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多年前来成都就曾住在人民公园附近,这次又选择住在这里。早上起来,走进这个公园,尝试寻找往日的记忆。十几年过去,成都的变化非常大。
这次住在少城路上,当看到旁边的少城大厦时,想起那次也是住在这条街上,但具体是什么酒店已不记得,估计也早已发生了变迁。
从人民公园地铁站处过马路,来到马路对面的公园正门,这里有一座成都大轰炸纪念墙,是为纪念成都大轰炸遇难同胞而建。1938至1941年间,鬼子曾22次轰炸成都,造成3532人伤亡。
穿过辛亥保路纪念广场,公园的中心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路一侧种着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满地飘洒,风景迷人。另一侧是近现代建筑群,包含中正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和通俗教育馆等旧址。
这些建筑为民国时期当地政府修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带有很显著的民国特色,它们被完整保留,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中通俗教育馆又名银杏阁,抗战时被炸毁,上世纪50年代原址原样复建,如今被辟为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
银杏阁的对面,也是一条银杏道,同样金黄一片,道路尽头是高耸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纪念碑建于1913年,是为纪念在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死去的同胞,由川汉铁路公司兴建。
来的有点早,陈列馆尚未开放。于是,沿银杏道走到纪念碑,然后又转回到保路纪念广场,中间竟然还遇到一处相亲角,里面挂满了征婚启事。最后,又绕回到中正图书馆旧址正门,这里有条小路通往公园的南大门。
小路旁边有儿童乐园和茶馆,还有一个盆景园。盆景园建于1986年,里面传承了川派盆景文化,环境幽雅,是个园中之园。盆景园中也看到了茶馆,但却想不起当年享受盖碗茶、掏耳朵的地方到底在哪里了。
出公园南门,马路对面有很多小餐馆,正好在这里吃碗面。上次过来时,早餐很喜欢酒店旁边的杂酱面,很多当地人都在这里吃。后来记起那家面馆应该在少城路上,只是已不见踪迹。
吃了早餐又回到公园,原路来到银杏阁,这时陈列馆已开放。1911年5月,清政府将商办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这种出卖筑路权的行径激起了各地民众的反对,尤以四川的斗争最为激烈。
当地组织保路同志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清廷动用武力镇压,引发数百人死伤的成都血案。之后,同盟会联合哥老会等组成同志军,围攻省城,后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王天杰在荣县宣布独立。由于形势失控,清廷急调端方率鄂军入川镇压,造成武汉兵力空虚。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乘机发动武昌起义,大清就此灭亡。
正因如此,保路运动也被称作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点燃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银杏阁的对面,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龄达400余年。它张开四臂,披挂着满身的金黄,见证着人世间的风雨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