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文学:中英人文对话》第二辑,颜海平总主编、王淑英主编,王淑英、杨华、何伟文、露西娅·娜吉布、马修·雷诺兹编,商务印书馆2024年12月出版,560页,168.00元
数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作为现代长时段历史(longue durée)中的又一个阶段,改变着横跨所有国家和地区、为人类所共有的世界的面貌,它包含着人类历史上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的人类和社会生活的再生产。一切在巨变中密切相连,差异因此全面凸显,使得作为现代性一般特征的“分裂的一统”(unity of disunity)在世界范围再次尖锐化;其高度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内在的湍流化生产性(“湍流化生产性”[turbulizing productivity]与“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相连而又有别。相连处参见Joseph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1942];并参见大卫·哈维[David Harvey]、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丹尼尔·阿尔吉布吉[Daniele Archibugi]等),以充满未知的变量全方位强化(关于“分裂的一统”[unity of disunity,Marshall Berman, All That Is Melts into Ai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2, 15]及其所具有的对人文学更新的内在要求,参见笔者《互为的转写》,《学术月刊》2023年第11期,146-159页)。如果说就现代知识生产而言,人类迄今已知的一切正在这变革湍流中经受洗礼,其枯荣沉浮的权重所在,是生产知识的人及其能力本身如何更新,那么作为叩问和把握从个体到群体的人类与社会自身何去何从之载体的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则构成这世界范围湍流洗礼的核心之域(参见《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发起书》与“Initiative”,《重塑人文学:中英人文对话》第一辑,“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集刊”首辑,第1-2页)。换言之,在裹挟着过去数十年跋涉辗转的当下和可预见的未来数十年中,置身这湍流核心的人文学人面对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在数千语种以前所未有乃至还未可知的路径与方式交汇碰撞、联结流变的世界语境中,坚持深入把握巨变中的人文时空?在长期批判主导现代知识生产和国际社会生活的“中心(西方)—边缘(中国/其他)”二元模式的基础上,在与近代以来欧洲式力本论逻辑再次显性化的斡旋中,如何坚持追问想象世界的方式和讲述世界的诸多可能,为人文学新视域(more than humanisms)的想象开启,为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人类福祉贡献知识力量和人文智慧(关于“力本论”在中英语境中的构成和阐释,早期著述参见Benjamin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 Power: Yan Fu and the We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部分近期研讨参见笔者《互为的转写》,《学术月刊》2023年11期)?这是以文行事的我们从社会存在到意义履行的具体问题;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筚路蓝缕、强韧绵延中的历史母题;这是当下国际人文学面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的本体论、文化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机制并存甚至对抗,所要开展长期认知奋斗的共性命题;这是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自2016年建盟伊始,中英同行在交流对话和科研合作中专业化、具体化的共同关切。作为2023年出版的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集刊”首辑《重塑人文学》的续集,本辑《重塑人文学》第二辑所选篇目和更多有待编入集刊的文章,记录着八年来联盟多样交流的合作轨迹,中英作者们以对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和知识话语在更新中的延伸,由精专治学而扩展联结,向着跨国别、语种、文化、历史、文明观念,向着跨学科和跨知识体系的创新时空驱动(“人文学新视域”[more than humanisms]在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建盟论坛上提出。参见笔者在“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集刊”第一辑《重塑人文学》的前言,商务印书馆,2023年);从中发现资源、开辟路径、锻造方法,以各自学养积累专长和不同学理思辨角度研讨乃至开拓以上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历史母题、共性命题”,成为在对话中重访已知、想象未知的一次探索践行。
重访已知、想象未知的基础,首先是资源的汇聚。在本辑相互联结而重心有别的五个栏目中,各篇文章涵盖的时间脉络横贯古典时期、早期现代、十九和二十世纪,直到当代乃至当下的人文场景;其中的空间范围则覆盖了含中国、欧洲、美洲、亚洲,环大西洋、环太平洋区域和岛屿等在内的世界性版图;其中使用或涉及的语言文献近百语种,包括从先秦古文到欧洲拉丁语,从盖尔语口语或凯尔特语到古阿拉伯语等的语句字词的援引。郭齐勇、陈祖言、戚悦从互有差异甚或迥异的角度和立论,溯源中国古典“文”的世界和“文”中深邃多变的思想张力与历史脉络,在中与英两个语种、文字与意象两个界域往来织梭;塞巴斯蒂安·考克森(Sebastian Coxon)和王佳音合作论文,使用了由中世纪到早期世俗化过程中的中文、西班牙文对历史人物的文学书写材料,涉及到拉丁文、古阿拉伯文和罗曼语等其他语言;笔者关于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的“远东想象”和“文学的世界史”书写囊括欧洲、美洲、以中国包括日本为主的亚洲,和跨洲际区域国别的海洋岛屿的生活世界和文本书写;马修·雷诺兹(Matthew Reynolds)聚焦十九世纪的《简爱》及其后“多棱镜世界作品”项目蕴含了包括中文在内有全球性分布度的六十八个语种;史蒂芬·哈特(Stephen Hart)对十九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国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再界定一文,使用西班牙语、英语,涉及汉语、法语和其他印欧语种;戴从容对既作为爱尔兰和不列颠文学经典又超越经典限定的“乔伊斯”式“现代主义”多文字多文明渊源交织的钩沉,不仅涉及爱尔兰凯尔特语、爱尔兰英语、不列颠英语,而且包括牵连着印欧和汉藏,甚或阿尔泰、朝鲜或日本—琉球语系的汉语、日语、印度语的交叠互文;金海娜从“外国电影”中译不同模式切入—包括从同场或同声翻译到六十四份中英双语说明书和配音或字幕类别,示意出从1896年起及至当下中国电影现代性的形成和进程中,汉语和中国方言、英语和诸种印欧语言的交叠同在和差异发声。如此流转的语言和其中包含的所有动能和信息,使我们记起“二战”后环北大西洋发生的比较人文学世界人文学高地从欧洲向北美迁徙中的嬗变。这一嬗变中凝聚的主要学理和高地迁徙的根据之一,是迄今仍是经典的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横跨两次世界大战的书写和立论,即充满差异的文字语言和人文书写是人类史和人的精神史的表达和实存;而这一立论的渊源,是在战后世界格局迁徙和物质生产方式巨变中,对欧洲包括俄国脉络的人文学和生活世界急速均质同质化、人类正被化约为一个标准化世界中的苟存物种的忧虑,指向对“生存还是毁灭”现代母题的重塑亟需和可能路径(Erich Auerbach, Maire Said and Edward Said, “Philology and ‘Weltliterature’”, The Centennial Review, Vol. 13, No. 1, Winter 1969, 1-17)。奥尔巴赫提出在他心智深处那“曾经”承载“人之属性”和“人性光辉”的欧美人文书写必须面对包括“中国传统”在内的全球差异,但对如何面对及其差异的价值语焉不详甚或无从说起。在这个意义上,本辑文章以包括又超出深植印欧语系之奥尔巴赫所能获得的世界性人文资源的汇聚呈现,向奥尔巴赫们回瞰致意;在致意中,开启包括中国“文的世界”在内的多语种跨语系的书写及其世界性多重时空,成为对从古典到当下人类历史和人之精神史未有穷期的一次重访、生命世界深广浩瀚的一份见证。
这重访和见证中的多语种时空开启,使我们想起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以“对话性”为核心的“时空体”(chronotope)理念及其书写特征。在本辑各篇落笔中,“从古典到当下”的时间脉络不因循主体谓词的线性史观;囊括近百语种,不仅触及战后构建的联合国所界定一百九十三个会员国和梵蒂冈、巴勒斯坦两个单独观察员国(参见本辑哈特文章),而且呈现古典与当下流变中的大陆海洋岛屿区域及各类生灵居住的空间范畴,更有别于“没有时间的躯体”(对“精神主体”和“躯干客体”的二元逻辑的批评中,当代女性书写研究提供了深刻的认知贡献。参见Elin Diamond, Unmaking Mimesis, New York: Routledge, 1997)。近代以来人文书写中历史时间作为主体意义的结构,地理空间作为客体等级的秩序,在巴赫金式的“时空体”观照下成为两个互为构成的范畴,在相互隐含无限多变的组合中,指向不同书写者对时空互构中或隐或显的语境化意识和由此形成的命题界定,指向书写本身以其多方位曲线延伸或邀聚或生成的多种多样的读者暨阅读阐释可能(从康德以降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建构和阐释是现代认知的母题之一。中国学者李泽厚的重写康德是重要的。欧美学界包括后殖民在内数十年批评主体线性时间和客体他者空间、包括一系列术语如空间化的时间——“传统与现代”和时间化的空间——“南方与北方”所内含的欧洲中心认知政治乃至意识形态性,提供了诸多反思参照。对此反思参照的近期研讨,参见笔者《互为的转写》,《学术月刊》2023年第11期)。换言之,本辑十一篇中文、十一篇英文的文章作者,以各自专业本务的双语乃至多语能力为杠杆、不同研究方向的重量文献史料为根底、具体实例文本分析为路径,在提供个案专题细读阐释的同时,指向甚或打开了跨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和文明传承的交汇融通之域;选取、组织、使用和驾驭既有别又联结的复数时空,并在遨游其中的分析书写过程里,以风格各异的巴赫金式时空思辨,揭示特定案例中,被近代语种文化文明分类的规则和既定学科认知话语所区隔、遮蔽、边缘化的蕴意,其中跨语种、文化、文明的历史性(有别于历史主义)关联,示意出对现代母题的再思考、共性命题的再界定。苏耕欣溯源十八和十九世纪新教英伦的一脉文学书写,作为人类认知解放之域的“科学”如何成为(抑或起步就是)与“技术”互构的一种文化想象和政治动能;继而在从广义欧洲到北美,乃至跨出欧美的环太平洋多重时空语境的交织中,探讨阐释“科学技术”既生成变革又强权辖制的复杂属性,指向横贯现代认知不同领域而有待叩问的某种底层逻辑,缘起“科学”的线性史观无法把握、有待命名的现代世界核心问题。菲利普·斯科菲尔德(Phillips Schofield)以史学笔法追溯中世纪英国的疫情病毒轨迹,从另一个角度反观当下“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综合性复合体,跨国族跨学科的命题属性。高晓玲与马倩男研讨英译《道德经》与工业革命和实证主义高歌猛进的维多利亚英国的关系,程一骄重访由中、英、马来语进入英、德、法、拉丁、希腊语的观念时空并反之亦然的辜鸿铭,由日语而通印欧语系并反之亦然的新渡户稻造,在重访中阐释两者针对“现代欧洲”再造“前现代”中日想象的异同,与斯科菲尔德针对当下世界而重访“中世纪”英伦形成某种隐性对话;根本关切与苏耕欣相通。杨莉馨和沈安妮的“现代主义”审美的文章,以丰富凝练的跨文化史料钩沉和活力流转的跨媒介形态探析,连接起包括奥尔巴赫在内以不同语种在多重语境中的书写阅读者,是对现代世界人文书写及其核心的命题范畴、认知路径和叙述话语的拓展尝试。
以巴赫金式时空体书写以求命题界定、认知路径和叙述话语拓展的驱动,在本辑文章中生成了不同的方法,或者说通过不同的方法展开。概言之,其一是取法鲁迅先生“心事浩渺连广宇”中的“异域”开辟:“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呐喊·自序》,1922年)这百年前卓异话语中的“异”的动态重点是“寻求”,作为走出既定闭环或固化因循的能动,同时显示的是对“主体/客体”和“自我/他者”的二元扬弃,对生活和认知时空的打开。如果说近代以来的人文学科,将不同于与生俱来之母语的人类数千语种归为“外语”(“与生俱来”的母语,亦可能是多语构成),本辑作者们使用包括自身母语在内的双语、多语,进行阅读、研讨、思考,均是“域外”和“异地”的开辟者;由此在母语和“外语”世界的连接中,把握多重语境、更新多样命题、发现多种认知。比如,陈祖言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英译、由英译而发生的对中国诗学和思想传承长期既定认知的关键改写;马修·雷诺兹对英国现代文学经典数十语种译版展开考察,进而将“外文翻译”作为资源对“原典”英文隐含意义的认知发现。各篇文章或隐或显的关键发现,邀请、值得、有待于不同专业读者的沉思或论辩,并且由方法的互通而形成专业甚至领域对话圈的流动扩展。
其二是汲取奥尔巴赫由具体“起点”(Ansatzpunkt)而开拓超出现代人类认知各类既定边界的书写想象和书写(由于篇幅,相关的巴赫金“复调法”和赛义德的“对位法”在此省略。关于笔者称为比较人文领域“三法则”的启示及其“边界”,参见笔者《时空之变》的“引言”,商务印书馆2025年即将出版)。简言之,奥尔巴赫“起点”不取决于外在于人类书写的既定权威及其决定(有别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古希腊悲剧“开始”中的命运神祉),而是叙述运动(narrative movement)的“起点”的选择及其由此奠定的书写者与阅读者的关系、行文主旨的动员、审美的属性和书写的结构和意义。所谓“一个好的出发点的特征,一方面在于它的具体性和精确性,另一方面在于它潜在的离心辐射能力”,指向的是“牵一发,动全局”的“一发”;这“一发”可以是一个主题、一个隐喻、一个意象细节、一个书写构成性的问题,或者一种界定性的文化功能(Jonathan Culle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Last”, in The Literary in The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54-268, 264),重要的是其“潜在的离心辐射能力”抵达的幅度、深度;就本辑而言,这辐射力包括跨语种、文化、国别、区域,跨文明体世界性的变局潜力。潜力是一种有待认知的资源动能。如冉浩妍对爱尔兰史剧《翻译》潜力的初析。剧本主线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一支英军来到殖民地爱尔兰绘制地图,将盖尔语地名统一为官方英语。在剧中揭示的认知暴力心智殖民深处,冉浩妍钩沉出一个独特意象:一位与生俱来英语母语“结巴”的测绘员,对盖尔地名故事投入情感,直至在“一个词也不懂”的盖尔语中,听到古老地名时心潮难抑。这一意象不仅有违英治规则,也困扰殖民地语境中的爱尔兰预设感知,剧中一位当地人这样对测绘员说:“你这样的人让我感到很困惑。”相似相联的意象及其谱系,作为近代以来“本质化国族世界”中的各类“异常”人类踪迹,正在当下各种全球史书写中显现;与谓词二元逻辑拉开距离甚或脱囿涌动的人文想象,在本辑的字里行间聚集着有心的读者们。何伟文对庄子和朗吉努斯艺术创作思想的比较,不仅追溯把握前者“心和手”“物和我”互为推动、互为成就的辩证运动,剖析揭示后者“自然和艺术”和“主体和客体”互为启示、互为构成的融通学理,并且使得两个长期分类区隔的认知践行、审美想象传承,在融会贯通中相遇而互为照亮;其中以包括中文与外文、“过去”与“未来”、想象界与实存界在内的多重边界跨越,指向诗学作为人类文明由多样会通而变迁更新之史诗进程的源泉。
其三,跨界书写的驱动,氤氲着对交汇融合的考量期待。在“分裂一统”尖锐化的时空湍流中如此书写,前提是对人类驾驭分裂、相互倾听之人性能力的选择性确认。安吉莉亚·威尔逊(Angelia Wilson)的文章,就作者而言最具体切近,又最根本普遍的命题进行思考,并分享给天下或能与本辑相遇的所有人:世界范围内人文教育的因循困境、路径依赖、机制危机、政经挑战,宗旨如何坚守,践行如何创新。杨俊蕾跨时空共振,描述分享把握危机挑战、践行宗旨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设想与经验;陶友兰与李雯露的“大人文传播网”,纪莉等的“大环境文明观”,黎晨的“大湾区重塑论”,其书写诉诸的对象,不仅汇合了学界内部的人文与社科,事实上综合了学界、新闻界、经济界、政策制定和社会生活再生产的各个领域。
回到本序开始所说,作为世界范围知识洗礼湍流核心区域的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如此汇合综合度是其鲁迅式“异域开辟”的驱动、奥尔巴赫式文学“起点”(Ansatzpunkt)辐射潜力的释放。而本集刊中英双语均衡编排和多语穿插的出版形式,可以是对人类驾驭分裂、相互倾听能力的考量和确认的特征呈现;其中示意着一份在中英之间差异对读的邀请,以见证无所不在的差异和差异中“某种共通基础”(参见本辑考克森与王佳音的文章)。要言之,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严谨的专业性,同时指向超出既定专业的跨边界书写本身:作者们仿佛正在与一位共同的朋友交谈,而这个朋友他们不一定认识——一个未知的友人。如此奇异的交谈,可以是人文学新视域的想象开启;而援引2024年第六届联盟青年学生论坛上清华学堂世文代表的致辞用语,这更可能是“新语言的诞生”(Chen Nuo [陈诺], “A Speech on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6th Forum of Higher Education Young Talent Alliance”, HEYTA, Sept. 3, 2024)。
谨以由衷的祝贺、感谢和期愿结束此序:祝贺“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术集刊”《重塑人文学》第二辑出版,祝贺联盟出版委、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本辑入选作者和近千位参与联盟的中英同行的付出所获得的原创成就;感谢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盟校决策者的前瞻指导和长期支持,感谢在联盟相遇的每一位同道者八年远征共同度过的每一分钟;期愿2024年在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的第八届联盟年度论坛汇聚一如既往的丰盛美好,期愿联盟师生的学术友谊、人文友谊、师生友谊、人生友谊恒长绵延。
(本文为《重塑人文学:中英人文对话》第二辑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