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色愈加深刻,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里,一群人忙碌着。
窗外射进的光影里,今年67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县级传承人胡重云一边起篾,一边高声领唱,欢快的歌声引发篾匠们集体欢唱。
歌喉纯粹质朴,手下的竹编技艺更是原汁原味。
曾经辛苦、少利、脆弱的营生,如今竟也可以是件甜蜜事儿。
在青翠山峰掩映下,姚本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尽管年逾古稀,他仍时常坐在合作社的木质格纹窗下,戴着老花镜,踩着老布鞋,双手轻柔而飞快地拨弄篾条,一个简约但不简单的竹艺品在他手里渐渐成形。
几十年来,姚本顺制作竹艺品都是如此一丝不苟、稳扎稳打。杨贤清 摄
阳光穿透格纹窗照进来,时间好像盘旋在篾条的经纬乾坤中,不曾飞走。
比耳镇,酉水河边的一个老码头集镇;比耳村,田土稀少的小山村。百余年前,为了营生,与土地为伴的人们学习篾匠技艺,寻到了谋生手段,并有序传承。
酉水河畔的比耳村,青山环抱,村内村外成片的脐橙树上挂满了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胡承鼎 摄
姚本顺10岁学艺,凭借一身童子功安身立命。人生的“大书”越往后翻阅,生命和篾条也编织得越来越紧。
他亲历了比耳篾匠的高光时刻:20世纪80年代以前,比耳地区几乎“人人是篾匠,户户会编织”,全村共有800多名篾匠依靠竹编技艺谋生。
“我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经常点着煤油灯通宵赶货。第二天早上,父亲一整张脸都被油烟熏得漆黑。”姚元飞说,随着岁月沉淀,比耳篾匠技艺越发成熟和高超,引来不少周边人拜师学艺,父亲姚本顺就好授艺带徒。
每个篾匠出师后都会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篾刀。胡重云的这把篾刀伴随了他52个年头。杨贤清 摄
有了手艺,还必须走出去。通过酉水河,一代又一代篾匠师傅,背着篾刀、匀刀等工具走遍了湘西,展示自己的“上门功夫”,用手艺和智慧赢得体面、尊重。
20世纪80年代末,比耳地区农产品转型,改种柑橘。90年代初,受“打工潮”和塑料制品的影响,传统手工一度衰落。
老艺人年龄偏大,年轻人外出打工,竹编似乎进入到了一个“不被看到”的阶段,和历史沉淀形成鲜明对比。
缺少市场和消费的技艺和产品,就像写在羊皮纸上却无人会说的古老语言,不仅失去活力,还无法维持生计。虽有不舍,迫于生活压力,姚本顺只能和多数篾匠一样,另谋职业。
但天生爱好,他的篾匠手艺一直没丢,那套出师后便一直伴随左右的工具仍常常被拾起、擦拭。
只要看一看、敲一敲,姚元飞就能选出最适合做竹艺品的好竹材。
“由竹子变成竹艺品,要经过二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虽在竹艺世家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与竹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姚元飞并非一开始就将竹编视为事业。
大学毕业后,他曾随潮流在广东等地打工,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开过餐馆,经过商,后来还在沿海地区承包了几千亩池塘,从事海鲜养殖。
见识的世界越是广阔,接触的事物越是新奇,姚元飞越是怀念酉水河边寂静淳朴的村庄,和村庄里、日头下不疾不徐编织希望与岁月的篾匠。
姚元飞展示自己的竹编艺术品。杨贤清 摄
尤其是经历在外打拼的挫折和困顿后,思乡的情愫更是在他的心头和眉梢萦绕。他心里生出一个大胆想法:自己是比耳人,熟悉这片土地,又懂得竹编,为何不继承父亲的事业,将竹编技艺重新发扬光大呢?
2013年,姚元飞收拾行囊,从遥远广阔的黄海回到了流淌不息的酉水河,找寻自己的人生答案。
远去的候鸟,沿着熟悉的轨迹,又回到了山的这边。代代相传又濒临消亡的比耳篾条,就这样飘落在姚元飞手中。
这根篾条串起父子跨越大半个世纪的亲情,也串起古人的智慧、今人的创新和未来的憧憬。
要传承发展竹编技艺,并非易事。
当时,父亲姚本顺已是湘西州唯一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省级传承人,但当姚元飞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家人时,父亲却当场甩下一句“瞎整”。
“篾匠是个空筒筒,十个篾匠九个穷!”父亲劝他,做篾匠,家都养不起。
刚开始,谁都不搭理谁,父子俩都憋着一口气。但姚元飞深知,父亲爱竹编,传承百年的好手艺眼看就要濒临消失,父亲也很痛心。
于是,他不急着争论,而是耐着性子和父亲学习真本事。父亲也毫不吝啬,将传承了百年的手艺倾囊相授。
伐竹、起篾、匀丝、编织……在姚元飞看来,学习制作竹艺品的手艺不是难事,关键在于领悟手艺之外的精神,“除了技法,更多是做人”。
长年累月的积累下,姚元飞的手艺不断精进,编织出的竹艺产品也越发精美。
姚元飞自豪介绍竹子成为竹艺品的工序。杨贤清 摄
他开始收集自己和老篾匠们制作出来的产品,挑着担子去周边的旅游景区推销、叫卖。
在景区成百上千的旅游商品店铺中,卖竹艺品的很少。姚元飞带来的“小玩意”很受欢迎,每次都能卖到上千元,他把赚到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父亲和乡亲们。
随着竹艺品的销量和名声逐渐扩大,父亲终于认可了姚元飞,并开始大力支持他。父子俩一心扩大规模,要带动村里的老篾匠重操旧业,培养新匠人。
2014年,父子俩经营的竹编小作坊顺利“升级”成为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这是湘西州第一家省级竹编合作社,也是湘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湖南省省级非遗扶贫工坊之一。
从此,比耳竹编进入了与市场接轨的新发展阶段,带动留守妇女、残疾人士、竹种植户、篾匠艺人等30余人长期就业增收。
合作社成立之初,姚元飞就花精力干好一件事——说服在外漂泊的篾匠回乡,共同“抢救”老手艺。
胡重云正在分垛,制作竹艺品需要的篾条。杨贤清 摄
胡重云就是姚元飞请回来的老篾匠。比耳竹编沉寂的那些年,胡重云远走长沙从事保安工作。合作社创办后,在姚元飞的邀请下,他回到家乡,干起了最熟悉的行当。
“现在不仅家庭顾到了,一年仅竹编我就能挣2万多块钱,今年我家柑橘也丰收了!”胡重云说。
守住文化,更要发展。
在这一议题里,姚元飞面对的世界远比父辈复杂,也更凶狠。
时代剧烈变化,父子俩呈现出不同状态。卸下家庭主要重担的姚本顺,手下的竹编世界,反而更轻松自由,而姚元飞却不能像父亲那般不受外界影响。
最孤独的时刻,他觉得传统技艺如同“锦衣夜行”般,人们只是匆匆瞥见物件表层的精美,而真正的文化内涵被丢失了。但他并不认为现代人的眼光差了,反而觉得现在年轻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头看,了解并爱上竹编艺术,成为他心头的困惑。
精美的竹艺杯具。杨贤清 摄
“在生活中让非遗被看见,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姚元飞说,对竹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品牌包装,让古老技艺符合当代审美和生活方式,尤为急迫。
姚元飞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此,他积极与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大艺术学院、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双向合作,让非遗走进校园。与此同时,合作社还成立本顺竹艺高校创新实习基地,借助高校人才的艺术创意打开竹编的新思路,开辟竹编新市场。
很快,合作社的产品由以前单一生活用品,发展成八大系列百个品种,得到市场认可,产品销往国内外;还成功注册了“比耳”“本顺”“比耳本顺”三个竹艺品牌商标,以及“本顺”竹艺品牌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了国家级外观专利11项。
合作社的竹艺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杨贤清 摄
此外,姚元飞积极带着竹编作品走出去,参加国内各类赛事,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赛事——金凤凰杯创新工艺大赛的金、银奖。
合作社还代表湖南省参加了第六届济南国际非遗博览会,最终,出自他手的竹编作品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收藏。2024年,保靖县委网信办、湘西州委网信办推荐报送的《数字化为“竹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赋能添彩》案例,入选全国28个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老匠人老了,现代社会又太快了,没有新苗苗续下这份生机,非遗不进则退。”姚元飞感到时间紧迫,为此,他积极与高校合作制作竹编技艺推广小程序,进行传统竹编技法的资料整理、收集和保护,还将出版竹编技艺的书籍,探索比耳竹编产业的发展,产业带动扶贫,带动乡村振兴的课题研究。
来源|团结报
作者|吴宜芝 李明潇 刘番 麻红龙
责任编辑|刘娜
二审编辑|吴宜芝
终审编辑|陈昊
监制|岳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