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通讯员 协宣
12月22日凌晨,我国著名的显微神经外科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原主任朱贤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1933年3月,朱贤立教授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武汉一代名医朱师墨,他倡导中西医结合,率先在全国非中医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祖国医学课程。朱贤立教授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协和医院普外科副教授。
1968年,作为外科专家,他参加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在赛义达医院工作。
1968年协和医院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第三队,前排右四为朱贤立教授。
1970年在阿尔及利亚赛义达医院,朱贤立教授(左三)与手术室工作人员。
(小标)国际显微外科大师唯一的中国弟子
1979年,经国家教育部统考择优,朱贤立教授被派往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师从被誉为全球神经外科“世纪巨人”的国际显微外科大师M.G.Yasargil教授。
Yasargil要求极为严格,难得的手术观摩,进修生须远离手术台,坐成一排看电视屏幕,并保持绝对安静。
朱贤立当时已46岁,在国内也带着学生,却老老实实地在实验室按要求进行各种显微镜下基本功练习,忍住脖子、双肩和腰的酸痛,一练就是8个小时。手术结束,他将手术台收拾干净,最后一个离开。先进的医疗手段,高难的手术,每天都给他带来新的挑战。朱贤立几乎天天都泡在显微手术实验室里苦练基本功,为了节省时间,中餐常常都免了。
瑞士进修期间,朱贤立教授与Yasargil教授和进修人员合影。
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终于博得了导师的赏识。“愿意做我的助手吗?不过可没有薪水。”一天,Yasargil对朱贤立说。朱贤立欣喜不已,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给进修生的。这一殊荣很让那些一同进修的异国同道羡慕不已。
朱贤立与Yasargil教授合影。
为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每一台手术,朱贤立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已做的笔记本就达十数本。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进修任务。苏黎士大学科学院授予了他客座院士的荣誉称号。临回国前,导师送了一整套显微神经外科方面的手术器械给他,目的是希望中国能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快的发展。导师的希望坚定了他的决心——回国后,一定要创建一个全部神经外科手术都能在显微镜下完成的科室。
开创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全国推广技术
传统肉眼下手术,许多深部肿瘤无法切净,容易复发。朱贤立意识到,显微神经外科正是我国需要的新技术。以颅咽管瘤为例,患此病会失明、孩子长不高,成人则不能生育,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瘤体位于颅底深处,肉眼手术很难切干净,术后常常复发。当时的教科书都明确指出“预后不好”。若在放大5倍、10倍的显微镜下手术,一次全切的机会将大为提高。还有凶险的颅内动脉瘤和脑干肿瘤等手术,经显微手术,疗效也会显著改善。
回国后的前两年里,朱贤立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显微神经外科的工作中。他以Yasargil学派为基础,领导科室率先在全国开展显微神经外科业务,形成了以显微外科为基础,鞍区病变显微手术治疗为特色的神经外科。他要求科室医师无论资历深、浅,都要脱产3个月在实验室苦练显微镜下手术的基本功。在他的带领下,协和神经外科最早在全国开展了“颅咽管瘤全切除的显微外科技术”,随后,在中南地区率先开展了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985年开展的“脑动脉瘤显微外科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来相继有1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6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朱贤立教授带领年轻医生查房。
艰苦的训练后,全科医师的操作技术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手术难度越来越大,治疗效果越来越好,脑动脉瘤夹闭术、脑动静脉崎形切除术、蝶骨嵴内1/3脑膜瘤全切术、颜咽管瘤全切术等疾患都一一被他们攻克。
朱贤立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始终孜孜不倦地向全国推广显微神外技术。一开始遇到的阻力不小,比如怀疑是否有必要,昂贵的器械缺少经费,技术也得重新适应:原来的肉眼操作,手眼自然协调;但在显微镜下,视野和景深变小,眼-脑-手的反射协调需重新建立等。在他的耐心帮助和努力周旋下,顾虑和困难解除了,很多中青年医师从此走上显微手术的道路。
从1984年起,朱教授面向全国,举办了多次显微神经外科学习班。他系统地向学员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并创造各种条件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练习和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在此之间,他还多次外出讲学,应邀到各级医院去施行脑动脉瘤切除这样高难的手术。“脑动脉瘤显微外科技术”“双极电凝止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颅咽管瘤全切除的显微外科技术”等相关成果分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1984年举办的第1期显微神外科学习班。
1986年举办第2期显微神外学习班。
为了把自己的经验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加以推广,朱贤立还和科室的同事们一道,利用科内现有设备,把近10年来开展显微神经外科的入门经验编成了一部5集共16小时的科教系列电视科教片《显微神经外科入门》。国内的同道们观看了这套录像后,对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效果无不感到惊叹。
从医半个世纪发明创造20余种手术器械
从1956年开始,除了治病救人,朱贤立还喜欢花时间琢磨如何改进手术器械。几十年下来,他仿制、改进的手术器械多达20余种,修理的手术器械更不计其数。
一次出差,他看见一种妇女头上戴的不锈钢发箍,萌发了制作手术器械的灵感,就花2元钱买了一个,回去就动手打磨,竟做出了一只小巧的神经剥离器。
上世纪80年代末,朱贤立开始改进脑自持牵开器。
开颅手术中,这种器械负责牵开脑组织。当时使用的有两种,一种固定在手术台边上,稳定性不足,有损伤患者脑组织的风险;另一种固定在颅骨开口边缘,易对头骨造成损伤。“脑外科医生最可贵的品质,是对脑组织的爱护。”朱贤立说,他看到手术前都会将患者的头部牢牢固定在头架上,能不能把脑牵开器也固定在头架上?
朱贤立用铁条和螺栓制作出固定架,并让国内厂家生产出不锈钢固定架推广应用。虽然这只是固定方式的小小改变,但使用效果却非常好。他的瑞士导师、国际显微神经外科权威Yasargil教授看到他的改进设计后赞不绝口,将其推介给一些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之后,国际市场上开始出现新的脑牵开器固定架,虽然样式不同,但其原理基本都以朱贤立的发明为基础。
朱贤立说,对医生而言,任何手术器械都不可能完全得心应手。因此,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既应该懂得怎样使用器械,更要能看到每件器械的不足,充分了解自己使用的工具,也是对患者的负责。
脑自持牵开器的固定架与连接器。
吸引管调压阀由助手调控。
双极四脚镊用于脑膜瘤切除。
6个“保暖瓶”温暖了患者32年
2021年春节期间,68岁的刘奶奶在协和医院查出结肠息肉。3月6日晚,刘奶奶出现术后消化道出血。周末值班的朱良如教授细心安慰老人,并为她止住了血。巧合的是,32年前正是她的父亲朱贤立救了刘奶奶。
患者家属给朱贤立教授和朱良如送上锦旗。
32年前,刘奶奶的脑垂体瘤已发展到双眼近乎失明,双腿无法走路。辗转多家医院后,她来到了协和医院治疗。为刘奶奶主刀的正是朱贤立。在朱贤立的精心手术下,刘奶奶术后康复良好,生活工作如常。
32年后,再次见到朱贤立,刘奶奶的老伴丁爷爷激动地回忆:“当年,老伴一大早就进了手术室,手术历时8个半小时,朱教授全程主刀,不吃不喝不休息,直到把老伴平安送出手术室,赶紧再处理其他患者。当天凌晨1时许,我没想到劳累了一天的朱教授又赶到老伴的病床前观察询问。”
最令丁爷爷念念不忘的,是老伴从手术室出来后全身发冷,朱贤立找出6个空的葡萄糖吊瓶,亲自装满热水,又一个一个用毛巾包好,围放在老伴的身边。“直到现在想起来,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丁爷爷感慨。
查看原图 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