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拟认定的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中76%出自中小企业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王立奎)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工作进展。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2.6万家,占惠企总数的80%,有力地支持了创新型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拟认定的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中,76%出自中小企业,年度总产值超过3100亿元,增幅超20%,专利产品化、产业化进一步助力了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余剑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加强科技金融顶层制度设计。今年6月,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指导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加大对科创领域的融资支持;推动地方部门扩大技术交易数据开放共享,完善知识产权交易、评估等配套措施,为知识产权融资提供有利政策环境。

二是创新丰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引导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园区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创新“银行+企业知识产权”“银行+保险+企业知识产权”、园区集中授信模式等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服务效率。支持上海、南京等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强探索创新,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特色网点,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专利登记、评估、处置等一体化功能。

三是推动发挥知识产权数据的融资增信功能。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推动金融机构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指标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授信准入和评级的重要参考,促进金融服务覆盖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今年4月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实施中,运用企业专利申请、技术合同成交额等知识产权指标,筛选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激励金融机构精准支持。截至目前累计支持1492家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首贷151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保障体系,引入融资担保、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外部增信措施,合理分担和分散风险。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7900亿元,同比增长60%。截至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获贷率分别为46.5%和69.6%,连续三年保持稳步增长。

余剑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密切协作,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加快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流转体系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专利产业化特征开发金融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创新发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记者:王立奎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