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节俭美德的起源》孙欢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探究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过节俭的生活,大致可归于这样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面对资源有限的理性考量;二是约束自身欲望的内在需要;三是尊重劳动成果的主体自觉。
节俭从远古到殷商时期,就已经成为一种美德。古时贤哲早就意识到节俭在修身养性、优化风俗、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但尚未形成有理论、成体系的俭德思想。
中华民族的俭德思想滥觞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形成了崇俭抑奢的主流思想传统。
西周伦理思想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诞生。中国古代的俭德思想也是在西周时期随着“周礼”的成形而得到理论化。因此,中国古代的俭德思想滥觞于西周。《中华节俭美德的起源》一书认为:对于西周时期的俭德思想,主要可以从《易经》《尚书·周书》的相关记载来考察。
中国古代哲学专著《周易》里面涉及思想领域众多,对于节俭亦有深刻认识。《周易》的俭德思想精粹主要集中在节卦中,其内容大致由这样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节卦的卦义总论;另一部分是节卦的爻义分论。总的来说,《周易》在节俭问题上的态度是“崇俭”。《周易》共计六十四卦,却单列节卦来论述节俭,可见节俭在这部哲学著作和当时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性。
《尚书·周书》记录的主要是西周时期的事件和言论,其中周公的言论最多。因此,《尚书》中《周书》的俭德思想,也可以说是周公的俭德思想。周公认为,治理之道在于明德慎刑、节用爱民。
《尚书》有云:“民之性命,在于谷食,田作虽苦,不得不为。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是稼穑为农夫艰难之事……君子之事,劳心与形。盘于游畋,形之逸也;无为而治,心之逸也。君子无形逸而有心逸,既知稼穑之艰难,可以谋心逸也。”
这就要求君主换位思考,了解底层劳动者种田的艰难困苦,才能让自己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能与底层劳动者感同身受。
崇尚节俭的传统贯穿于人类社会的道德生活与伦理精神的演进历程,这一传统起源于在资源匮乏境遇中谋求生存的理性选择,后来逐步成为一个在各大文明中具有较高共识度的伦理范畴……
中国历代思想家更是注重从道德修养、立身处事、养生兴家、政府开支、富国裕民等多个角度论证节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先秦诸子将节俭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崇俭抑奢直接影响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整个社会风气;老子将俭啬视为治国和养生最好的方法——“治人事天莫若啬”;唐代高道谭峭将俭德奉为“万化之柄”;明清之际的唐甄、顾炎武等思想家将去奢崇俭作为“化天下”“养天下之心”或改革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
节俭亦是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三国时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俭以养德”,将节俭奉为道德修养之基础;宋代司马光则在《训俭示康》这一著名家书中警示儿子说,那些习于奢侈的人家,“今多穷困”;清代曾国藩更是多次在家书中教诲:“切不可贪爱奢华……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作者为哲学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