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全文3141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在呼唤”投资论坛上盛赞中国制造业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辉煌成就。

02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表现出色,占据销量前十排名中的七席,吸引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

03除此之外,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其他商品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约有70%的人会专门购买中国商品。

04中国制造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不断投入,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05尽管在一些领域仍有不足之处,如半导体芯片、高端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等,但中国制造早已不再是“低质”的代名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过去,中国制造往往难以摆脱被贴上“廉价”以及“低质”这类负面标签的命运。

在一些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范畴,中国制造所占的份额相当有限,在相关领域中明显缺乏话语权。

图片

而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12月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俄罗斯在呼唤”投资论坛讲话期间“盛赞”中国。

他称,现今中国制造商在汽车制造这一关键领域已斩获“辉煌成就”,他特此示祝贺。

其实普京总统也并非第一次夸赞中国,所以当不少网友再听到普京的“盛赞”时,难免会有些心存质疑,这次究竟是夸奖,还是想扼制我们的发展,不断对我们进行“捧杀”?

现在的“中国制造”,到底配不配得上普京口中的“辉煌盛世”?

图片

曾经的“中国制造”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制造业才逐步开始发展,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生产工艺不够成熟,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图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依赖进口,由于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无法掌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难以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

也因此,不少国家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视为“低质”“廉价”的商品。

图片

就说汽车领域,早期国产车发动机技术落后,动力输出不足且不稳定,油耗较高。像早期的国产轿车,发动机动力很难满足高速行驶或满载爬坡等需求,并且在使用几年后,发动机容易出现动力衰退、抖动、异响等故障。

即便是工艺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车身的焊接、涂装等工艺水平有限,车身强度不足,容易出现锈蚀现象。一些国产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身底部、车门边缘等部位容易生锈腐蚀,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

图片

由于早期装配环节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工人的装配技术和经验不足,导致车内异响问题频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内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嘎吱声、嗡嗡声等异响,严重影响驾乘体验。

与其将其称作汽车,不少外国网友更愿意将它视为“老头乐”,根本就看不上!

不过时至今日,普京之所以会在论坛上“盛赞”中国制造汽车,也有一定的依据。

很“能打”的中国汽车

根据俄罗斯权威的汽车市场分析机构 Autostat 发布的详尽数据表明,在 2024 年 10 月这个时间段,中国品牌在俄罗斯乘用汽车市场的表现极为出色,在销量前十的排名中成功占据了多达七席。

图片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汽车领域占据了俄罗斯市场的一半还多。

在当月,俄罗斯汽车市场乘用新车的销售总量达到了 171,179 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了 52.4%,不仅在俄罗斯带动了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还间接带动了俄罗斯的汽车销售市场。

具体来看,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以 26% 的显著市场份额稳稳位居第一,其销量高达 44812 辆,而在外国品牌当中,哈弗销量达到了 23801 辆,吉利的销量为 17163 辆,奇瑞的销量达到 15140 辆,长安销量为 10973 辆。

图片

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喜欢中国汽车,也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爱上了中国汽车,而之所以我们的汽车品牌能够受到俄罗斯市场的欢迎,产品的硬实力就是关键!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日韩等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受制裁影响,纷纷主动退出俄罗斯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此时中国汽车得以迅速填补这一空缺,满足了俄罗斯市场对汽车的需求。

当时许多俄罗斯人并不看好中国制造的汽车,但由于国内市场可供挑选的汽车品牌稀少,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中国的汽车。

图片

可当他们看到中国品牌的汽车后,他们可谓是看花了眼,因为我们的汽车涵盖了轿车、SUV、MPV 等多种车型,能够满足俄罗斯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偏好,无论是城市日常通勤、家庭出行还是越野探险等,都有相应的车型可供选择。

汽车的品类多种多样,质量也非常“能打”。

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发力,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不断投入,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一代又一代的性能的叠加,使得中国汽车得到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

图片

因此在“俄罗斯在呼唤”的投资论坛上,普京专门指出,中国朋友成功吸引了最有经验、最有前途的专家,包括来自全球汽车行业曾经领先国家的专家,并成功创造出比欧洲品质更好、更便宜的商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采取了禁止欧洲投资者与俄罗斯合作的举措,其表现“非常不像盟友”应有的作为,不过这种无理的禁令并不会给俄罗斯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相反,那些欧盟国家将因此面临严峻的困境,他们未来将难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能源供应,也将失去俄罗斯的销售市场。

图片

对于我们来说,在过去,国外对于中国汽车的看法曾经普遍较为负面,他们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严重缺乏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而且在品质和可靠性方面,还容易出现损坏、耐久性不足,这些负面评价,无疑给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霾”!

2021 年,整个世界的汽车行业由燃油车时代迈入了电动智能化时代,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国率先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开始研发和攻克,于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图片

此后,我国汽车出口量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一路“狂飙”。

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强势攀升至 310 万辆,成功超越德国,一跃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二的国家,紧接着在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更是呈现出惊人的暴涨态势,达到了 491 万辆,力压日本,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

图片

德国著名的《经济周刊》曾表示,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上的身影正变得越来越多,其存在感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根据欧盟极具权威性的运输与环境组织(T&E)所开展的研究显示, 2024 年结束之后,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中,将会有令人瞩目的四分之一的份额来自中国。

而针对这一状况,德媒不得不承认现阶段的德国汽车确实“甘拜下风”!

图片

这样“能打”的中国汽车,我想普京总统对此并非“捧杀”,而是由衷的夸奖,当然这也不乏含有羡慕的成分。

“中国制造”不再贬义

不止是中国汽车,其它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也同样如此。

根据俄罗斯央捷科斯电商公司开展的调查结果表明,曾经俄罗斯人对“中国制造”存在着一些最为普遍的偏见,认为其质量欠佳、价格低廉,甚至存在假冒名牌的情况。

图片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他们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会主动选择来自中国的各类商品,从电子产品到家居用品,从时尚服饰到美妆护肤,涵盖了众多的领域,调查发现,已经约有 70%的俄罗斯人会专门去购买中国商品。

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了,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态度的“大转变”!

图片

不仅是传统的日用百货领域强大的生产与供应能力,在制造业层面,自 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功登上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宝座至今,这一领先地位始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撼动!

如今我们已经连续 14 年稳定保持制造业总体规模全球第一的“辉煌成就”,不过这一成绩绝非偶然,而是我国长期坚持工业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以及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

2023 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规模超过 3.3 万亿元,如果将时光回溯至 2012 年,会发现如今的研发经费竟是当年的 3.2 倍之多!与此同时,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 2.64%,成功超越了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

图片

不得不提的是,我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罗列的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以及 666 个工业小类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这样完整且全面的工业体系,为我国制造业在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关键环节,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并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即便是在高要求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我国所展现出的实力也极为强劲。

当前国产大型客机 C919 已经成功实现商业运营,与此同时国产支线客机 ARJ21 不仅投入使用,还积极开展了各项演示飞行。此外我国在航天领域也不断取得新成就,如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都展现了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方面的强大实力。

图片

智能制造领域,众多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有多达 421 个示范工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工厂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高效的资源配置,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这些也在不断证明一点,中国制造早已不再是“低质”的代名词!

不过在一些领域我国仍有不足之处,像半导体芯片、高端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目前来看仍然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所以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图片

虽说我国的发展态势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之震惊,但如今我们所匮乏的,无非是时间的积淀,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最闪耀的光芒!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