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所盼,政之所为。打造全新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危桥变“幸福桥”、农户承包荒田致富,电白区小良镇陂头村始终围绕“百千万工程”目标,聚焦民生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竭力增进村民福祉。
陂头村村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
陂头村原党群服务中心
因年代久远破损严重
面积标准、功能设置、配套设施
都无法满足党员群众的新需求
极大影响了干群的办事效率和信心
陂头村新的党群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陂头村党建阵地建设、提升村管理水平,完善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办公环境,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仅用时6个月完成改造升级,在今年1月,陂头村新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焕新颜”的陂头村党群服务中心,占地350平方米,楼高3层半,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新址更加方便群众办事,功能分区完善且清晰,按照党群服务中心“五室一厅”规范化标准建设,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务、群团、文化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涵养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的阵地作用。在这里,是干群交心的“小窗口”,是村民学习、交流、娱乐的“大舞台”。据统计,今年以来,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开展53场文明实践活动,覆盖实践科学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类型,已服务群众850人次。
陂头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落成,将助力建强陂头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改善便民服务条件,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能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村集体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群众幸福新生活增色添彩。下一步,陂头村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党建促乡村振兴,进一步优化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推动各项服务和治理提档升级。
“现在这桥又宽敞又坚固,小孩上下学安全,我也放心多了。”陂头村村民对村中改造后的“危桥”赞不绝口。
村民口中的“危桥”建于1969年,是陂头村下的17条自然村通向外界的主干道,承载着7000多名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且是陂头小学400多名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由于年久失修,桥面坑坑洼洼,桥梁也已变形,有的部分甚至已经断裂,雨天泥水多,晴天灰尘大,大车通不过,过桥有危险,是陂头危桥的真实写照。同时,在桥两端的水泥路仅容纳一车通行,会车困难,给村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严重制约陂头乡村振兴。新修一座桥成了整个陂头村民20余年的共同期盼。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好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的民生工程,陂头村支部书记陈亚崇带领村委干部多次到陂头危桥实地现场勘察,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做了大量群众工作。最终在多方高度重视及积极配合下,陂头“危桥改建”工程顺利提上日程。如今,危桥已由原来的3米宽,4米长改建成了现在的两车道宽8米,长16米的混凝土结构桥梁。为了推进陂头长久发展,后续又顺利完成了新桥两边的路面拓宽及硬底化工程,后因新桥和道路两侧离地面过高,有安全隐患,今年11月初在危桥改建后又加设安装了约200米的护栏,“危桥”彻底转“危”为“安”。不仅如此,道路两侧也栽种上了具有观赏性的黄花风铃木,美化环境,提升乡村风貌。
如今,一辆辆农用车满载货物平稳地驶过桥面运往销售区;载着孩子上下学的摩托车沿着桥面欢快而去,“危桥”成为“安心桥”,正带着村民通向“幸福路”。
“危桥”改造后宽敞平坦,方便村民出行。
走进陂头三坵田村,举目望去,一大片蔬果农田生机勃勃,刚挂绿果的朝天椒昂首挺立,直冲云霄;“冰淇淋”口感的番薯堆满田地;青翠欲滴的苦瓜挂满藤蔓等待着工人的采摘。曾经的撂荒地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带动农户发家致富的蔬果基地。
曾经的撂荒地如今生机勃勃。
据了解,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撂荒地复耕政策,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陂头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入格入网,摸排登记撂荒耕地情况,厘清撂荒面积、耕种现状,分类施策、综合治理。同时,积极与乡贤沟通,引进种植大户,为其提供土地承包服务,实现土地流转整合,撂荒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
“我已经在陂头村承包土地四五年了,前面几年的收入都不错。”承包了百亩撂荒地的邵老板正在打包着当天新鲜采摘下来的苦瓜。他表示,这批苦瓜亩产可达4000斤,收购价在2元左右,期待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从番茄、番薯到苦瓜、辣椒,因时因地种植优质蔬菜,撂荒地已变成了他的“致富田”。
承包撂荒地的种植户正在分装打包苦瓜。
如今,陂头村已完成复耕复种撂荒耕地200余亩,带动村内就业人员60余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加,有效带动乡民致富、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