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辽阔,党报评论如何作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张涛甫

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向中国党报的评论界致敬。在业余时间里,我也写评论,这里面的甘苦,包括对评论一线战线状况的问题感知,应该说深有同感。

评论时代辽阔,无论是在舆论、在思想、在理论,尤其是在新时代,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中,评论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党报评论作为评论当中的评论,它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党报评论肩负时代重任,承载党之所托、人民所盼,关乎民心所向,其每一步都懈怠不得。党报评论作为评论当中的评论,责无旁贷地应该成为时代的号角,社会的感应神经,引领舆论的方向,熨平舆论巨波狂澜,对冲各种杂音与噪音。

互联网全面崛起,新传播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深度展开,接下来面临着智能传播带来的深刻变革。它带来的不仅是社会面上整个结构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认识。评论干什么?实际上就是帮助大家厘清真相,廓清正常的认知。党报评论,在当下舆论场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因为互联网新媒体新传播技术的全面介入,大量草根评论员全面进场,不仅改变言论的声量和规模,也对评论表达的形式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首当其冲是主流评论。

面对恣意奔涌的舆论场,需要有更多的优质言论去对冲噪音和噪音,抬高观念水位,净化舆论生态。这对于党报而言,面对的挑战则更大:一方面,时代波澜壮阔,需要党报评论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另一方面,面对舆论场的“非理性繁荣”和“流动性过剩”,需要党报担当舆论场的定盘星、压舱石和镇流器。

当下党报评论的作为总体上是积极向好的。党报评论的方向感很好,在大是大非面前高度清醒。好处是“稳”字,但也有可能会错失良机,尤其是各种“野生”的评论员,他们可以随时而动。过度谨言慎行,就会形成拖累,让党报言论错失先声夺人的机会,容易被那些不洗泥的萝卜和带毒的言论抢了先机,带偏节奏。党报评论需要讲政治,不仅要盯着宏观政治,也得关注民众的日常,叫微观政治。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政治场景中,身处一个个鲜活的政治细节里。微观政治不是“生活在别处”,而是“身在此山中”。这就要求党报评论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日常生活政治中呈现时代的丰盈和深广。

党报评论应该是一个及物动词,应该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刚才诸位的发言都提到了这一点。党报评论不能满足悬浮在空中表演,满足于自说自话,让言辞空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报应该成为连接党心与民意的连心桥,需要真正近距离的、贴心的站在人民这一边,为人民鼓与呼,为民众排忧解难。这样的评论才是高论,方成高格。党报评论写作,问题意识不可少。缺乏对问题的敏感,评论就可能成为一具空壳。评论应该紧随问题走,推动问题解决。评论不是在书斋里面撒豆成兵,而是直接深深扎根广袤的大地,甚至在不平坦的土地上干预现实,用评论影响今天。

党报评论的文风亟需改进。党报评论可以不生猛,但不能生硬,不接地气,不说人话。有的评论习惯于复制、粘贴文件、语录,用文件语言、政策语言敷衍成文。真正的党报评论应该成为政策、高层决策非常生动和有效的翻译者、阐释者。好的党报评论不是政治语言、文件语言的“搬运工”和“文抄公”,而应是党的政策主张的准确转译者、生动解释者。不少评论语言塑料味很浓,充斥着套话和废话,这种文风难以引起读者共情,只会给党报公信力和权威性减分。

党报评论必须要争取更多青年读者和受众。我们的青年思想非常活跃,他们看到的东西比我们多,他们是一群易感群体,很容易被多元的价值观,特别是那些倾斜的价值观带偏。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争取青年,不能绕着走。那么如何引领?青年最深的关切我们必须去关心,他们的甜蜜与烦恼须近距离地去体察。现在一些评论在这方面的差距比较大,灵动和鲜活不足,可以进一步去改进。

我来自学界,主要培养新闻媒体的后备人才。现在的目标是,培养五年、十年后扛大梁的主流媒体从业者,培养党报评论尤其是主流评论好手、旗手。这是所有新闻院校,特别是头部的新闻院校当仁不让的责任。为未来、为明天培养最好的媒体“种子”,这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