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日谈 | “一哥”下狠心:32名高管变动,释放出了哪些重要信号?

“大象转身”难不难?也难,也不难,难的点在于体系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不难的点在于高层领导能否下狠心!一汽集团目前就处于这样一个略显尴尬但又颇为关键的转折点上。

 

这周,在车市的各种风云变幻中,有一则新闻其实很值得关注,那就是一汽集团涉及32名高管的巨大人事变动。这份高管变动名单涉及各个板块的重要岗位,尤其是合资品牌和飞行汽车,让外界对一汽的此番调整有了诸多猜测。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一线管理层的年龄总体趋于年轻化,这或许从侧面反映出一汽想要直面“百年未有之变局”,从而彻底改变现状的决心。

 

图片

 

当然,对于中国车市“一哥”来说,整个管理体系的改变只是开始,未来无论是关键的自主板块、合资板块还是创新项目,想要得到真正阶段性的进阶,需要改革的地方还有很多,而这无疑是件任重道远之事。

 

自主增长,“解放”拖后腿

中国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主要包括红旗、奔腾及解放三大品牌,前两者今年表现都非常不错。比如,一汽红旗1-11月整体销量达38.52万辆,同比增长19.7%。其中,新能源销量达10.64万辆,同比增长50.1%。可以看出,不管是总体销量还是新能源销量,红旗均实现了增长。

 

图片

 

在电动化时代,红旗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嗅觉以及做出的及时回应。2018年1月,“红旗”品牌发布全新品牌战略,掀开了振兴“红旗”的新篇章。去年1月8日,“红旗”召开品牌盛典暨新能源汽车全球发布会,吹响“红旗”品牌“All in”新能源的嘹亮号角。4月18日,“红旗”发布“1+3”品牌架构,以“红旗”母品牌为统领,准确定位“红旗金葵花”“红旗节能车”“红旗新能源”三大子品牌,实现品牌架构优化升级。

 

当然,这同样跟集团对红旗的高度重视有关。2023年,时任集团副总的刘亦功决定亲自下场抓红旗,而这么做的后果,不仅是红旗品牌今年来在整体销量及新能源销量上实现“双增长”,更重要的是,加快了红旗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节奏。在前段时间举办的红旗新能源之夜上,红旗一口气发布了天工纯电平台、九章智能平台两大创新成果,带来集成两大平台最新技术的三款产品,并亮相了其中一款——中大型豪华纯电SUV天工08。

 

图片

 

而作为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另一乘用车品牌,一汽奔腾品牌下目前有7款车型在售,截至今年11月,一汽奔腾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3.3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新能源销量7万台,占比达53%。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上市的微型车奔腾小马的表现。截至11月份,奔腾小马已连续3个月月销过万辆,成为微型纯电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奔腾小马的热卖,背后反映的是奔腾管理层对当下市场形势及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理解。比如其高层们认识到,在消费降级的当下,除了个人以及家庭条件优越的年轻人,还有大量在生活中精打细算的普通年轻人。对这群人而言,一味堆配置、对参数的产品没有意义,他们需要的是自身的经济能力够得着但又能满足实际出行需求的产品,奔腾小马于是应声而出。颇为不错的销量表现证明,奔腾管理层对年轻用户需求的认识的确是准确的。

 

图片

 

遗憾的是,作为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商用车品牌,一汽解放的销量和财务数据却表现不佳。一汽解放今年1-11月累计销量约为22.69万辆,同比下滑0.41%。根据一汽解放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11.82%。

 

销量、业绩表现的下滑,可能是为何解放板块这次也出现较大的人事变动之原因。而且,解放这次基本都是重要职位的变动,比如,李胜任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长信任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有业内人士认为,鉴于吴碧磊此前已升任中国一汽副总经理,一汽解放一、二把手由李胜、于长信接任也属正常。

 

合资,主抓一汽-大众


要说这次中国一汽集团的大规模人事变动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什么,那无疑是作为其合资品牌之一的一汽-大众的人事变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此前已是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的陈彬,将亲自下场担任一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为什么是陈彬?这跟陈彬此前在车企做出过辉煌业绩有关。7月11日,中国一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原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陈彬,将正式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在东风汽车期间,陈彬曾用一年时间就带领神龙汽车从年销5万辆上涨到了年销10万辆,实现了销量翻番。

 

图片

 

鉴于陈彬的能力以及集团副总的头衔,其可以说是一汽-大众总经理一职的最佳人选,此外,这也反映出集团对曾作为其“利润奶牛”的一汽-大众之高度重视。至于一汽-大众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人事变动,这无疑跟其近年来的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脱不了关系。

 

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1月一汽-大众销量为14.7万辆,同比下滑12%。在中国乘用车企业前十排名中,一汽-大众11月的销量成绩仅排在第五位,而在前五名中,一汽-大众是唯一销量不涨反跌的品牌;在前十名中一汽-大众更是跌幅最大的企业。作为对比,11月大众国内的另一合资品牌上汽大众销量为12.28万辆,同比增长5.9%;同为一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的一汽丰田11月销量约为9万辆,同比增长38.5%。

 

今年前11个月一汽-大众累计销售143万辆。其中,大众品牌销量82.92万辆,同比下降12.09%;奥迪品牌49.95万辆,同比下降11.61%;捷达品牌10.13万辆,同比下降28.11%。根据一汽-大众今年190-200万辆的销量目标可断定,其基本无法完成目标,且销量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图片

 

要知道,2019年一汽-大众曾成功登顶国内车市,年产销更是突破200万辆;2020年,其继续卫冕,并成为唯一继续保持200万量级的车企;2021年实现三连冠,但销量下滑至185.78万辆。2022年,一汽-大众失去销冠,2022、2023年其销量分别为182万辆和191万辆。

 

此前在销量上的强劲表现,使得一汽-大众成为了中国一汽集团妥妥的“利润奶牛”,就拿2023年来说,一汽-大众销量占据一汽集团总销量的56%。在担着如此重任的情况下,一汽-大众销量的连年下滑,不但会影响到一汽集团的销量表现,更是会影响到后者的经营状况,这也是作为集团副总的陈彬为何亲自下场抓一汽-大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陈彬亲自抓一汽-大众,可能还跟另一件事有关。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年初一汽-大众曾向集团立下军令状,其中涉及利润指标也就是给集团上交多少钱的问题,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国产新能源以及多轮“价格战”的冲击,一汽-大众的军令状基本无法兑现了。

 

让陈彬亲自抓一汽-大众的好处是:第一,陈彬集团副总的身份可让一汽-大众获得集团层面更多资源的支持;其二,1976年出生的陈彬是目前集团最年轻的副总经理,正是充满干劲的时候。除陈彬外,此次提拔的聂强和吴迎凯都是75后,年轻化人才的任用反映出集团本次改革的决心。

 

图片

 

最后顺便提一下一汽集团旗下另一合资品牌一汽丰田的情况。11月,一汽丰田的销量约为9万辆,同环比均实现了增长。今年1至11月,一汽丰田累计销售70.32万辆,同比下滑约2.1%。可以看出,虽然其在11月份实现了双增长,但累计销量同样出现了小幅下滑。更何况,即便这样的销量,仍然是依靠各种补贴、降价换来的,来得并不容易。

 

可以这么说,在国产新能源崛起的当下,车企依靠某家合资品牌躺赚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因此,比全力“提携”一汽-大众,企图使其再次成为集团“利润奶牛”更为现实的做法是,弥补合资中的“短板”,使其均衡发展。正如国产新势力的“一招鲜”不再能“吃遍天”了,车企集团的发展,如今同样不能依靠某个单一的合资品牌,一汽丰田是时候被重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