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基民柠檬
来源:雪球
相信大家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基金限购的情况为什么有些基金总限购开放式基金也不是很开放
主动为之
有些基金总限购是主动为之比如说基金经理觉得现有的管理规模已经达到自己投资策略的规模容量上限再增长下去就玩不转了会主动要求限购通过控制申购资金量来控制规模在适宜的范围内
又或者基金经理可能觉得市场处于高位或者自己的策略处于巅峰时刻恐难为新进资金带来理想的回报也会限购来控制资金流入同时也算是一种风险提示
还有一种情况基金公司觉得新进的资金会对原持有人利益有影响也会限购甚至暂停申购比如说持仓的股票可能有利好要大涨或者市场情绪激动兴奋点正好在持仓这块存在新进资金稀释原持有人收益的可能
更多迫不得已
相较于主动限购被动限购的情况还是更多些
比较常见的就是产品有规模上限约束这种情况在创新产品中经常出现而这些约束也是有考量的
比如北证50指数基金的规模上限是5亿元这主要是考虑到北交所的流动性不是很好申赎冲击可能比较大
再比如同业存单基金的规模上限是100亿元这或许是考虑到现阶段不想无限扩张相关产品的规模
还有一些规模超大的产品也可能遇到相关问题过于集中还是需要警惕的
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这样的约束也不无道理有些风险还是要考虑的高手固然可以起死回生但是更高的手是防患于未然
兼而有之
还有一种限购是结合主动和被动因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QDII基金
QDII基金限购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获批的外汇额度不太够了不过外汇额度基金公司是心里有数的用在哪里不用在哪里就看基金公司的了
所以我们能看到同家基金公司不同QDII基金的限额不一样甚至有的都暂停申购了有的限额还很高这取决于基金公司自身的考量比如想重点发展某个产品比如觉得哪个产品能实现双赢或者多赢
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上可能出现在不同渠道上基金公司有自己的考量有相应的安排侧重某个产品或者某个渠道的销售
雪球官方投资课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