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临夏市乡村医生:“医”心为民 守护乡邻健康

【来源:新甘肃】

在医疗工作者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用双脚丈量山区、村落,他们是最基层的医疗“守门人”,用默默无闻的行动诠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乡村医生。

“师傅,今天的血压还是很高,降压药还得继续吃,一天一次,饮食方面别太咸……”在临夏市枹罕镇聂家村卫生室内,乡村医生杨志鹏正在耐心地为前来就诊的村民测量血压并交代药品的服用方法。作为一名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杨志鹏毕业后便以大学生村医的身份来到了临夏市枹罕镇聂家村卫生室,服务周边常住人口近2700人。除了在村卫生室日常坐诊之外,为签约家庭医生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也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

图片

图片

临夏市枹罕镇聂家村村民 马云:杨大夫来到我们村,尤其是对老年人特别关照,我们特别满意。有些老年人来不了,杨大夫就过去看病,杨大夫在村上很负责任,很操心,对我们相当关心。

图片

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自从来到聂家村后,杨志鹏背着一个药箱,凭借着一颗热忱的心,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从人地生疏到融入其中成为了村民的“贴心人”,杨志鹏始终怀揣着一颗医者仁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成为了村民最信赖的“家人”。他每天都会拎着医药箱来到村民家,为他们测量血压、测量血糖,进行一系列常规检测服务。无论是面对常见的头疼脑热,还是较为复杂的慢性病症,他都会耐心仔细地一一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认真解答大家的疑问。

图片

图片

临夏市枹罕镇聂家村卫生室医生 杨志鹏:刚到村子时,我感觉工作性质与自己所学偏差太大,对工作不熟悉,对村民的情况也不了解,一直在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随着不断入户,与村民们的接触增多,我也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图片

当村医,就意味着就是全科大夫,一个人得干成一支医疗队伍,看病、开方、配药、输液,中医、西医,样样都得行。今年54岁的杨东明是马彦庄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早晨8点,卫生室刚开门,便有不少村民、患者来卫生室看病。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卫生室里,杨东明27年如一日,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见证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大幅改善。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个人,一身白大褂,一个药箱,乡村医生杨东明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坚守着。自1997年毕业以来,他就肩负村医的职责,除了日常坐诊,还到村里的老人家里家访。督促老人按时用药等,可以说村里人的健康状况,他都了如指掌。为了方便村民,杨东明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管疾病大小、刮风下雨,还是三更半夜,只要有人打电话,他就立马出诊,他的手机号码已经成了村民的“120”。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夏市枹罕镇马彦庄村卫生室医生 杨东明:虽然这份工作比较平凡,但群众们需要我们乡村医生。有很多腿脚不便、行动不便的老人确实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上门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也确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得到治愈以后,我心里也特别高兴,这是我们作为基层“守门人”应该做的工作。

图片

一袭白大褂,一颗朴素的初心。正因为有像他们这样一直扎根乡村、做村民健康守护人的村医,村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才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未来,临夏市将不断补齐村级卫生室(站)基础设施修缮、医疗设备更新补充、医疗服务能力培训等标准化建设短板,并不断充实基层医疗队伍力量,做实做细家庭医生服务,继续优化基层卫生医疗条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一站式”医疗服务,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就医有保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李禹含 马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