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新语丨一座剧院三址同辉,十七年风华,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温暖相伴

图片

12月22日,伴随着国家大剧院17周年的庆典,艺术与文化的盛宴在一院三址的舞台上盛大上演。剧院内外,因艺术而璀璨,以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为载体,这一天,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艺术的芬芳,从沉浸式的演出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从大型演出到精致的展览,交织成一幅宏大的文化画卷。

最火热的画面,莫过于国家大剧院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在北京艺术中心的重磅首演。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首部音乐剧问世,标志着其艺术创作的新起点,也为它的17周年庆典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交响:从三址共庆徜徉到艺海深处


此次国家大剧院17周年庆典,以公众开放日艺术节的形式拉开帷幕,活动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呈现了剧院在文化普惠方面的深耕与创新。“一院三址”的联动模式——从大剧院的本部到北京艺术中心,再到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艺术的种子在全城播撒。

图片

当天,观众穿梭在不同的艺术场域中,云南西双版纳非遗歌舞迎宾入场,带着观众走进“象”往的地方。歌剧院的观众沉浸在歌剧电影《山海情》和舞台艺术电影《只此青绿》的韵味里,音乐厅里上演着民乐与交响乐的“节日欢歌”和“春之序曲”。在艺术资料中心,著名作家莫言携手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李小萌、刘贝贝等嘉宾开启“从文字到舞台——莫言戏剧作品分享会”,孟艳、秦艳、李伟健带来“用艺术铸造心灵”主题分享,吕嘉、卞祖善、杨燕迪等嘉宾带来“恢弘之声——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唱片首发分享会”,以及刘震云、李羊朵、李腾飞、李奎等嘉宾带来“刘震云戏剧三部曲分享会”。从新书到唱片,从文学戏剧到音乐舞蹈,邀观众走进广阔深邃的文艺天地。

图片

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还通过数字艺术展和XR虚拟现实体验等科技手段,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在科技的助力下,观众不仅能欣赏到剧院历史的辉煌瞬间,更能在虚拟空间中与艺术作品进行亲密的互动。

“粮仓”丰储:首部音乐剧联动艺术画卷


2024年,北京艺术中心作为“文化粮仓”丰储第一年,也交出了亮眼答卷。在这里上演的《战争与和平》是国家大剧院献给17周年的重要礼物,剧本中的人物命运如波澜壮阔的史诗般展开,唱段激昂慷慨,情感深沉复杂。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蕴藏着战争与和平、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对比与思考。剧作家喻荣军和作曲家舒楠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图片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对立并非简单的黑与白,而是深刻的思想碰撞与心灵的挣扎。导演阿丽娜·切维克巧妙地运用现代科技元素,譬如象征性的LED圆球,展现了地球的脆弱与坚韧。这颗球在舞台上盘旋,时而光辉照耀,时而支离破碎,正如人类在战争中对和平的渴望与守护。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手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也增强了观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感知。

图片

音乐剧的每一首唱段,都仿佛在诉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皮埃尔的身世之谜,安德烈的牺牲与顿悟,娜塔莎的成长与失落,这些人物经历的心灵挣扎与情感碰撞,都在歌声中得到了升华。尤其是安德烈与娜塔莎的“生命与爱情”段落,在充满痛苦与思索的旋律中,勾画出了战争中的无奈与爱中的温暖。每一位演员都以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歌唱,将这些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

而在台湖舞美艺术中心,随着“威风锣鼓之《鼓乐征程》”的锣鼓声响起,剧场围绕舞台美术制作领域的专业特色,策划了一系列如原创剧目舞美布景展示的多样活动,深受观众欢迎。

艺术惠民:线上线下同享盛宴的欢乐


艺术属于每一位普通观众,在国家大剧院的17周年庆典中,这一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诠释。通过一系列公益演出与艺术普及活动,剧院将艺术的光辉带到了需要它的地方。

图片

昨天下午,来自各地的流动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在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下,走进北京艺术中心观看《战争与和平》的演出,艺术成了打开他们视野的钥匙。18时,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及多家网络平台,播出了国家大剧院建院17周年线上特别节目: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音乐会。

图片

此外,剧院内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展览与文化体验活动。从艺术档案的数智展示到非遗技艺的互动体验,每一位走进大剧院的观众都能够在这里感受到艺术带来的触动与启发。通过这样的公益举措,国家大剧院不仅向社会传递了文化的温度,更让艺术与每一个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产生了共鸣。

在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里印有2007-2024年数字的红绸垂幔和大红灯笼相映成辉,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辉煌,更是一个文化梦想的逐梦之旅。在这里,艺术不再遥远,它是每一位观众心中的灯塔,是每一个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艺术家心中的诗与远方。

(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