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近期的分析中指出,2025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将会更加积极,但他强调,财政支出的方向和效率将比刺激的规模本身更为重要。他提到,未来的财政政策应重点关注解决当前经济中最关键的问题,尤其是清理过去几年累积的债务,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债务问题。以下是陆挺对2025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具体预测:
1. 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率: 陆挺认为,2025年的财政赤字率将显著高于2024年(预计为3%),可能达到约4%。这一比例的上升反映了政府在应对经济压力和刺激经济复苏方面的决心。
超长期国债发行: 预计2025年超长期国债的发行额度将从2024年的1万亿元人民币提高至1.5万亿元人民币,增加的额度将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以应对经济挑战。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陆挺预计,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额度将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尤其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重要公共项目。
政府融资规模: 陆挺指出,明年中国政府的融资规模将大幅上升,预计新增融资约为3.5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2.6%。这一增量融资将主要用于支撑经济增长、减轻债务负担,并为关键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
2. 货币政策:
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面对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情况下,陆挺认为货币政策的空间相对有限,降息幅度将受到限制。
降息预测: 尽管降息空间有限,陆挺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25年进行两次降息,累计降息0.3个百分点。这一举措旨在缓解经济增长的压力,同时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
总结:
陆挺的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和有效的支出方向,尤其是在清理债务、支持房地产行业转型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而货币政策则在面对贬值压力时保持相对谨慎,但仍有适度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这些措施表明,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组合,以应对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债务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