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胡雯洁 汪菁华 通讯员 童萱
【结】科研成果转化涉及环节多,研究主体不会转、不敢转问题突出;大部分医院缺乏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专业团队,许多医生即使有了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
【解】优化创新组织机制,统筹资源,聚集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帮助医学转化闯关。
一个漂亮的旋切,迅速将心脏上包裹的一层心肌完美卸下。12月12日,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魏翔教授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心脏不停跳心肌切除系统”,成功为第1040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1天,患者马先生笑逐颜开地说:“感谢你们,没想到这么快就下床活动了。”
在这项革命性技术研发之初,魏翔怎么也没想到,“6年前还停留在图纸上的创意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应用于临床。”
2018年3月的一个周末,魏翔在武汉江滩边散步,一名果商削菠萝的动作吸引了他的目光——刀片穿心,旋转而下,果心随之抽拉出来。
这一刻,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他思忖着:“能否效仿削菠萝原理,做一把具有旋切功能的手术器械,从心尖进入心脏内部,‘不开胸、不停跳’切除增厚的心肌组织,利用小切口带出体外?”
那段时间,魏翔入迷般地在图纸上勾画自己梦想中的手术刀。一周后,他带着绘制的器械草图,请工厂加工出实体器械模型。但面对现实,他又有些犯难了。从模型到实物,究竟有多少关口需要跨越,他自己也不清楚——作为医生,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和发表科研论文,自己从来就没有将成果转化的经验。
汪道文教授团队研发暴发性心肌炎快速检测试剂盒。
拿着模型,他找到同济医院临床转化研究院,忐忑地表达了内心想法。没想到院方的回应让魏翔喜出望外。“这是一项有可能为肥心病治疗开辟全新路径的创新,转化出路由我们来帮忙寻找。”
几天后,在医院的推荐下,湖北省先进手术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云很快联系了魏翔。在这里,聚集了工程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大家共同致力于攻克“旋切刀”的技术难题。紧接着,产品设计紧锣密鼓地展开。“那时,真感觉自己被推着走。”魏翔说。
成立专班协同推进、举荐有经验的白名单公司、打通伦理审查通道,医院密集的举措吸引着各类资源如磁石般聚拢——科研处帮着申请科技部“数字诊疗专项研发项目”;临床转化研究院推动申请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中试平台通过验证;科创院联系东湖高新区提供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
2022年4月,心肌旋切刀从概念、方案、试制、实验、改进一步步迭代,历经无数次策略调整和工艺优化,终于获批手术应用。
同济医院科研处成果管理办公室主任曾明说,许多专家有着不错的成果,但因转化过程复杂,且没有任何转化经验,让大量论文成果停留在“纸上谈兵”,着实可惜。
2021年,为了让更多成果冒出来,同济医院建立了“一键触发”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改变单以论文评职称的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文章课题同等重要:1项发明专利授权等同1篇C类SCI论文;1项国际发明专利PCT授权等同1篇B类SCI论文。此外,成果转化累计到账金额大于等于50万元等同1项省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累计到账金额大于等于100万元等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有了机制的全程呵护,教授们有了“飞一般的感觉”:孙旭芳教授团队的“黄斑扣带术新型植入物及OCT手术导航方案”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张旻教授团队研发的“全数字头盔PET设备”加速提升优化性能;祝伟主任医师团队研发的“基于3D微纳米激光蚀刻技术的抗生素复合医用敷料”第一代产品即将投入临床应用。
王国平教授团队研发激光光片3D显微镜。
【结】生命医学成果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加之拥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大量科技成果的医院与拥有产业化条件的企业缺乏有效信息沟通,导致成果转化不畅。
【解】打通科技工作者与企业信息互联共享渠道,缩短信息征集、反馈时间,建立“研究者立题,院企协同解题”模式。
11月1日,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红意外接到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的电话,那头传来欣喜的声音。“陈教授,武汉泓宸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款项2000万元已经到账了,您可以用来做进一步研究。”那一刻,陈红彻底从半信半疑中醒来,原来投资是真的。
从在暗夜中摸索到幸福来敲门,陈红感到太不可思议:而促成成果“命运变奏”的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
2021年9月21日,陈红带领团队获得了“多潜能干细胞诱导获得脊髓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方法专利”。这意味着目前被医学认为脊髓损伤不可逆转的瘫痪患者,可望通过干细胞疗法,重新站立。
在同事们的祝贺声里,陈红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但手头的研究经费有限,且真正能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过程约需10年以上,且需千万甚至上亿的‘重金’去砸,当然,结果也未必能如意。”陈红感到踯躅难前。
今年7月13日,陈红接到通知,要去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当“路演”这个陌生的字眼闯入陈红的脑海,她一片茫然。究竟是去干啥,有啥目的,陈红一无所知。“就是把自己的专利成果和大家分享下。”曾明打消了她的顾虑。
让陈红始料未及的是,短短5分钟镁光灯下的“路演”,让她赢得了如潮般的掌声。主持人宣布陈红的项目“来源于临床科学家的干细胞治疗脊髓疾病的解决方案”获得特等奖。此时,一位风度翩翩的企业代表——嘉道私人资本创始人龚虹嘉走上台,和陈红握手,当场宣布投资2000万元用于研发生产。那时,陈红才顿悟,原来这背后是医院刻意安排的一场见面,意在打通科技工作者与企业信息互联共享渠道。
此前,一直从事科研又分管过科研的唐平洲对此曾有深深的痛感。“凭借专家一己之力,想让科技成果运用到临床,力不从心。应该创造机会,让科研工作者与企业负责人通过大赛平台面对面,大大缩短科研工作者自己去融资的过程和时间。”
在同济看来,这是一个需分秒必争去破解的难题,早一点将成果运用到临床,患者就能早一点摆脱痛苦。
“不断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完善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引导医院产业公司打造成果转化生产基地及运营平台,为‘医、学、研、产、政’五轮驱动发展提供新动力。”院长胡俊波说。
近年来,同济专家的不少研究成果2至3年就能开花结果。王桂华教授团队研发的PD-L1伴随诊断试剂盒,有效突破了胃肠道肿瘤的靶向治疗缺乏有效靶点等问题;周志强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已开始全方位辅助医生掌握术中患者的意识状态;凌青教授团队开发设计的第二代全植入式人工膀胱,为世界首款全植入式人工器官。
今年5月,接受了人胚胎干细胞微创治疗的患者复诊,他欣喜地告诉陈红,自己可以上篮球场了。他是全国首个接受“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免疫基质调节细胞注射液”针对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患者。干细胞被注射至膝关节腔内后,细胞重新修复并生长。“2年前,这是不敢想象的。”陈红感慨。
【结】医学专利的转化过程需要科研、产业和市场的紧密合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主体与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脱节现象。
【解】坚持“从临床中来 到临床中去”,着力解决临床痛点问题,形成转化闭环。
每每走到病房,听到那沉沉的呼吸声,张惠兰的心中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痛。作为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她的病区里四分之一的病人都患有肺部纤维化。这种疾病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是一种比肿瘤治疗更复杂的慢性顽疾。此前,该病只有两种治疗药,都需要患者长期服药,且每月费用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疗效不尽如人意,并存在一定副作用。
在各大文献和古典中,张惠兰团队拨出了一丝光亮。他们与药学部制剂中心发现,经典方剂“防己黄芪汤”对治疗肺纤维化有效。
“但创新之路,可谓迢迢。”张惠兰感慨。由于中药参照西药的评审标准,偏重于单味药材成分的控制,中药复方配伍优势难以得到体现。此外,中药原材料受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品质不稳定,给试验结果带来不确定性。
即便如此,院方表态笃定:“中医药名方久藏深闺,不发展可能被淘汰,不创新可能会被埋没,要学会从‘故纸堆’寻求创新因子,让中华瑰宝为呵护人类健康再放异彩。既然证实成分有效,就要千方百计研发药物,最终服务患者。”
在医院多学科团队、药学部、转化中心等部门的帮助下,药品研发克服了片重差异、卫生学检查、水分含量不均等困难,实现了从手工塑制成型到大批量机械生产的蝶变。经过7年潜心研究,创新中药制剂“芪防肺纤颗粒”诞生。
制剂获省药监局批文后,同济医院组织认证,将其作为内部试剂,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向了全院,受众面得以扩展。新疆、内蒙古患者慕名前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不断满足临床需求,是研发新药的核心动力。”同济医院科研处处长何凡说,“这条路,我们行而不辍。”
2022年12月30日,同济医院出台新政,将临床急需的创新筛选出来,请到主赛道上,并开通绿色通道。随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系列医院文件的实施,一条涵盖“基础—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建立。同时,医院还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的80%奖励给创新团队,以倾斜政策“催化”转化,让成果尽早运用于临床。
新型视力测试机、改良透析导管易观察保护套等一批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在医院应用。
“不回避矛盾,不遮掩矛盾,才能最终解决矛盾。”唐洲平直言不讳。
查看原图 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