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土】花滩林场

图片


乡土文化是地方族群繁衍发展的

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

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短平快阅读

已经成为趋势


为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

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

阳江日报利用新媒体

开设“吾乡吾土”栏目

旨在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

为阳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

回忆花滩林场的故事

图片


花滩林场

文/图 谢淇展


汽车穿梭在蜿蜒起伏的林区公路,快到场部时,那郁郁葱葱的山岭之间,白色的办公大楼露出半截身影。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中学课文《荔枝蜜》里的一句话:“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就是养蜂场。”花滩林场的建筑,颇具年代感,似乎在诉说特别的故事,比如拖荒工区的站房,女儿墙正中央那颗红星,应该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的见证了。
图片

花滩林场场部

图片

曾经的招待所

这里1956年建场,周边的乡民携家带口,扎根这里,以全垦式的造林方法种下了第一株杉苗,自此便有了花滩人的故事。虽说今天的林场人数不多,干部职工、林业工人,外加零星游客,平日里总人流量估计也就百来人次,但鼎盛时期的人口超过千人,一天杀三头猪都不够卖的,学校、诊所、发廊、市场等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小圩镇。

图片

花滩的小气候特别适合杉木生长。在水泥、钢筋等工业化材料未普及前,杉木是特别有市场需求的用材树种。建场之初种下的杉木,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式成材,成就了一段花滩传奇。那时,经济往来可以以物易物,海边的人曾拉过来好几大车的海产换取木材。年轻一代听到这故事,总觉得不可思议,几大车的海产,怎么吃得完,不怕坏了啊。林场的老职工哈哈大笑,解释道:“那时花滩人口众多,几大车的海产,作为薪酬发给各个职工家庭,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实在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到春城圩去换取布料、米面、花生油等生活必需品。”更让花滩人觉得“威水”的是,当年省人民大会堂起建时,指定花滩提供杉木,省人民政府特作批示,要求沿途各地必须保障运送花滩木材的车辆畅通无阻。

图片

山里人生于斯长于斯,与整个大山生态圈融为一体。他们有着浓烈的土地情结,做好营林工作之余,开荒种地,饲禽养蜂,一辈子以生产为务。老一辈花滩人,经常与各种动物碰面,穿山甲、金钱龟、果子狸、黄猄等,一度司空见惯。别称“大虫”的华南虎,曾在此占山为王。曾有一位护林员,当年就差点命丧虎口,若不是带着刀,加上那老虎本身也中了山猪夹,恐怕就不仅仅是脸上留一块疤痕破相这么简单的事了。而如今能让人感到新奇的野生动物也就山猪了。

图片

西山河改造前,花滩的场部在一浅滩处,滩上长满了石榴花,“花滩”由此得名。改造后的西山河不再湍急肆虐,成了静静流淌的水库,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默默地哺育着两三百万的两阳人民。现如今,林场的事业受到重视,各种扶持投入让护林工作有了质的提升。护林员不再是徒步巡山,而是驾着摩托车,载着扩音器,用独具特色的阳春白话重复播放着护林防火宣传语:“各位市民,各位群众,当前我市又已进入森林火灾易发期……”无人机、智慧监控等科技手段的赋能,让护林工作事半功倍。

图片
花滩林场入口石刻

大山从来都不是封闭的,1993年之后,这里以“广东花滩森林公园”之名对外开放,迎接各方游客。5.5万亩的天然氧吧,让“城市在园林中”的设想成为现实。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曾在此采风,在招待所里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公园南入口处红色的石刻“花滩森林公园”就是大师当年留下的墨宝。而西山河的水,上接永宁,流经春城、双捷和埠场,划过广袤的田野,利泽万物,最终奔向浩瀚的南海。

图片


“吾乡吾土”专栏征稿启事


本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吾乡吾土”专栏,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现诚邀社会各界乡土文化专家、学者和网络作者赐稿。
       稿件要立足阳江乡土文化,内容可涵盖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诗词楹联、历史文化、名人掌故等方面,以散文、随笔为主,一般不超过1200字,并适当配以图片、短视频。
       稿件内容要求原创,主题健康,积极向上,不得抄袭、套改,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请以电子版本形式发送至邮箱yjrbwxwt@126.com,并注明“吾乡吾土稿件”。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请作者在文末附上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开户银行支行名称及账号等信息。




文审 | 董洪国

编辑 | 陈子玲

校对 | 颜振勇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