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闻叶”探自然 “塑果”启智润童心市植物园自然学堂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平台

□保定日报记者 耿 静
通 讯 员 郭志平
轻轻抚摸植物图片,“闻到”树叶清香;观察叶片形态,了解植物品种和生长习性,探索生命奥秘……近期,保定市植物园在日常传递治愈松弛的绿色生活理念外,通过多种形式将植物科普带入中小学校,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堂“自然里的科普课”。
12月18日,保定市植物园自然学堂走进保定市莲池区第一实验小学,为同学们揭秘树叶变色、脱落的“小秘密”。课程开篇,以一组植物园四季更迭的时光图片展示植物的色彩变化,从嫩芽到繁茂、从绚丽到飘落,每一个季节都演绎着生命的起止兴衰,而叶片的颜色变化则是大自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科普老师通过视频、图片、实物标本等素材,让同学们了解随着光照减少、气温降低、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显现,叶片由绿色变成黄色、橙色、红色,同时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逐渐增加,促使叶柄基部形成离层,最终导致树叶脱落等知识,通过让同学们亲手触摸多种不同标本,深切感受植物的丰富多样。
随后的互动环节,科普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同学们也积极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并尽情发挥想象力,将简单的树叶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除了走进中小学校,保定市植物园还邀请部分学校学生来到园内,科普老师实地授课,结合精美图片、生动视频,逐一讲解园内植物,介绍叶、茎、花、果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从叶片的纹理到花朵的颜色与形状,从茎干的质地到果实的大小与形态,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让同学们对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不同类型的植物有了深刻认识。同时他们还用普通的松果创作出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精美的“松塔树”、诱人的“甜菠萝”……独一无二的松果杰作,见证了他们的纯真童趣与无限创意。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教育是播撒希望种子的关键环节。保定市植物园落实“公园+”理念,将持续增设不同科普主题走进各中小学校,营造了解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的浓厚氛围,提升中小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让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