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航母跑到亚太“刷存在”?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就在不久前,美国三艘航母战斗群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结果却在中国的强硬态度下灰溜溜撤退。连“老大哥”都讨不到好,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居然还敢跑过来找事儿?这是什么操作?难道以为自己有“欧洲贵族血统”,能凌驾于中国头上?

12月17日,法国海军官员在访问日本期间透露,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打击群的属舰将在明年2-3月期间停靠日本。这一次,法国大张旗鼓地派出航母战斗群,不仅喊话要停靠日本,还扬言要展示法国的军事实力。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却让人倍感疑惑:在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的亚太地区,法国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插上一脚?更重要的是,他们到底想从这场看似“远离家门”的冒险中捞到什么好处?

这场“戴高乐号的远航”,表面上是一次军事行动,实则揭示了法国的无奈与纠结。接下来,我们一探究竟:法国到底想干什么,它的算盘能打得响吗?

图片

法国搅进亚太事务背后的算盘

11月28日,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从土伦港出发,扬言要在亚太地区秀一把“存在感”。戴高乐号搭载了阵风战机、核潜艇护卫舰以及一艘专用航母补给舰。这一豪华阵容甚至让美国都暗自叹气,毕竟为了节省成本,美国航母的补给舰大多只是改装的民用船,哪能和法国的专用舰比?

法国海军太平洋司令潘盖特少将对此充满了自信。他甚至表示,2024年2月至3月,戴高乐号计划在日本停靠访问。这既是向日本示好,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刷“法国存在感”。潘盖特的豪言壮语说得气势十足:“法国海军应该到更广阔的地区展示我们的力量。”不过,他的底气究竟有多少,还得打个问号。

过去,法国并没有太多涉足亚太事务的记录,那这次为何突然跑到亚太凑热闹?说白了,这是法国对美国妥协和讨好的表现。近年来,法国一直试图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又不敢完全得罪美国。此次派遣航母打击群,其实是向美国表忠心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法国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崛起削弱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作为欧洲的传统强国,法国想通过支持美国,确保自己未来在国际格局中的利益分配。然而,这样的决定却让人倍感意外。毕竟,美国三航母编队都没能在中国面前占到便宜,法国这艘老旧的戴高乐号能做什么?

法国的困境与选择

实际上,法国此举也反映出其国内的无奈。近年来,法国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社会问题频发,而国际形势的动荡更让法国倍感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急需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为其“撑腰”,而美国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

然而,这种“靠山”关系并不牢固。去年10月,马克龙曾计划访华,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但美国却横插一脚,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吸引欧洲新能源企业转投美国。结果,法国企业纷纷跟风关闭欧洲工厂,转而在美国建厂,直接导致马克龙的访华计划流产。

今年4月,马克龙再次试图借俄乌战争调停为由访问中国,但美国又出手拦截,截胡了法国的军火订单。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法国在中美之间的左右摇摆已经引发双方的不满。

中国对于法国这种“墙头草”行为早已心知肚明。尽管马克龙在上一次访华时,中国给予了超规格接待,希望他能带领欧洲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但马克龙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他既想从中国获得经济支持,又害怕得罪美国,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

对于中国而言,一个随时可能转向的“盟友”并不值得信任。中国需要的是稳定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朝令夕改的谈判对象。这也是为何每次法国流露出访问中国的意图时,中国都保持警惕的原因。

眼下,法国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俄乌战争后的投资损失、北非地区的反法浪潮,以及高企的债务问题,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法国喘不过气来。尤其是62年来首次出现政府垮台,更是让马克龙感到危机四伏。

为了走出困局,法国不得不尝试与中国恢复经贸合作。本周,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带队访问中国,为马克龙的访华铺路。然而,这样的举动必然会激怒美国。毕竟,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对抗中国都是美国坚定不移的国策。

法国的“平衡术”能走多远?

为了平衡中美关系,马克龙试图采用双轨策略: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军事手段向美国示好。这也是戴高乐号航母来亚太的真实背景。然而,这种“平衡术”危机四伏。中美博弈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军事较量,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等多层次的较量。法国试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一步走错就是深渊。

对于法国来说,要想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更加慎重地处理与中美的关系。既要稳住美国这位传统盟友,又不能失去中国这个经济伙伴。否则,法国的未来发展将更加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