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德国北部马格德堡的圣诞市场发生了一起惨剧:一名阿拉伯裔医生驾车冲入人群,造成了多人死伤。
事件背后是德国社会中移民与文化融合的深刻矛盾。
为何近年德国类似社会治安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剧烈的社会矛盾从何而来?德国社会如何逐渐分裂成多个“平行社会”?德国本地人、阿拉伯移民、媒体、政客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事件?而德国社会的未来又该去往何方?
从一个德国华人医学从业者的角度,为您剖析这起事件背后的一个“撕裂”德国。
作者简介:广东小伙。毕业于同济大学,上海某三甲医院工作三年。2021年来到德国,于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已通过德国执业医师语言考核。
一、圣诞市场的惨案
上周末是圣诞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了。
圣诞节是德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地位等同于中国的春节。而热闹的圣诞市场则是庆祝圣诞节的重要一环,它往往开设在城市中人流量最大,最地标性的市政广场和每个社区的核心广场上。圣诞市场里的商店五花八门,有卖热腾腾的小吃如烤香肠、烤栗子、姜饼的,有卖自己做的手工圣诞装饰品的,还有穿着传统服饰进行免费现场音乐表演的。店面更大都经过精心设计,一个个传统的德式小木屋,装点上各种精致可爱的圣诞元素,有趣而不失传统文化气息。
圣诞市场内的表演 (笔者摄于今年慕尼黑一圣诞市场)
圣诞市场是德国人进行亲朋好友聚会、享受节日氛围和彼此陪伴的重要场所。平时喜欢清静的德国人,会凑热闹般挤着逛圣诞市场,热门店面前往往大排长龙,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围在临时放置的炉火旁,一起喝上一杯热红酒,在彼此的欢笑中,冬季德国的阴冷似乎就这样被驱散了。可以说圣诞市场是德国人最重视的庆典活动。
然而,上周六德国北部城市马格德堡的圣诞市场却发生了一起震惊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惨剧。一名男子驾驶一辆宝马冲入正在享受节日氛围的人群。截至发稿,该事件已造成超过200人受伤,5人死亡。犯罪者是一名50岁的沙特阿拉伯男子,一名在德国执业的医生。他公开表示自己是“反对伊斯兰主义者”,并支持犹太复国运动。
尽管案件尚未完全厘清,但“阿拉伯人”“圣诞市场”和“重大伤亡”这几个关键词的叠加,无疑让德国社会对“阿拉伯人”这一"标签"的偏见变得更加严重了。
事件现场狼藉一片
二、由“标签”所塑造的平行社会
尽管每个人都是的复杂多样的,不应该被用单一的“标签”定义,但用“标签”来归类他人确实是符合实用主义的。
以德国常见的社交场景为例:几个德国人与几个阿拉伯人刚认识,他们可能是同事、同学,或者是足球俱乐部的队友,想约在一个地方加深彼此的了解。此时,作为东道主的德国人该把约会地点选在哪里?
按德国人的传统习惯,啤酒花园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德国人往往会想到,他们交往的是阿拉伯人,他们中大多数可能是穆斯林,而伊斯兰教义规定穆斯林不得饮酒或吃猪肉。于是,尽管不确定对方的信仰,还是假定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比较好,所以应该避免选择吃"猪肘"和"香肠"的"啤酒"花园这样的地点,以免冒犯对方,咖啡馆是更安全且妥当的选择。对方是否真是穆斯林,只有在更深入的了解后才能确认了。这就是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时,考虑到“阿拉伯人”这个标签对于德国人的现实意义。
然而,近年来穆斯林群体在德国频繁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让“阿拉伯人”在德国人心中的形象急剧恶化。
德国人对穆斯林群体的警惕,虽然提供了一种短期的安全感,但却无形中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感,也让彼此的关系更难突破文化和标签的壁垒。最终,人们发现,只有与同文化圈的人相处,才能感到真正的放松和舒适。这种心理促使德国社会逐渐分裂为多个“平行社会”。
记得有一次德语课上,德国老师问大家周末都干了些什么。一位埃及同学回答说,他和朋友一起踢了场球,大概11个埃及人。老师听后,显得有些担忧,她委婉地说道:“你们也可以试着和伊朗人、沙特阿拉伯人一起玩啊。现在德国有很多‘平行社会’,这个问题挺严重的。我觉得,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多接触会更好。”
穆斯林群体的融入确实困难重重。笔者周围的一位阿拉伯同学曾说,如果他们去逛圣诞市场,会被认为是“叛教”行为,可能因此在自己的族群中抬不起头。
这种隔离感不仅体现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在工作场合也同样存在。笔者所在的巴伐利亚州,许多阿拉伯医生抱怨,现在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很多雇主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些传言,说有恐怖分子通过伪造证件拿到了德国的临时医师执照。在笔者朋友所在的州,负责考核外国医生是否能在德国执业的考试中,阿拉伯医生似乎也面临某种“隐性歧视”。有考官直言,因为医院里"某些族群"抱团、排挤其他员工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不得不将考试通过的标准提高。
2023年,一个名为“Muslim Interaktiv”的组织甚至在汉堡举行公开游行,呼吁在德国境内建立一个基于《古兰经》的哈里发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穆斯林群体的生活需求。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德国社会割裂的严重程度,其本身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割裂。
在这股恶性循环的力量推动下,德国社会似乎正螺旋式下坠。而上周六在马格德堡发生的悲剧,正是这一趋势的又一标志性注脚。
穆斯林组织在汉堡游行,要求在德国建立哈里发国
三、难民危机与社会撕裂
2015年,时任总理默克尔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与一名巴勒斯坦难民小女孩Reem对话,这段对话成为了关于德国难民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默克尔对待难民的立场并不完全是开放的,她更多强调制定一个欧盟内部的共同解决方案。
当时,这名小女孩描述了她作为难民在德国生活的不确定性,甚至面临可能被遣返的困境。她提到自己在德国的努力和梦想,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这让默克尔一度显得措手不及。她以她一贯的严肃回应:“有些人可能不得不回去……我们不能接纳所有人。”这一回应让Reem哭了起来。默克尔随后试图安慰她,但这段场景还是引发了德国社会对默克尔“冷漠”的批评。
默克尔安慰哭泣的Reem
几个月后,默克尔宣布开放边界,接纳大量难民。很多德国人举着欢迎牌子到火车站迎接难民们,他们高举着写有欢迎标语的牌子,内容包括“欢迎来到德国”、“我们爱你们”。许多人自发地为难民们带来了食物、水、玩具和基本生活用品等。
2015年,德国人自发举牌子迎接难民们的到来
但德国人很快就发现,只有好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世界和人心的复杂残酷超出了预想。
仅在第二年,德国就发生了两件轰动社会的治安事件,都与穆斯林难民群体有关。2016年7月,在安斯巴赫市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一名叙利亚难民在音乐节入口处引爆了炸弹,导致12人受伤。2016年12月,和本次事件类似,柏林的圣诞市场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一个突尼斯籍难民驾驶卡车冲进了人群,造成12人死亡,约50人受伤。
随后几年,类似这样的,造成多人死伤的事件不时发生。最近一次是在今年8月。一名叙利亚难民在索林根市庆祝城市建立650周年的节日集会上持刀随机攻击群众,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
在纪念遇难者的集会上,一个9岁德国小女孩用彩色马克笔在白纸上写了几句话,令笔者印象很深。
"我们保护了你们!我们帮助了你们!为什么你要杀死我们?!"
"我们保护了你们!我们帮助了你们!为什么你要杀死我们?!" ——Emilig(九岁)
四、悲剧的复杂内因
每当涉及“敏感”群体引发的社会治安事件,德国媒体如果认为事件影响较小,往往会尽量避免提及犯罪者的难民背景,以免加剧社会的裂痕。对此,许多德国人表示不满。他们抱怨,如果是德国本地人犯罪,新闻标题通常会直接公开犯罪者的姓名和年龄;而如果是难民犯罪,犯罪者常常只被模糊地描述为“某名男子”。与此同时,当某些群体表达对难民的不满时,德国主流媒体便会为其扣上“极右分子”的帽子。这种做法使得德国社会缺乏一个公开公正、理性严肃地讨论社会融合问题的场所和平台。
德国的政客们也经常回避触及这些问题的核心,每当这样的事件发生,他们的言论往往仅谴责“暴力”本身,并强调将坚决贯彻法律的执行。但这种隔靴搔痒般的表态令许多德国人倍感失望。
俄乌战争引发欧洲政治的整体右转。在这一欧洲社会"大气候”与德国国内社会“小气候”的共同作用下,右翼政党AFD迅速崛起。似乎只有AFD的政客才敢“打开天窗说亮话”。
穆斯林难民群体与德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割裂,就像房间里的一头大象——每个人都意识到它的存在,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将其摆上公开讨论的平台。这就像一个已经化脓的伤口还在被胶布捂住,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在不断恶化。
当然,德国政府也尝试通过一些措施缓解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裂痕。例如,足球。
2024年德国承办的欧洲杯也承载着这样的期待。赛事的官方口号为“United by Football. Vereint im Herzen Europas”(因足球而团结,团结在欧洲的心脏)。德国队的主力后卫吕迪格就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效力于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是德国队不可或缺的后防铁塔。他是一名黑人,也是一名穆斯林。
2024年德国欧洲杯的线下球迷区,蓝色背景两侧,漫画形象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共同加油呐喊,享受足球的快乐(笔者摄于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然而,这些措施似乎收效甚微。吕迪格在今年3月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自己身穿白色长袍、跪在祈祷垫上、右手食指指向上方的照片,以庆祝斋月的开始。这在德国社会中引发了很多非议。德国记者朱利安·赖希尔特认为这一手势与极端组织有关,指责吕迪格支持极端主义。吕迪格本人对此进行了否认。
吕迪格“单手指天”
除了德国政府和主流媒体“避重就轻”的态度,以及融合措施的低效之外,笔者认为德国难民融合政策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主流文化的弱势。
德国并不是英国、法国、西班牙那样有着长期殖民历史的海权国家,缺乏与多元文化长期互动与共存的经验。现代德国的雏形直到1871年才形成,距今不过150多年;这一过程中,还经历了一战与二战的重大挫折,没有足够的条件形成稳固而强大的自我文化认同。
提到“德国文化”,人们会联想到什么?汽车、啤酒和猪肘?显然,这样的概括不够丰满。没有中国人会希望中华文化仅被“高铁、奶茶和火锅”来定义。“哲学、音乐和文学”?确实算是德国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些在其他欧洲国家也存在,并非独有特色。希特勒倒是曾试图通过构建一套民族叙事来塑造德国的民族文化认同,但二战的战败令德国人再也不敢高调为自己的国家与文化感到自豪,否则容易被打上“纳粹”标签。
相比之下,隔壁法国在塑造自身文化认同方面做得更成功。在巴黎奥运会上,我们能看到法国扩展“法国文化”的定义与边界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如果要选一个德国的传统文化代表,基督教文化可以算得上一项。德国许多地区至今仍以丰富的宗教节日庆祝活动为特色。但这一文化特征偏偏与穆斯林格格不入。
有一句名言:“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穆斯林有一套传承千年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很难认同德国文化,他们无法理解德国文化有何优越、魅力之处。当他们被要求融入德国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要融入的到底是什么。土耳其作为一个经过世俗化改革的国家,许多在德国生活的土耳其第三代移民仍然对土耳其有更强的归属感,更不用说那些更加虔诚的穆斯林了。
对于一个移民国家来说,主流文化的弱势意味着缺乏一套明确的社会准则和默契,这加剧了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不信任。主人不知道如何做主人,客人自然也无从知道如何做客人。
种种复杂因素,再加上当前德国经济的低迷,导致了穆斯林与德国社会割裂的现状。而这次悲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演。
五、未来将走向何方
这次马格德堡的事件发生后。德国民间爆发了强烈的愤怒,他们对穆斯林群体感到愤怒,他们对红绿灯政府感到愤怒,他们对前总理默克尔感到愤怒。
愤怒的人们在马格德堡的街头游行抗议,要求移民们重新移民回自己的国家
AFD的支持呼声进一步高涨,他们本来就已经是下届大选中极具竞争力的强势政党。有民调显示,现在AFD党魁魏德尔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CDU的默茨,位居第一。不仅仅在事发地马格德堡,在德国许多城市的街头,人们举着要求遣返难民的旗子,愤怒地呼喊着要求恢复德国社会秩序的口号。总理朔尔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点,但迎接他的是人们愤怒的嘘声。默克尔在上个月时间出版了她的回忆录,里面对她在任期间的难民政策进行了辩护,她承认融合是困难的,但引入难民长期而言对德国有利。但人们并不买账,愤怒大于任何雄辩。
没错,世事变幻就是这样诡谲。10年前批评默克尔对难民冷漠的声音逐渐消失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对她"开启了潘多拉魔盒"的指责,不少愤怒的人认为,默克尔是德国历史上的罪人。即使默克尔任期内的德国经济比现在更健康有力,但人们似乎并不对这个前总理抱有多大的感谢。10年前与默克尔对话的难民小女孩Reem也长大了,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话题人物,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许多和德国官方对立的亲巴勒斯坦立场言论。她曾接受德国政府的庇护与帮助,但如今却站在了与之意见对立的一方。
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德语账号发莫斯科、东欧国家地铁和热闹街区的录像,然后配以意味深长的文字——"您注意到了什么?"许多人在评论里回复,"没有头巾","人们显得从容,不用提心吊胆的"。很多德国人怀念"前难民时代"德国的安全有序。但这一切都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前段时间,叙利亚国内局势再度动荡,阿萨德政府被推翻。德国政府随即立即停止了叙利亚人申请难民资格的政策。许多对难民群体早已心存不满的德国人对此拍手称快,并进一步呼吁将所有在德国的叙利亚人“送回”叙利亚。
然而,目前在德国的各行各业中,有大量叙利亚人正在工作。以医疗系统为例,德国有超过6000名叙利亚医生,他们主要在医疗资源匮乏的乡镇地区工作。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对"遣返叙利亚人"明确表示了反对,他认为这将对本已紧张的德国医疗系统造成严重打击。
一名在德国执业的叙利亚阿勒颇医生。德国的医疗系统中约有6000名叙利亚籍医生
但这次事件中,做出了如此可怕的事的犯罪者,正是一名阿拉伯医生。
如果连“医生”都能与恶性事件挂钩,那么还有什么其他职业值得被信任呢?这种质疑可能在社会中迅速蔓延,进一步加剧穆斯林群体在德国的边缘化。
在德国已经工作的穆斯林们,也不得不考虑考虑他们日后的生存环境了,许多阿拉伯医生都在打算,在德国完成两年的"镀金"后立马前往迪拜工作,那里的薪资更高,生活更舒心。
这次事件对德国普通人最大的影响是,尽管各州政府加强了圣诞市场的安保措施,但人们已经很难像以往那样放松心情、快乐地享受圣诞市场的氛围了。
痛苦、愤怒的情绪总会随着时间淡去,但怎么在现实层面用具体可行的措施管控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怎么做才能尽可能避免下次事件的发生?
除了民众愤怒的情绪,除了政客之间的彼此攻讦之外,笔者目前没有看到答案。即使在过去十年中,德国社会一直在努力尝试寻找这个答案。
无论如何,德国人将在明年2月23日的大选中,给出他们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