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维护国家统一、融洽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推动各民族共融、共治、共创和共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共融为社会基础
一个多民族共同体的建立与巩固,民族融合是前提。这种共融既要求各民族居住的融合、生产的融合、生活的融合,也要求各民族价值理念与风俗习惯的交流交融与尊重理解。只有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融不断加深,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具体来讲,一要继承和发扬“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居住传统格局,鼓励和促进各民族根据生产生活需要交叉居住,多接触、多互动;二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知识普及,让各族人民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三要在多民族聚居区倡导和推动各民族共同过好每一个民族的节日,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互动交往与信任发展,促成和巩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民族关系;四要鼓励和支持各民族织牢织密亲缘、学缘、业缘联系与纽带,以多民族家庭促进多民族融合、多民族课堂增进多民族友情、多民族生产促进多民族互动。
以共治为政治保障
共治是激发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和长期协作的政治基础,有助于调动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汲取各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助于各族人民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维护与发展自身的合理权益;有助于消除各族人民相互之间的误解误会,促进各族人民更好地理解尊重与团结协作。
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共治为政治保障,促进和推动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参与和努力做好民族地区事务治理。要广泛宣传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自豪感和中华归属感;要继续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和人才培养,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升各族人民参与治理的能力;要坚持和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参与民族地区治理;要完善和发展民族地区治理体制机制,改进民族地区治理机构、优化民族地区治理结构、健全民族地区治理程序。
以共创为实践基础
共创即各族人民为了共同事业或梦想,在平等、尊重、团结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共同奋斗。通过共创,各族人民形成了许多共同的实践经历、历史回忆与感性体验,逐步建立共同的认知,增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共创为实践基础,鼓励和促进各民族携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要加强政治引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和推动各民族的政治团结;要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动员,促进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努力推进伟大事业发展、伟大梦想实现;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汲取各族人民的经验与智慧;要尊重各民族历史与文化,关心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激发各民族人民参与共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建构多样化、多层次的渠道与机制,确保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有机会、有路径、有效果,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正当权益。
以共兴为目标追求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消解民族矛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共兴即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各民族繁荣兴旺、共同富裕。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持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各民族的共兴共荣奠定良好的政治社会条件;要积极宣传引导,促进各族人民交流合作、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参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民族地区与国内外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均衡协调发展;要牢固树立民族平等意识,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平等尊重与保护各民族合法正当权益,确保各族人民都能分享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完善民族发展与支持政策,在制定政策、分配资源时,统筹兼顾整体与局部,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平衡各族人民利益,也要充分考虑各民族的独特性和特殊需求,确保各族人民在发展中都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为此,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推动各民族的共融、共治、共创和共兴,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夯实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
文:袁则文 秦淑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于颖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