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港口是合肥打造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日前,大皖新闻记者前往省港航集团港口合肥公司所属巢湖港、派河港、南淝河港等港区探访,了解2024年“合肥港”的运营情况。
巢湖港区:连续三个月吞吐量创新高
巢湖港位于巢湖市东南郊,裕溪河左岸,上距巢湖闸4公里,下距裕溪河入江口60公里。码头所在裕溪河为二级航道,航运条件较好,常年通行3000吨级以上的船舶。
巢湖港码头一片繁忙景象
近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巢湖港探访,看到港口码头一派繁忙景象。据介绍,今年以来,巢湖港货物吞吐量呈现明显的增长势头。“巢湖港是合裕线航道中部重要节点,随着引江济淮航道的开通和裕溪一线船闸的投入运行,巢湖港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水运优势进一步凸显。”安徽港口集团合肥有限公司巢湖分公司总经理付振松表示。
据了解,巢湖港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港运营,建成5个1000吨级泊位,年设计件散货吞吐能力290万吨。巢湖港二期共计投资1.4亿元,建成2个3000吨级泊位,2023年6月正式运营。“2024年以来,巢湖港5月、6月、7月吞吐量连续创2019年以来新高。”付振松介绍说,截至11月28日,巢湖港完成件散杂货吞吐量191.68万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57.6%,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我们借助合肥-洋山直达航线,带动了巢湖港集装箱航线的快速发展,有力提升了巢湖港竞争力,截至12月13日,巢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6万标箱,同比增长79%。”付振松介绍说,下一步,巢湖港加快“港口+园区”战略,发展临港产业,将对促进巢湖流域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派河港区:内河330辆定制滚装船型将投用
派河港位于合肥市经开区派河河段的左岸、莲花路桥上游,下距巢湖12公里,全域纳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是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派河港滚装泊位
派河港的航道正处于引江济淮工程中心段,北衔淮河水系可达皖北、豫东地区,南临巢湖闸口,通过合裕线航道能通江达海。而合肥派河港也是江淮运河上第一座集装箱码头,随着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推进,合肥派河港承东启西、连接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日渐显现。
记者日前现场看到,派河港口各种集装箱堆放在一起,涉及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制造、白色家电等产品。据介绍,派河港已完成堆场安全提升,获批合肥市唯一九类危险货物(锂电池相关)作业附证,拥有合肥市唯一滚装泊位,具备新能源汽车装箱、滚装作业能力,锂电等储能设备水运发运能力。
“自2023年2月开港运营以来,累计完成集装吞吐量约18万TEU,同比数据保持稳定增长。”安徽省派河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殷勇介绍。值得一提的,“目前,合肥派河港滚装泊位打造的内河330辆定制滚装船已经在芜湖下水,在完成设备调试和航行试验等准备工作后,将于2025年春节前投入运营。”殷勇告诉记者,到时,皖造新能源汽车将从“家门口”登船直接由水路前往“出海口”。
南淝河港区:打造全省最大钢材(建材)交易中心
南淝河港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南淝河右岸迎河作业区,水深常年保持在4.5米左右,有着优越的通航条件。
南淝河港区生产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近日,记者来到南淝河港区,只见偌大的港口生产工作紧张有序进行,货轮停泊在码头装卸集装箱,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南淝河港区集装箱业务快速发展,2011年开港首年突破5万标箱,2023年已突破36万标箱。目前,南淝河港区已成为长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内河智能化集装箱港口、对外开放二类水运口岸,省、市两级服务业集聚区。
南淝河港区无人驾驶运输车
“今年1至11月,南淝河集装箱进出口35.73万标箱,同比增长6.22%,件杂货装卸作业总计96.02万吨,同比增长45.57%。”安徽港口集团合肥有限公司南淝河分公司副总经理戴辉成介绍,运输的货种主要是汽车、光伏产品、家电以及粮食等,目前开通有合肥—芜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两条中转航线,还开通了合肥至上海洋山、合肥至太仓、合肥至上海外高桥等直达航线,更好地服务合肥市外向型企业。
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记者了解到,南淝河港区自2022年起对堆场进行自动化改造,目前改造已经接近尾声,预计2025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堆场、场桥设备能实现无人化操作,大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戴辉成介绍,堆场的场桥设备实现无人驾驶,并有无人集卡运输车进行集装箱运输,实现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的无人运行,成为国内内河第一家无人驾驶的智慧港口。
据了解,下一步,南淝河港区将逐步转移集装箱业务到派河港区,进而通过引进钢材和建材的贸易商、代理商及加工企业完成南淝河港区转型,将南淝河港区打造成为安徽地区集件杂货装卸、仓储、加工、配送、交易、交割及保险金融于一体的最大钢材(建材)交易中心。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文 蔡安安 胡伟民/图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