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优质产能一直在扩容,
低端产能被优质产能逐渐置换,
为红缨子高粱产业发展提供了“沃土”。
出品丨云酒头条
12月20日,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2024年年会在仁怀温泉大酒店举行。
2012年,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下称“协会”)成立。在红缨子高粱创始人、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名誉会长、总顾问涂佑能的带领下,协会会员不断扩容,红缨子高粱朋友圈不断扩大。
红缨子高粱种植也从最初的几万亩,发展到如今的500多万亩,从仁怀一隅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成为全国酒用高粱种植面积最广的高粱品种,成为大酱香这个千亿产业不可缺少的基石。
酱酒作为上一轮酒业最热、跑的最快的白酒品类,自然也成为了本轮调整最剧烈的品类,市场调节也从市场端不断向生产端传递。
红缨子高粱作为酱酒的“标配”,自然也不例外。在经济环境、行业氛围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红缨子高粱向何处去?也成为行业关切、从业者游疑的问题。
▎涂佑能
会上,涂佑能的一席话,打消了大家的疑虑,通过对酱酒上下游产业的分析,为种植企业鼓足了干劲。
“越是在这个时候,大家越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因为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涂佑能表示,虽然酱酒在调整,但依然保持增长的态势,消费人群也在不断扩大。虽然仁怀酒厂投产企业在减少,但大家不要只盯着仁怀,要看到整个酱酒产业格局的变化。虽然全国高粱价格连续两年下调,但红缨子高粱收购价依然是最高的。
实际上,酱酒优质产能一直在扩容,低端产能被优质产能逐渐置换,这恰恰有利于红缨子高粱产业的发展。
就今年下沙情况来看,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珍酒、金沙、安酒等头部企业累计下沙约40万吨(茅台股份合计投产超11万吨,新增约8000吨;郎酒投产7.2万吨,扩产2000吨;习酒投产7万吨;珍酒投产4.4万吨,扩产3000吨);习水、古蔺、赤水、金沙、桐梓五个产区现有产量40万吨左右。
数据显示,2023年,仁怀规划新增优质产能10万千升,建成投产4万千升,新增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2家、亿元级企业7家,产能5000吨以上白酒生产企业达12家。事实上,经过调整后,企业实力变强了,更有能力用红缨子高粱酿酒。
从规划来看,红缨子高粱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头部酒企来看,规划产能达70万吨(茅台规划16万吨,郎酒规划10万吨,习酒规划10万吨,珍酒规划10万吨,茅台保健、国台、金沙、安酒四家企业规划都是5万吨左右)。
从产区来看,规划产能预计也在100万吨以上在(仁怀规划50万吨,习水和古蔺都是30万吨,赤水和金沙10万吨,桐梓、汇川、余庆等地都有规划)。
“等这一轮调整结束,红缨子高粱市场一定会迎来井喷。红缨子高粱从业者要看清未来酱酒的发展后劲和动力。”
基于酱酒的增长空间,涂佑能表示,酱酒从仁怀逐渐向外延伸,新的发展趋势,也要求种植企业不要只盯着仁怀,要主动出击,开拓新市场,要把视野放在整个赤水河流域、整个贵州,甚至全国。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于12月13日召开的茅台红缨子公司首届市场工作会上,涂佑能介绍称,近年来,茅台红缨子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超1400万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现已经将红缨子高粱种子纯度由98%提升到现在99.9%,种子平均发芽率全面提升至85%,超过国家标准10个点。
同时,通过开展航天育种和新品种选育,育成了早熟抗病宜机酒用高粱新品种“红缨子519”“红缨子619”等11个品种,红缨子高粱品种已经储备到了第七代。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红缨子先后通过省级种子示范认证、国家种子示范认证;4月,“红缨子”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主导品种;10月,红缨子在全国种交会上入选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典型开发案例,“红缨子”品牌价值达5046.57万元……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活动
【云酒头条】原创,欢迎联系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