和vlog分享戏曲表演背后的故事,吸引了2.2万粉丝。
02他认为自媒体是排练场,允许失败和重来,有助于戏曲演员的提升和宣传。
03通过自媒体,李凯哲的月收入有所增加,同时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04他鼓励年轻人通过自媒体了解传统戏曲,激发他们对戏曲的兴趣。
05李凯哲表示,2025年将继续努力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戏曲表演水平。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我的2024:
聚焦普通人不普通的一年
致敬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你我他
对于自媒体,李凯哲最初是抵触的。
在传统戏曲界成长了22年的他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他打比喻,表演就像北方人蒸馍,蒸馍时锅盖一定要捂严实,提前揭盖这一锅馍就跑气成瓷疙瘩了。
但自媒体传播快与新奇。在一位同行的“强逼”下,接触自媒体的李凯哲发现,直播间其实不是舞台,而是排练场。
排练场允许失败、允许重来、允许更多的可能性。
以下是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与李凯哲近日的一场对话— —
在一行深耕,人生是幸运的
华商报:你能简单做下自我介绍吗?
李凯哲:我今年33岁,是陕西戏曲研究院三团的一名小生、须生演员。平时在团里,我主要参加日常的业务工作,同时兼顾一些行政管理工作。我主演折子戏有三折,演出过眉户古典剧《屠夫状元》、青春版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秦腔传统戏《墙头记》、《哑女告状》等剧目。近两年我获得的奖项有第十届陕西省小戏小品个人表演奖、陕西首届“任哲中杯”优秀奖。2024年,我参与的演出共130余场。
(现实里的李凯哲)
华商报:你当时是怎么进入的戏曲行业?
李凯哲:我们单位院子里有一座石刻,上面刻着“秦腔学府”。在西北五省秦腔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单位要发展就需要人才的支撑。戏曲演员算是特殊人才,自己培养、自己输送才放心。有这么一个原因在,我们单位就举办了演员训练班。
2002年我小学刚毕业,当时才11岁,父亲问我想不想去陕西戏曲研究院组织的第9期学员训练班,我当时糊里糊涂地答应了。我们家在渭南,我父亲当时的想法是这个单位靠谱、单纯,就是搞文艺事业的。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5年训练学习,2007年经过招聘我成为研究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这就是正式参加工作了。
有一句话说“毕了业才知道学了”,真是这样的。11岁学戏时被老师从早到晚监督着,就是硬学,强忍着惰性学,不知道戏是什么。毕了业进入社会后,觉得这戏挺有意思的,琢磨琢磨戏、练练戏学些戏。
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从小学这一行,长大后干这一行。慢慢爱上这一行,爱上这门事业后,你就会努力精进自己。
他是陕西戏曲事业的一粒沙
华商报:对于戏曲事业在当下的发展,你是怎么看待的?
李凯哲:振兴秦腔的口号喊几十年了,我们的剧场仍然是天天坐满,这说明传统戏曲是有价值的。
剧本创作是戏剧焕发新生命的基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成立于延安时期,当时倡导用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革命事业、宣传进步的理念。马健翎老师创作的《血泪仇》、《两家亲》等剧本很受欢迎。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研究院推出的以婚姻自由为主题的剧目《梁秋燕》在全国流传,当时流传一句话“不看梁秋燕,枉在世上转”。
新世纪以来,新文艺形式的冲击下提出“振兴秦腔” 的口号。陈彦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时,西京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誉满全国。
(李凯哲在《迟开的玫瑰》里的扮相)
2007年,我们第9期演员训练班的学员创演的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亮相舞台,当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我们去国内国外演出获得很多的认可。
这门事业,于我们而言是大有可为的。
华商报:何以吸引年轻人喜欢戏曲?
李凯哲:欣赏、喜欢戏曲是有门槛的,门槛还不低。有些人说,他们以前不爱听戏,是村里过会随着家里大人去听个热闹,唱的什么、演的什么一概不懂。但若干年后,到了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就爱上了秦腔的调调。
这就是陕西人刻在骨子里的DNA,有了人世间的经历就会爱上传承了两千年的秦腔。尤其是身处异乡的游子,疲惫时想家时就想听这乡音。
我们不强求年轻人喜欢戏曲,我们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形式让年轻人先了解戏曲。等他血脉觉醒的时刻,自然而然就会爱上。
对自媒体这艘船,从排斥到“真香”
华商报:你是怎么接触的自媒体?
李凯哲:以前我对自媒体是排斥抵触的,我觉得自媒体太快了,与我们从事的传统行业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在排练场上反复的练习、纠正,呈现给观众的只能是最好的。但自媒体要快要新,剪辑几十秒就往网上发。
今年一位同行给我说,你试试、你试试,“逼”着人尝试自媒体。我尝试过后,一直坚持到现在。说句实在话,我现在要反过来感谢自媒体,借助自媒体我变成了受益者。
一方面增加了我的收入。我工作大约15年了,每月的工资到手将就抵上房贷。通过直播粉丝的打赏,增加的收入能让我的生活稍微轻松一些。
另一方面,通过自媒体我也将自己宣传了,半年时间我收获了2.1万个粉丝,现在马上突破2.2万个。我们这一行身处名利场,还不能藏着掖着。
(李凯哲演出《屠夫状元》)
目前我保持的节奏是一天发布一条日常vlog,揭秘戏曲演员台前幕后的故事。另外是闲暇时间的直播,在直播间里排练基本功,与粉丝聊聊天,他们也能给许多意见。
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相信坚持下去会更好。我们12月初推出的戏剧,我通过直播、短视频预热,演出前两天票就卖光了。
我给粉丝传递的思维是,买票走进剧场看演出是对演员最大的支持,不需要天花乱坠的东西,在舞台上才能见真章。
华商报:接触自媒体后,你的生活节奏有没有被影响?
李凯哲:肯定会变忙一些,要适应就得有一个好的心态。我开直播,不是非要弄出来个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哪怕直播间没人或者只有几千人,我该聊什么话题就聊什么话题。
我最初做直播的目的是锻炼自己。我们表演戏剧靠理论与实践合一,你心里明白这个角色演到这要带入什么情绪,要展现什么形象,但难的是通过唱念做打表演出来。
只有来回、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知行合一。我把直播间当成排练场,此前我是在排练场一个人摸黑练,现在是在粉丝面前练,多唱多念,粉丝会给有效反馈的。
华商报:2024年即将过去了。2025年你想怎么度过?
李凯哲:我编上几句打油诗吧,作为2025年的打算。“知行合一多实践,抓铁留痕意志坚。叮嘱与教诲记心间,昂首阔步永向前。不惧风浪与浅滩,撸起袖子加油干。”
文章另一端的你,如果想接触传统戏曲。不妨关注李凯哲的直播间,就像他说的,先了解传统戏曲,等血脉的DNA觉醒,再喜欢也不迟。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常彭朵/文 赵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