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山巍巍黔中青——行走贵阳触摸历史文脉

翻开中国地形图,在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东部,以丘陵盆地为主的贵阳掩映在群山之中,如一颗镶嵌在高原上的明珠,耀眼夺目。
8亿年“六起六落”的山海转换,千百年河湖溪涧的精巧雕刻,让贵阳形成了“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独特地质之美,让每一个走近她的人为之惊叹。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山水为骨,文化铸魂。因“通道”而兴的贵阳,以西南咽喉重地的战略地位,伴随着驿道商贸的马蹄声,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贵人峰如屏,览山城芳华;南明河如琴,流潺潺岁月。徜徉在这座从时光深处走来的贵阳城,在街巷砖瓦、山水楼阁间,捡拾700年岁月流淌沉淀下的历史记忆和人文风情,触摸历史沉浮中涌动出的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灵动山水之城
12月16日晚7点,贵阳市文昌南路。
寒风料峭中,建筑公司负责人唐兴杰和工人们还在紧张施工,其负责的该路段“城垣步道”项目已进入尾声。
从大南门遗址到会文门旧址,这段720多米长的道路上,每隔60米就会有一段关于贵阳老城墙介绍,把贵阳的老城记忆嵌刻在步道地砖中。
以贵阳原有总长6826米的历史城墙线,结合其所在的实际位置、城市地形及交通情况,重连城垣,形成了总长7.9公里的精品线路。步道沿线,既有著名的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达德学校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又有豆腐巷、城基路、石板街、电台街、阳明路等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区,还有 “九门四阁”、阳明书院、正学书院等已经消失的重要历史节点。
一条城垣步道,承载着贵阳的历史文脉;而一座城的精神风貌,却根植于城市的山川河湖之中。
图片
文昌阁 郭然 摄
地层演化蕴藏着无尽的时光密码。约8亿年来,经过6次海陆转移,贵阳这片土地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被“推移”到特殊的纬度——北纬26°,“抬举”到合适的高度——平均海拔1200米,最佳纬度与高度相拥,造就了地球上最美的风景和最适宜人居住的环境,让“中国避暑之都”的美名享誉全球。
地理环境造就贵阳城的基本形态,而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多元文化雕琢出贵阳城市的风骨。
四万年前,贵州先民在高峰镇招果洞建造了“洞穴家园”,创造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通体磨光石器之一;两千年前,秦通僰道,汉置牂牁,神秘的夜郎古国融入了汉帝国,成为汉文化天空中的一颗灿烂星辰;一千年前,从宋代以后,青岩古道成为茶马互市的重要通道,形成商品贸易的大动脉,无数传奇故事、历史沉浮都在马帮的声声驼铃中回响不息。
“贵阳”之名,因在贵山之阳而得。《明实录·洪武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庚午(公元1389年3月28日),“都督张铨、王诚、孙彦驻贵阳。”可见,贵阳名称的出现距今已有600余年。
自元代顺元城初建,到明代两次扩建,贵阳城址700余年基址与布局基本不变。城址“富水饶前,贵山拥后,复岭还列,四塞崇冈,雄峙两关”。这座在群山中生长的城市,起伏的山梁搭建起它的骨架,东山、南岳山、黔灵山、百花山、狮子山、云雾山、黄豆山……无论时光如何变换,群山悠然挺立,见证无言。
“万峰千嶂入云霄,独领黔中风月高”。因山得名的贵阳城,时常被游客感叹,“贵阳可不是普通的城市公园,而是一座藏在市中心的原始森林!”游走在林城贵阳的市井巷陌,移步易景,城市之美与湖草之乐和谐共生,让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成为这座山水之城的文化尊崇。
贵士名贤之城
一方水土一方人,城孕育了人,人滋养了城。
在贵阳市云岩区,背靠车水马龙的富水北路,圆通街却静得安逸,全长不过百米的街巷中,隐藏着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店铺,都是备受老市民喜爱的贵阳“老味道”。一个多世纪前,贵阳青年谢六逸从这条街上走向人生的广阔天地——1919年留学日本,毕业后回到上海。从商务印书馆复旦大学,从主编各种文学刊物到创办复旦大学新闻系,从译介外国文学到著书立说……成为著名的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以及成果丰厚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
古往今来,明山秀水的贵阳城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历经数百年历史沉浮,在时代的长卷中熠熠生辉。
图片
花溪公园 景色。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龙友,不少诗作被收入明末付梓的《八大家诗选》,其画作得董其昌赞誉推崇;最早发现和赞美天河潭的著名诗人吴中蕃,一生著述宏富,文学大家孔尚任读起《敝帚集》,立改“黔中无人”的旧观;出生于今贵阳黔陶乡骑龙村的周起渭,从西南到京师,成为《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而从花溪久安走出的“一代通才”姚茫父,是近代贵州地区最负盛名的文人和艺术家,与陈师曾被认为是晚清民国北京画坛领袖,史学家郑天挺曾先后这样评价他:姚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三十年,向学之士莫不知有弗堂先生。晚年潜翳古寺,出其余绪以为书画,见者惊为瑰宝,而文名反为所掩……
自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举办首场科举乡试以后,贵州学子的“高考”之路不再坎坷,考生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单独开科取士以来,仅清代,贵阳府就出了900举人、100多名进士、21名武进士,还出了武状元曹维城、文状元赵以炯,赵以炯被称为“滇黔两省以状元及第夺魁第一人”。
近代以来,贵阳更走出了“近现代女书法家第一人”萧娴、“苏州园林守护人”谢孝思等名士大家。如今,在贵阳市翠微园和达德学校旧址,陈列着两位艺术家捐赠给家乡的艺术作品,用他们非凡的艺术成就沁润着贵阳的文化基因。
知行合一之城
图片
修文阳明书院 修文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0月12日,“追梦中华·多彩黔行”2024海外华文媒体贵州采访行第二站走进贵阳修文,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中国阳明文化园参观访问,感悟以阳明心学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百年前,王阳明在修文龙场参学悟道、开宗立派、教化民风,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裂变,塑造了贵阳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核。
所谓“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是盲信行”。在阳明心学的不断熏陶下,知行合一的城市精神赋予了贵阳人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进取与担当。
1895年,“公车上书”震惊朝野,贵州籍举人签名的有95人,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贵阳籍举人参加签名者就达32人;1911年,“辛亥革命”风云激荡,贵阳建立“大汉贵州军政府”,贵州成为全国第六个宣告独立的省区,贵阳也走在辛亥革命的前列;1911年在贵阳正式对外营业的文通书局,位列民国时期全国七大书局之一,成为唯一一个在西南创办的书局。
近百年来,无数黔中英杰“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以身证道、改天换日,在残酷的战争中为贵阳积淀下厚重的红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城市发展更加快速的今天,贵阳儿女以“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精神品格为指引,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创新探索、加快发展。
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宋青曾指出,贵阳的创新探索之路,离不开王阳明思想的指引。以发展大数据为例,敏锐捕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到来,贵阳便采取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行动,正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如今的贵阳贵安,在“知行合一 协力争先”城市精神引领下,昂扬奋进,后发赶超。
聚焦重点产业链——宁德时代、比亚迪、贵州磷化、中伟、振华齐聚,比亚迪15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长江汽车获批纯电动货车整车生产资质……基本形成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以开阳、息烽为核心,初步构建形成上游磷矿采选,中游湿法磷酸、黄磷,下游高端磷肥、精细磷化工、磷系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机遇,围绕金融机构、国家部委、央企、互联网头部企业等四大板块打造数据中心集群,华为、三大运营商、苹果、腾讯、网易、美的等数据中心先后建成投运,累计引进大型及以上数据(智算)中心21个,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推动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从无到有,算力供给持续优化、实现突破,通算、智算、超算等复合型算力水平不断提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项目一期56PFlops智算设备建成投用……
持续擦亮“中国数谷”“中国林城”等金字招牌,推动打造“爽爽贵阳”城市品牌。2023年,贵阳接待游客1.47亿人次、过夜游客突破3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2000亿元、增长42.8%,获评中国十大“大美之城”“2023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
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今天的贵阳,正以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与担当,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