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书籍是青少年学生迈向广阔世界的阶梯、是投入知识海洋的船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书香校园建设需要充分融入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进程中,只有全力打造校园书香氛围、大力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积极激发学生阅读潜能,才能保证教学进程回应教育本质、回望教育初心、回归育人意义,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自2024年1月起开设“‘阅’享校园”栏目,面向广大读者围绕书香校园、亲子共读、阅读感悟等方面发起主题内容征集活动,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进一步推动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特别汇总了“‘阅’享校园”栏目下的文章,回首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践行历程,邀您一同体会教育战线在创新阅读活动载体、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上作出的努力,以期在新一年的奋斗中,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信念,共同唱响阅读这首“奏鸣曲”,做好素质教育这篇“大文章”。一起来看——
春来正逢读书时!
新的一年,读书吧!
向上滑动阅览
旧岁已成昨,万千轻舟过。经历了飘扬的大雪和持续的寒潮后,新岁序开。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日子里,我们要想活出点花样,除了更新墙上的日历,那就是我们的认知升级换代!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新的一年,让我们在书籍里汲取前行的力量。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阅读从“纸上得来”到“屏观天下”。然而,阅读习惯的区别,不应与精神文化世界的丰富或贫瘠相关联。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化零为整、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意味深长,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
读书是思想的磨刀石。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我们更加明智、冷静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边界,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读书是心灵的滋养剂。书籍里能看到现实,也能映照你的向往。不管你喜欢烟火气,还是喜欢华丽人生,总有一句话,能道出你的心声;总有一本书,能化解你的迷茫。一个人若是将书籍与生命相融合,便会拥有优于常人的姿态。
读书让人有更多的选择。“我本来只是一个弱小的个体,却因为读书而有幸窥得万千个生命,拥有一整个人类的力量。”读一书,增一智。所谓见多识广,读书,让你拥有更多的选择,也让你更善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读书是最低的投资,却是一生的财富。把生命浸在书中,即使眼下看似一无所有,但你早已给人生埋下了种子,只要一个触点,就会喷薄而出。哪怕有一天,平淡的日子骤然掀起惊涛骇浪,书中的智慧,也能带你穿越风雨。
读书要广博。食吃五谷杂粮,书读诸子百家,“博观”而“厚积”。开车的司机都有这样的经验,前后左右都要看看,视野才能开阔。读书亦是如此,不拘泥于某一方向,跳出圈圈,才能别有洞天,博采众长,才能四通八达。
读书要专精。不论是做笔记、写批注,还是列思维导图,读书要有记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读书方法,让书中精华为我所用、内化于心。“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求读得多,但求把每本好书都读得彻底。
读书要思考。读书之道,贵在能“悟”。“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就像一面三菱镜,借着三菱镜,阅读者通过思考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思“是非”,择其是者而从之,择其非者而弃之;思“运用”,“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知其出处,明其典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能串珠成链,了然于心。
读书要融通。不以学科、专业为畛域,尽可能广泛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达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始读未知有疑,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无所疑。融通读书,就是要活读书,读活书。循序渐进,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门径自熟。或广求博引,或“约取”精义,或“薄发”新见。带着融通的意识不断读书,其实是对个人生命状态的持续改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日渐长,绿正好,春来正逢读书时。从思维的上升到认知的通透,从气质的提升到谈吐的改变,读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段伟,系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读书,使人进步
让书香盈满校园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附属师范小学:
巧用互联网,开启e阅读
向上滑动阅览
阅读最好的输出方式是交流与分享。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分享阅读体验的平台。
巧借媒体平台,打造读书小主播
互联网时代催生出许多新兴行业,网络主播就是其中之一。乘这一“时尚”之风,自2022年6月起,以“孟晋初心”为主播名,二师附小的学生已陆续在酷狗音乐等媒体平台建立专辑“孩子眼中的书”,目前已发布574个作品(图一)。这里既有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的阅读分享,也有班级共读一本书的思维碰撞。稚嫩的声音传达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流露出对人物命运的关切,传递出“以文化人”的正能量。(图二)
寒假,读书活动结合各年级“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展开,一年级的童谣,二年级的童趣故事,三年级的寓言故事,四年级的科普书籍,五年级的古典名著,六年级的世界名著,学生用声音记录阅读感悟,并通过网络传播开来。1000万的播放量、202万人次的收听(图三),足见这一新型读书方式的魅力。
公众号分享,开启小组共读之路
让阅读在孩子生活中持续发力,需要合作的力量,需要舞台的搭建。根据孩子们阅读能力的不同,按照一本书的章节数,组建能力异质小组,一个小组承担一个章节,每天在“孟宇杰小学语文工作室”公众号平台进行分享。(图四)
对于每一个章节的内容,由小组长作为分享同学在微信群内以视频形式进行分享,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推荐该篇内容,引起大家兴趣;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帮助大家阅读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书中细节,目的是检查大家是否真实阅读。第二个问题或从题目入手,问出文章主旨;或从词句着眼,问出文字内涵;或从语段推敲,问出深层含义;或从写法聚焦,问出表达奥秘;或从情节深挖,问出内外关联,目的是帮助大家走向深度阅读。组员作为应答同学在阅读完该篇内容后,完成分享同学的提问,并提出自己阅读后觉得有价值的问题,填写应答表。(图五)
一组牵头、一问多答、一期期分享,借助公众号发布,孩子们啃完了一本本大部头书籍。
二维码制作,创编有声有色文字书
结合六年级“有目的地阅读”,二师附小的孩子们围绕“制作‘我爱故宫’班级图书”这一核心任务,开展“我眼中的故宫”主题阅读。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按照学生对故宫感兴趣的内容,成立九个线上学习小组。为了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展示资料的能力,线上进行二维码制作的授课,让音频、视频在纸质书中完美展现。为了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将每一小组组员撰写的文档调为线上多人编辑模式,从内容、图片、排版多方面修订,最终《嗨,故宫》班级图书问世。(图六)
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掌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会呈现一个个融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为一体的精彩讲解(图七)。整本书从封面到目录到内容完全由学生协作完成(图八)。语文素养发展的同时,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融入互联网时代,让我们一起“阅”享生活。
(作者孟宇杰,单位系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
读书,使人进步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让阅读成为童年生活的主旋律
向上滑动阅览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自2004年创建以来,坚持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打造有书香气质的学校,十五年磨一剑,以“读书节”为载体,不断塑造多元阅读格局,引领师生精神世界的充分丰盈和个性成长。
打造“大情怀”的物态空间,共建阅读之城
生命生长需要书籍浸润,阅读要有自由、便捷、适宜不同个体需求的情景空间。学校不断丰富馆藏图书,目前已达51750本。建构于上课、阅读、交流于一体的新型学生阅览室。在主教学楼前修建阅读长廊,在教学楼各楼层增设阅读空间,同时建设不同阅读主题的校园区角。孩子们可以在“遇见梵高”区角感受艺术的魅力,在“遇见博物馆”区角阅读介绍博物馆的相关图书,在“遇见经典”区角对话西游,体验皮影戏,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给予每个孩子增长阅读兴趣的最大可能。
完善“大视野”的阅评体系,共创阅读之美
学校积极开展“四悦”读书活动。一是悦读。教室里,走廊间,同学们或静静品读,或认真讨论;阅览室中,读报墙前,同学们痴迷阅读的样子是那样可爱;好书漂流时,“小书虫”们如鱼得水,孜孜不倦地醉心阅读;师生共读,畅游书海,共同成长;亲子阅读,让读书成为家庭中最美的亲子时光。二是悦讲。形式各样的读书主题交流活动,把阅读不断推向深入。一二年级同学的“好书推荐”,三四年级同学的“为你朗读”,五年级的演讲比赛,六年级的辩论赛等活动,激励学生把书读活,读厚,读通透!三是悦写。阅读存折、摘抄笔记、阅读批注记录了同学们的读书积累;手抄报、诗歌创作、读后感让同学们边读边思,读有所获。四是悦评。“阅动校园”活动期间,各个班级还制定了独特的评价方式,体验读书、讲书、写文的乐趣。在“读、讲、写”的活动中设计自己评、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等栏目,建立读、讲、书、评一体化的评价机制。
同时,班级特色读书活动异彩纷呈。从晨读午阅、师生共读,到年段班级图书漂流、阅读推广、“神话故事我来讲”活动,都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班级开展的读书积累、读书小测试、读书打卡等活动,不但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成果,还帮助大家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校还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讲坛,主讲人分别是学生、家长、阅读推广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主题,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交流,分享读书方法和读书心得。学校着力构建教师引领学生、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影响社会的全员阅读体系。
促进“大交融”的家校共通,共施阅读之计
读书也是家长最好的修行。一个爱阅读的家长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学校依托家校委员会及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不断拓宽阅读边界,推送共读书籍,邀请家长一起做阅读推广人,召开家庭阅读分享会。近3年来,共建设书香家庭40余个。同时,组织教师深入社区,将阅读推广场所不断延伸,“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蔚然成风。
夯实“大担当”的为师责任,共展阅读之范
让学生爱读书,教师必须先做读书人。学校秉承基于教师、依靠教师、引领教师的原则,积极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层级的教师阅读活动。鼓励教师自由读书、大量读书、阅读经典的同时,更鼓励教师有思考、有个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走向个性化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思想探险。全校同读、年组同读、师徒同读、师生同读、家校同读,促进了共同提高。为了方便教师阅读,学校将核心期刊、报纸订阅到教研组。同时还以小资讯的方式,不定期进行相关的知识链接,帮助老师消化理解。每天读一篇文章,每日诵一句经典,也成为了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享受着精神撞击火花的喜悦,聆听着生命因为阅读而成长的声音。我们深信:阅读会让精神更丰盈,让生长更有力量,让学生更有发展,让教育更有前途,让民族更有希望。
(作者张雷,单位系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读书,使人进步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
项目化共读让读书成为班级“常事”
向上滑动阅览
班级是学生阅读的乐园。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以项目化的方式设计班级共读,以“制定计划——确定书目——设计话题——沙龙分享——成果展示”五个阶段来构建班级阅读样态。从读书计划的拟定、书目的推荐与选择、交流话题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和主持、活动记录的整理及后续活动的跟进等六大方面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一书一项目,本本共设计,生生都交流。
灵活书目推荐,驱动阅读兴趣
读什么书很重要,既需要教师的专业推荐,也需要尊重学生的喜好。班级基于学生阅读素养,从预测、推理、比较等维度的阅读能力推荐书目,供学生选择。此外,班级中举行小型的一分钟推荐活动,让学生现场推荐书目。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对书本产生更加浓厚的亲切感,为共读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一般来说同主题、同维度的书目能从不同角度促发学生对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领悟,满足阅读期待。
规范分享方案,提示阅读路径
阅读分享方案是整本书阅读项目的策划阶段,通过标题、话题设计等引领阅读的方向与路径。方案的标题提示整本书阅读的主题,如 “预测——让我们变聪明”“推开洞察的大门”,分别提示了“预测”“推理”的阅读策略的学习。
方案中的话题设计是重点,一般从“品读欣赏”“策略习得”“价值辨析”等维度设计两到三个话题。其中“品读欣赏”是必选话题,朗读一段文字或介绍一个情节,简单说说理由;话题二一般是填写阅读单,借助阅读单来进行话题交流,帮助学生把握主要方向、路径,也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话题三一般指向整本书的核心价值,将书本文字融入生活实际,思考人生课题。
阅读分享方案发布后,师生、家长依据方案内容把握阅读和交流的重点,引导所有参加话题交流的学生理解“阅读与学习”“阅读与思考”“阅读与生活”等价值取向,加深对阅读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项目轮流主持,彰显自我探索
每一期的阅读分享都有一位项目负责人,需要和老师一起参与话题设计,经历活动策划、组织、主持、记录等整个过程。负责导读的学生需要深度阅读当期项目选定的书目,能够对同伴的交流进行点评,抛出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思考,呈现自我探索的状态。导读学生还要学习与他人合作、尊重学习伙伴、包容多元观念等,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组织沙龙分享,促发深度交互
阅读分享活动围绕话题进行现场或者线上交流,学生、家长和老师均是交流的主体,一同展示阅读成果。在共读《铁丝网上的小花》时,为了谈谈对战争的认识,学生自主进行拓展阅读,查阅二战相关资料、浏览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观看相关电影,借助数据、案例进行交流分享。每一次话题交流都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断拓宽视野。
物化阅读成果,推动后续生长
每期沙龙活动的分享与交流内容都会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物化成果。以公众号推送的方式将整个阅读分享记录下来,方便学生随时学习,产生新的感悟与体会。此外,每学期进行最佳导读人、最精彩点评、最有人气话题等评选作为阅读分享的后续跟进,进一步拓展“阅读——交流——反思——持续阅读”的路径,形成学习与阅读的常态。
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班级共读,开展主题阅读的分享与交流,促进学生的能力成长更具系统性、灵活性。项目化实施班级共读不仅是提升阅读品质的有效途径,高频次的深度交互也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增强了阅读的趣味,让读书成为班级的“常事”。
(作者冯雪芹,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
读书,使人进步
让亲子共读成为习惯
沁润书香,培心养志
向上滑动阅览
我喜欢读书。读书,让我与古圣先贤对话,淬炼思想,提升境界;读书,让我领略不同的世态人情,开阔眼界,砥砺情怀;读书,让我窥探生命的要义,热爱生活,涵养心灵。所以,我要带孩子去观览我曾在书中见到过的气象万千。
营筑书巢
我们家的儿童书籍至少有1000册。经典绘本、科普读物、思维训练、文学名著、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种类齐全。这些,都是我自孩子出生至今积累的“硕果”。我秉承的理念是:让孩子从满眼是书,走向满心是书。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出生时便被书籍包围的小儿子,现在已是一个小书迷。
浸润书香
从呀呀学语时妈妈念诵儿歌、古诗,到如今可以自主阅读,儿子的成长之路始终与书为伴。
晚上睡前一个小时,是我们的亲子共读时光。我们读《给孩子讲莎士比亚》《山海经》,读《奇妙的物理》《生动的几何》,读《漫画史记》《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我们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读下去,不定目标,不设期待,好书皆入眼,不喜随手抛。
关于读书,有这样一段话:许多时候,我们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对此,我深以为然。读书给人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读下去,相信在不期然中定会绽放绚丽繁花。
含咀书味
对于儿子非常喜欢、反复阅读的书,我也会引导他深入思考,探究规律。
读楚汉争霸,我会引导儿子思考:楚霸王那样的英雄人物,为何最终会是乌江自刎的惨淡结局?读赵宋王朝,我也会问儿子:是什么国策造成了宋朝军事疲弱的局面?读《生命的故事》,我问他为什么对这本书这么着迷。当时他的具体回答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孩子思维的神奇带给我的震撼却始终记忆犹新。
读哲学绘本,我们探讨“自我与他人”“自由与必须”“客观与主观”;读科学绘本,我们一起研究光学现象,研究发电原理,研究热胀冷缩;读艺术绘本,我们品味马蒂斯用色的狂野、梵高压抑的躁动、米罗天马行空的抽象。
也许,这些并不会固化成知识保存在儿子的大脑里,但思考带给他的快乐就是那个当下最大的意义。
书香满屋,沁人心脾,培心养志,舍书其谁!阅读,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会和孩子一起坚持读下去!
(作者黄伟娜,系河南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学生周昕霈的家长)
读书,使人进步
一整面书墙的“宝贝”
向上滑动阅览
上小学后,我们家客厅就没有了电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面书墙。这面书墙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那些书全是爸爸妈妈二十年来从各处购买、寻找回来的“宝贝”,他们对于书的了解比对我还要细致。如果你随便从书架中抽出一本书,他们就能兴致勃勃地说起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若恰好是他们特别喜欢的作家,那么,他们又会在书架的另一边抽出一本向你推荐:他的这部作品也很经典。
我家的书架
所以,在我们家,阅读是生活里最为常见的一个细节,在饭桌上、散步时,爸爸妈妈经常会互相推荐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因此,在他们每天读书且把书讲得这么有趣时,我逐渐就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我上了小学,认识更多的汉字,对这个世界有无穷的好奇心时,书顺其自然成了我了解大千世界的“通道”。
我的阅读兴趣广泛,这得益于爸爸妈妈奇特的推荐方式。爸爸推荐书,会先神秘地给我说,这本书你读完肯定会给我点赞。当然,这种吊人胃口的推荐方式对我来说并不见效,遇到难啃的书,我读完一章就放弃了。但他的阅读方法,无形中也影响了我,比如:如果一本书读不下去,就不要强迫自己去读,过段时间再读一点,通常读完前面一部分,你才会慢慢地产生兴趣,想要一口气读完。
妈妈则会根据我阅读的兴趣推荐相关书籍,比如奇幻、冒险类,她告诉我,选书也有一定的标准,儿童文学类书籍尽量选择“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或者“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的书籍,这些好书经过时间和读者的检验,更值得阅读。
如果我读完一本书觉得非常精彩,妈妈会拉着我问个不停:为什么你觉得这本书好看?故事讲了什么?里面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问完之后,妈妈也会拿去读一遍,再跟我分享她读后的感受,以此也打开了我对这本书的更多认识。
读书时,陪我阅读的猫
每年寒暑假,我都特别期待,期待着假期到哪个世界,跟着什么样的人去“旅行”,因为,每本书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我在读的时候,也像是跟着书中的人物游历了一番,由此,也就体验了不同的人生。
所以,阅读所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生经历。每一次阅读,仿佛穿越到另一个“平行时空”,如此往复,无论是书中得来的经验,还是精彩的故事,都让人流连忘返。可以说,除了父母,书也是让我受益匪浅的老师。
(作者宋她她,系重庆市南开两江中学校学生)
读书,使人进步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感谢那双无形的手
向上滑动阅览
小时候,一双温暖的手,常常拉着我,在蹒跚学步和牙牙学语时,给我许多呵护。如今一双与众不同的手,它时常将我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可它没有具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却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关爱。
那双手,在我每次翻开书本时,便陪伴在我身边,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它。
它在我尚幼时就开始陪伴着我。幼时的阅读,是母亲口中有趣的文字与故事书中精美的故事插图。神笔、女娲、牛郎、狼外婆……它们似一幅幅锦缎上的刺绣,吸引着我。听着母亲嘴中绘声绘色的描述,稚嫩的我好像真的进入到插图中,与小动物们做着游戏。各种奇丽的寓言、美好的童话编织入耳,书中的王宫、魔法深深将我吸引,也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
上了小学以后,我开始了独自一人的阅读,但我并不孤独,因为那双手始终对我不离不弃,我似乎比之前握得更紧了,也正因如此,这段时期我接触到了不少名著。还记得第一次阅读《三国演义》,我就被里面“张飞长板桥大败曹军”“赵云孤身救阿斗”等故事情节震撼了,我宛如寻到了新世界大门开启的钥匙,便囫囵吞枣般地翻阅,对一些内容就算一知半解,也抵挡不了我读下去的兴趣。
但即便如此,这双无形的手,似乎在指引着我更深入地探索。那时,我摸索出了一些好的阅读方法。那段时间,我不仅常被书中惊险刺激、振奋人心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我的内心也随着一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懂得读后的思考。
现在,临近毕业,这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关注着我,我的阅读内容也开阔起来。从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 到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古今中外的名著我都有兴趣。我真正认识到,阅读带给我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产。时隔许久,当我再一次拿起那本《三国演义》,我感到这双无形的手仿佛已经刻在我的心里,我居然能够读懂诸葛亮那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有余却力不足的报国之心。还有那古之圣贤留下的短短几句话,却蕴藏着如此强大的力量。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对阅读产生了新的理解。
这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伴我成长。当我跌倒时,是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告诉我,勇气与毅力是在无数次失败与跌倒后才会产生的。当我迷茫无助时,是圣地亚哥在《老人与海》里提醒我,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与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我对现实不满时,是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指引我,先接受并努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书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还让我与先贤对话,提升了个人的素养。感谢那双无形的手,它已经成为我心灵的翅膀,带着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作者李沛宸,系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半岛卓立小学学生)
读书,使人进步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日子
向上滑动阅览
算起来,和孩子一起阅读已经十年了。我自己喜欢阅读,阅读让我养心,带给我愉悦的感受。所以,自然而然地,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喜欢上阅读。
我知道,让孩子喜欢阅读没有捷径,只有让她们从小就接触书,不断地给她们读书。事实上没有孩子天生不喜欢阅读,关键是我们家长的用心引导。我的孩子是从4岁左右开始阅读的,第一套书是绘本,大图少字,画面简约优美,语言简洁易懂。孩子非常喜欢听,记不清重复讲了多少遍。只要她喜欢听,我就一直讲,这是最省钱也是最省力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她不但喜欢听,还喜欢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一遍一遍地表演,乐此不疲。
读书,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体验。那么,阅读带给了孩子什么呢?
大量的阅读让孩子的知识面更宽,尤其是科普类图书,不但能消除她们脑袋里不断出现的小问号,而且让她们更加自信。记得有一次,孩子和同学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下雨了,雨滴滴在了她的脸上,她说:哦,下雨了。正好那段时间我们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于是我问她:小雨滴是从哪里来的?她说,地上的水被阳光照射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又变成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成了云,水滴积聚太多就落回了地面……同学们羡慕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呀?孩子自豪地说,因为读书。
阅读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识字量的迅速加大。刚上一年级,别的孩子还需要父母读题时,我的孩子不但能自己读题,而且基本能自主阅读了。事实上,我并没有刻意教过她识字,甚至连指读都没做过,但她是怎么识字的呢?我后来回忆,她应该是在符号敏感期阶段大量的反复阅读中识字的,这个时期她不再简单地盯着画面看,她的眼睛会跟着我读的字走,识字量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了。而识字量的增加会加快由父母陪读转向自主阅读的进程,识字量越大,越喜欢自主阅读,二者相辅相成。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困境、如何去珍惜当下、如何去追求梦想。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仿佛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所以,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翻开书的机会吧!不论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为了寻找快乐,读书都是一种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国开实验学校学生常凯歌的家长)
读书,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