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Noah的深圳孩子,在英国拉夫堡大学就读设计创新硕士期间,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愿景。
机缘很快来了。有个潮人朋友找他设计一幅海报,海报中的人物头戴大大的耳机,一颗子弹穿透耳机射出。设计完成后,画面很有冲击力,朋友非常满意。Noah看着那幅画,注意力落在了被子弹射穿的耳机上。“总觉得,这耳机好像少了点什么?”当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体外器官”,耳机其实也慢慢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年轻时尚的潮玩者,更喜欢大大的头戴式耳机,“可能入耳式的对他们来说,太低调了吧?那种头戴式耳机,平时不用的时候挂在脖子上,有一种不一样的存在感。”Noah说。
嘉宾们与《城市英雄》版面展、《城市英雄》海报板同框。
毕业后,他结合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回到深圳选择了创业,生产一种特别的耳机壳。在他看来,未来智能化穿搭是一种趋势,就像很多人喜欢个性化手机壳一样,耳机壳是不是也可以表达每个人的独特喜好呢?
这是出现在晶报2024年3月1日08版(封底)的一个故事。这篇以《英国归来的“95后”成了耳机“皮肤”设计师》为题的报道,作为“城市英雄”栏目的第1期,也宣告晶报这一主流内容产品正式诞生,成为“晶报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晶报转型为最具互联网特质的深度报道媒体,以场景化、故事化、人格化的“晶报表达”,在全网打造符合深圳城市内涵的立体拼图。晶报在报纸封底位置推出全新产品——“城市英雄”,坚持以每天一个整版的规模,来报道这座城市的“英雄”故事。
何谓“城市英雄”?谁是“城市英雄”?
那么,何谓“城市英雄”?谁是“城市英雄”?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现在成了深圳的一个文化IP,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让普通人站在了聚光灯下。《咏春》表达的不只是叶问的故事,更是平凡人所写就的英雄故事。每个人都有光,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英雄。
晶报的“城市英雄”栏目,也是用平凡人的故事重新定义“英雄”,让普通人站在聚光灯下。这个栏目推出的“城市英雄”,有功成名就的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但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创业者与奋斗者。他们不是宏大叙事中呼风唤雨的人物,也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语境下的所谓“成功人士”。晶报要寻找的,是深圳人生活中一个个细小的剖面,一个个实干的创业者,以及他们为之默默付出、努力打造的一份事业。
事实上,3月1日当天,晶报就推出了一篇题为《谁是城市英雄?》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他们身上具有三种特质:创新、创业、奋斗。这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特质。换言之,创新、创业、奋斗者,就是深圳的“城市英雄”。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
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口号:“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它构成了深圳精神的基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很多哪怕看起来千奇百怪的点子,在深圳也往往能得到呼应,并有落地的可能。这样一个需要展开想象力的城市里,深圳人也在不断拓展想象与创新的边界。
嘉宾们与《城市英雄》版面展、《城市英雄》海报板同框。
深圳是一座创业之城。
有一个数据,2023年深圳新设商事主体56.5万户,同比上升26.4%,目前存续商事主体超422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这意味着,约每5个深圳人,就有1个“老板”。可以说,他们正是城市的活力所在,时间证明,很多优秀乃至卓越的民营企业以及企业家,就是从这样的群体中产生的。深圳,一座离“老板”最近的城市。
深圳是一座奋斗之城。
无奋斗,不深圳。拼搏、进取、不服输是深圳人的写照,这一点在创业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巨无霸企业腾讯,当年诞生在华强北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任正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华为初创时的艰辛,“我们利用2台万用表加1台示波器,在一个烂棚子里面起家的。我们曾经也是落后工厂,落后到比珠三角的加工厂还可怜”。然而,正是凭借这种艰苦奋斗、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任正非和马化腾才完成了创业史上的传奇。这种精神,也是许多深圳创业者在经历创业艰难后,最终得以破茧而出的共同密码。
“这种精神和这座城市的气质太吻合了”
“晶报10分钟”是晶报今年推出的品牌对谈类节目,产生了不少有影响力的爆款。在最近一期题为《谁是深圳城市英雄?让我们一起重新定义》的节目中,晶报社党委书记米鹏民谈到了设立“城市英雄”的缘起。他说:“从当初办这个栏目的时候,脑子里面有一个潜在的声音,就是到底谁是‘城市英雄’?所以当时我们定了一个方向,尽可能选择一些还在奋斗中的普通人,而不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因为这里面实际上想说的不是英雄,而是这个城市的气质。最早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是因为我家楼下新开了一间经营日料的小餐馆,从位置来讲,不是一个最佳选择,但进去一看,那种精心、认真(的态度),让你很惊讶,有一种到了京都的感觉。我就跟老板聊,他们都是“90后”,三个“90后”小孩开的这家店。我当时就想,一定要请我们的同事去记录一下这三个小孩的创业故事,从动创业念头到如何去策划,如何去这么精心准备的点点滴滴……但是很遗憾,等我们这个栏目出来的时候,这家店已经关了,当时也没有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有时候路过那家店,还会看一眼,里边的东西都还在。我想,这几个孩子也许已经在新的赛道上去努力了,这种非常用心地去做一件事情的精神,和这座城市的气质非常吻合,太让我感动了。”
嘉宾们与《城市英雄》版面展、《城市英雄》海报板同框。
资深媒体人苗凡卒则在节目中分享了“李飞飞”的故事:“我最近在看一本书,我突然找到了答案,《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现在被称为“人工智能女王”,美国国会关于人工智能的听证会,她代表行业去发言。李飞飞在高一的时候跟着父母去了美国,但他们家很穷,她父母并不是专业人士。她高中毕业以后考进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非常优秀。她说,在普林斯顿,“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个移民”,但是在她大学本科期间的一个暑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招募一名研究助理,结果她去了以后,她觉得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我不再感觉自己是个移民,我没有被孤立的感觉,我甚至不觉得自己穷,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个科学家了”……她的那种感受其实就像我们现在很流行说的那种“心流”,那种心灵巨大的愉悦,我突然就想到,在中国,深圳不就是一个像李飞飞的伯克利(实验室)这样的地方么?很多人离乡背井去到别的城市,他感觉那是到了一座别的城市,但是当他来到深圳,他会觉得这就是他的主场。”
放大了“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晶报表达
从3月1日至今天,已经有176位“城市英雄”登上晶报版面和全媒体平台,晶报以这样的方式,176次向城市的创新、创业、奋斗者致敬。
他们是心理咨询师、户外背包设计师、建筑装饰设计师、珠宝品牌创始人、康养机构创始人、法餐主理人、香薰治疗师、动画工作室创始人、社区博物馆创始人、新能源创业者、寻梦剧场创始人……他们是你我身边随处可见的奋斗着的深圳人,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个发光体。
嘉宾们与《城市英雄》版面展、《城市英雄》海报板同框。
比如,民生服务类城市英雄代表孙雨嫣,19岁就读深圳大学期间创业,开过文化公司,做过餐饮、大健康,转战干细胞新药研发创新背景下的自有护肤品牌创业项目,上榜2023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校园教育类城市英雄代表武捷宇,是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老师、青年作家,凭借长篇小说《蕉鹿》成为2024年第六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最年轻获奖者(银奖),是深圳唯一获奖者。公益慈善类城市英雄代表吴必成,深圳木工启蒙教学品牌“益木工坊”联合创始人,大学接触木工制作,毕业后一直从事传统木工的普及和创新,培养“娃娃木匠”,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木工的种子。非遗传承类城市英雄代表周郎,小学语文老师,将《草船借箭》等课本教材改编成皮影戏,将非遗皮影文化传播给更多青少年。酷玩科技类城市英雄代表郑宏杰,大学期间熬夜“刷赛”,努力“搞钱”,成为WRCF2021世界机器人总决赛一等奖得主。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医疗健康类城市英雄代表“肉肉”,出生时胎龄仅21周零4天,是目前全国最小胎龄的早产儿,一出生就挑战了人类的存活极限。
“城市英雄”栏目开设至今,还产生了不少爆款。有数据为证。《将深圳女性风采展示给世界》,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周瑛的“城市英雄”,今年55岁的周瑛是深圳水务局的一名退休公务员,平时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唱歌、跳舞、摄影、旅行。3月9日晚,第27届环球夫人大赛全球总决赛在中国海南海花岛圆满落下帷幕。深圳选手周瑛荣获环球夫人全球总决赛“最佳妻子”和“亚洲最棒夫人”两个世界单项冠军。作为中国区并列冠军,被授权和加冕为“华夏夫人”。这篇报道全网阅读量119万。
嘉宾们与《城市英雄》版面展、《城市英雄》海报板同框。
《把中国文化融入舞蹈人生》,讲述的是深圳VIP舞团创始人、“90后”赵雅林的成长故事,2022年,她创作的《中华雄狮》在M ALL STARS国际齐舞大赛中一举拿下亚军和中国风创新融合奖,一鸣惊人。2023年,在第三届DMC“舞动山城”国际街舞大赛总决赛中,《中华雄狮》斩获了齐舞冠军。这篇报道全网阅读量100万。
此外,《深大教师和他的学生们捣鼓出了一部院线电影》,全网阅读量69万;《他把“AI+法律”玩明白了》,全网阅读量46万……一位位“城市英雄”的出圈,完成、放大了“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晶报表达。
“晶报也是一个发光体”
作为晶报的主打内容产品之一,晶报“城市英雄”栏目也获得了社会上的多方认可。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师、新闻系主任陈显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晶报“城市英雄”栏目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将深圳的创新、创业精神具象化,为城市注入活力。通过挖掘和呈现各行各业的平民英雄,该栏目重新定义了“英雄”概念,展现了深圳人的多元面貌和奋斗精神。
嘉宾们与《城市英雄》版面展、《城市英雄》海报板同框。
它不仅是对城市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每个追梦人的致敬。
陈显玲强调,在接近两百期的报道中,晶报让那些被忽视的创业者和奋斗者被看见,成为时代同行者,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深圳的发展。这种对城市精神的深刻诠释和个体故事的汇聚,不仅记录了深圳的发展历程,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灵感和动力,展现了晶报对社会责任的诠释和承担。
诗人、小说家、福田区艺文儿童文学院执行院长周瑟瑟说,晶报开设“城市英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对“英雄”的重新定义也很有价值。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未必要多么成功,未必要有多么令人眩目的光环,只要有故事,只要拥有创新、创业、奋斗的特质,哪怕是创业失败者,都可以成为深圳的“英雄”。
深圳市南山区居民张先生说,他很喜欢晶报的“城市英雄”栏目,觉得里面的“城市英雄”很亲切。他说,有一个叫杨兴凤的“城市英雄”,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她自己打三份工供养女儿读书,女儿也培养得很优秀,这样的有坚韧精神的身边人,确实是值得学习的“英雄”。张先生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杨兴凤女儿的公号上读到杨兴凤自己写的一篇答羊城晚报记者的文章,原来是羊城晚报记者看到晶报报道后找到她的,“这说明晶报也是一个发光体”,他说。
记者:李跃
摄影:成江 郑佳文
编辑: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