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是2024年的最后一期编辑部安利了。
编辑部这一期照例掏心掏肺,一不小心又写了快6000字的超长种草,从可以网购的小众蜂蜜,到新挖到的茶馆酒馆小餐厅,还有内容扎实的探店UP主,全都安排!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探索神奇蜂蜜
推荐人:夏桁
购买渠道:xhs🔍路漫蜂蜜工作室,官方店铺
过去对蜂蜜的印象无非是紫云英蜜、洋槐蜜、龙眼蜜、椴树蜜、(保健用的)麦卢卡蜂蜜,固然每一种蜂蜜的香气会有略微差异,但大体来说还是提供甜味的调味品。不过今年3月,在endo gallery的云南风土快闪听了关于蜂蜜讲座+品鉴活动后,我发现一些小众蜂蜜的风味,好鲜明啊,个性又有趣!随后,我也入手了路漫蜂蜜这份品鉴套装,共有7罐不同风味指向的云南野蜂蜜:有在悬崖峭壁上筑巢的大黑蜂采的蜜,也有在树洞、土壤里的小无刺蜂酿的酸蜂蜜。你看👇🏻质地就与刻板印象中粘稠的蜂蜜就不一样,流动性很强,同时,酸味很突出,吃起来是百香果、菠萝等热带水果的味道,酸酸甜甜的果味,这竟然也是蜂蜜!这盒有两瓶酸蜂蜜,因为是两个批次采集到的酸蜜,因为风味有差异,所以将其保留下来,嘛,也是一种微批次。这瓶树挂蜜也很特别,初看都会有点怀疑:真的有木姜子、茉莉、甜瓜味吗?天然蜂蜜自然无法1:1还原,但吃起来确实是有这个意思:木姜子微微凉的气息,白肉甜瓜的清甜。蜜感清透,气质更秀雅,与热烈酸蜂蜜完全是两种风格。这是由一种叫大排蜂的野生大型蜂种所采的蜜,通常得徒手爬上40-50米高的大树才能采集到,非常危险。当然,我买这套蜂蜜套装的动机没有那么纯粹,这些丰富有趣的小众蜂蜜味型,当然灵活地用在吃点心、吃饭上。夏天无花果季,我把三罐不同的蜂蜜(酸蜂蜜、悬崖蜜、土蜂蜜)兑一起,熬了蜂蜜无花果肉桂朗姆酱!可能是因为我大部分的糖都是由蜂蜜提供的(蜂蜜:冰糖 3:1),所以最终熬出的果酱格外清甜,有股清润花蜜香,珍惜地吃完了🙏🏻。11月底的草莓风味还不够足,我把草莓对切,用酸蜂蜜、红心芭乐一起渍了下,果香与风味被加强了,照旧吃得很开心。最近还试着把树挂蜜抹在咱市集的象山红美人上(要用新荣记切法避开筋膜),下面配了Ricotta cheese和柑橘木姜子布里欧修,顶上撒一点点山椒粉。只是把风味相关的不同口感的元素串起来堆上去,本凡人的周末小游戏🙏🏻以及蜂蜜没有保质期❤️其实7小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总能慢慢用完的~不过,这类云南野蜂蜜的价格还是蛮贵的🙏🏻,路漫家也谈不上不实惠,但野蜂蜜作为农产品,在网上盲买可能会遇到混乱的供应渠道;如果有朋友心动某个野蜂蜜品类,在购买前还是请谨慎考量卖家的背景。购买渠道:TheApplePicker门店(小程序还没上)圣诞节快到了,来推荐一枚最近吃到很喜欢的姜饼。据说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姜是一种昂贵的香料,因此只有圣诞节、复活节这种重要节庆才舍得使用,把姜放进甜点可以驱寒,于是姜饼就成了圣诞感满满的食物。姜饼的做法其实并不固定,每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一家我喜欢的点,就是香料味特别浓郁丰富。首先姜下得很足,开袋就有非常明显的姜香,入口也有辛辣感,但不烈,反而像在口中烧了壁炉一样,源源不断传出暖意。老板说用的是云南的小黄姜,风干制成姜粉投入饼干,怪不得香气这枚浓,而且辛而不燥~此外,肉桂的温暖感、豆蔻的芬芳、红糖的清甜、还有柠檬皮的清新,混合交织在一起,非常非常有冬日香料铺的氛围感,真的好香!除了面粉和黄油,还加了燕麦片和米粉,硬脆中由带着糯糯的酥感。时不时咀嚼到一点橙皮丁,柑橘的香气随之飘散,一口就难忘。
店名是The Apple Picker,开在衡山路,店内的陈设非常精美。她家还有不少小点心,比如冬季限定的巧克力水滴、烟熏香草混合芝士脆饼等等,都很好吃。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口味和包装真的都蛮精致的~豉油鸡有两派做法,一派是酒楼常用的卤水法(用酱油、老抽、糖色调制卤水上色),今天想给大家安利另一派更家常的做法。原理类似于红烧,比调制卤水简单。只需要把鸡煎过之后再放酱油焖煮。整个过程有两个关键细节,做好之后比烧腊档还好吃。鸡油哪里找呢?鸡屁股位置的鸡尾油,千万别扔了!把它剔出来中小火煎出鸡油,再煎鸡身。原理很简单,脂肪是香气和风味的来源。尤其在上海这边能买到的大部分鸡,日龄都偏小,虽肉质细嫩,但鸡味不够浓郁,煎鸡油这步能放大鸡本身的香味。第二,鸡皮表面煎上色,转大火再加入酱油,沸腾半分钟后再补水。这一步是为了让酱油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略微焦香的锅气,酱油的香气层次更丰富!不需要把汁收干,最后得到一碗鸡味酱油,浓缩了鸡皮的胶原蛋白,混合了肉香、脂香,冷却后呈现浓稠膏状,拌面真的太绝了!比卤水法剩的卤汁浓郁多了!
具体操作如下:
用煎好的鸡油将鸡两面煎上色,下葱、姜、蒜,煸出香味。
转大火,倒入一碗半酱油+1/4碗老抽,沸腾30秒后加入两碗水,随后加入八角和香叶,以及10g左右冰糖调味。
水开后转小火,鸡皮面朝下煮10分钟,翻面再煮10分钟,最后将鸡皮面朝上,转大火不断将汁浇淋到鸡皮上,持续5分钟出锅。
熟案板斩件摆盘,剩下的鸡汁装碗保存。
美食作家王刚老师,全网粉丝上千万的大V,这谁还需要我安利呢?但今天想给大家种草的,是他的新账号(相对新),一个专门探店的账号,叫 餐饮研究员王刚。目前这个账号在小红书上粉丝只有2.8万,B站粉丝稍微多点,但远远比不上他主号的影响力。就像他的做饭视频一样,王刚老师的探店视频依旧保持了他想教会你点什么的初心。他的探店更多是从厨师视角、餐饮老板视角出发,不仅是风味描述,还会带来满满的信息增量,全是干货。一份仔姜鱼蛋卖108元,是贵还是值?需要多少条鲫鱼的鱼蛋才能做一盘?这道菜贵的原因是什么?从人工到食材,他会细致地分析得清清楚楚。(2倍速看,几分钟就能学到一大堆知识!)再比如,北京眉州东坡川菜店的水煮牛肉,为什么肉是叠起来的?他结合水煮牛肉能10分钟就上菜的事实,加上自己的厨师经验,给出了答案:肉是提前一天腌好冷藏的,下锅时抖不开。这样的分析是不是特别有意思?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一道菜的瑕疵,但同时也告诉你,这个价位段它为什么仍然算不错的出品。虽然现在厨师探店的up主很多,但是刚哥是真拿大家当自己人,每一条视频都非常真诚。如果你是川菜爱好者,真的可以好好关注一下这个账号。心中沪上最强肉桂卷
这两天🐧正在做肉桂卷大测评,小夏把沪上所有精品面包店的肉桂卷都买了回来,我也跟着对比着一整圈完,不得不感慨:今年吃到最好的肉桂卷,是在这家餐厅里啊!CUN在之前的编辑部推荐里有为大家推荐过,这大半年我在国内唯一去吃了三次的西餐Fine Dining就是它,每一季换菜单都会去尝尝。重庆籍的西班牙/法餐主厨,很擅长运用辛香料、炭烤和植物萃取香气来丰富菜品,是我个人很偏爱的风格。这块作为主甜品的肉桂卷,上桌是热腾腾的状态,刷了蜂蜜糖浆的外壳亮晶晶闪着动人的光泽。内馅夹着胡椒肉桂杏子干,入口外壳焦脆面包体绵润,回味带着明显的花椒香味,非常富有冲击力!配着低温萃取白玉兰之后的液体腌渍柿子,上桌平添一丝温柔曼妙的花香。厚重的、馥郁的、明亮的属性,如同寒冬里想要握住温热的手。虽说拿Fine Dining里的甜品来和面包店对比,香气层次复杂度实属降维打击,但本质还是肉桂卷嘛。真诚期待面包店们都能参照这个完美模版,创作出更多好吃的冬日治愈系甜食😋。新发现的成都好去处
推荐人:zhiwei
上周去成都出差(干饭)啦,每一次来都能发现这里有太多宝藏。这次的一大发现,是茶馆。成都可能是拥有茶馆数量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对比北京上海动辄百元的起步价,在这里喝茶的性价比极高。玉林地区的茶馆密度尤其高。这次去了老朋友Blu 推荐的成蹊茶肆,仅需58块钱就可以在板前喝上一下午的茶。喝什么茶取决于老板泡什么茶(对,就是omakase),喝茶的过程中也会根据你对茶的了解和喜好,来调整后续茶叶的选择,即使是一个喝茶新手也会有很好的体验。不仅如此,老板还贴心的门口贴了一个茶馆清单,供门店没开的时候的选择,其中包括清和无事,试喝小报,隐山修行,好好喝茶以及 4+ 喝茶。(sorry照片高糊)。产品范围非常宽,从9.9一大杯的水果啤酒到300一杯的高级货都有。其次是选品里,尖货硬货非常多,而且都是酒头生啤。最知名的就是药厂,选品很硬,装修风格非常“高级”,打破了很多对于精酿酒吧的那种粗犷和吵闹的印象。本地啤酒客还很爱去另一家柱子,选品同样很硬,服务很热情(比如酒头上200一杯的酒也给我试了,这个在上海简直无法想象)。比如以澳洲厂牌见长的 BIGFISH,以及有许多瓶装酸啤的社区小店 Pow! Project.而这其中,蹄花汤的治愈指数是最高的。这次去了胖娃蹄花,12点了都还全部坐满。这碗药膳蹄花的好吃程度,我应该怎么形容呢?应该被单独著书立传。曾经上海的bistro始祖 OHA,时隔4年再来吃,地点还是一样,吃起来却仿佛一家新餐厅。不再与如今泛滥的(其实是大多无聊的预制菜组合)云贵酒馆内卷,OHA把视野放在了更辽阔的东南亚。将旅行过程中的思路为灵感,每一期菜单像是一次更加沉浸式的旅行故事体验,呈现在这家小小的吧台里。
新一期的菜单是叫古晋,来自马来西亚的寻味之旅,深入到民族混杂的热带地区中,食材与搭配都十足异域。
比如因为在亚庇城吃土著菜看到炸的硕莪虫(一种肥美爆浆带点木头味的……虫子),便将竹虫与硕莪虫蚕蛹打成了奶油(问了店家,这么组合是因为这虫太贵了),包进黑米花与洋姜脆片里,端上来真的有种在木屑里食虫般的美感与食感(黑糖米花的触感的确近似柔软的木质,与虫虫慕斯搭配起来,是有些怪异但似乎就应如此的风味)。
马来西亚也是肉骨茶的发源地,本地伊斯兰社区因为禁食猪肉,衍生出无猪肉的鸡肉肉骨茶版本,于是OHA做了自己的版本的鲍鱼香菇骨茶(虽然稍咸)。
配的鲍鱼春卷是意外惊喜,鲍鱼搭了贵州风肉、排骨、蘑菇,很鲜美,酥脆卷皮对应鲍鱼的弹牙咀嚼感,吃起来热热闹闹。
烤鹿心配上松子鹅肝酱,松子鹅肝酱温厚丝滑,配上略有血味、烟火味的烤鹿心,是有种炉火边汉尼拔做菜的既视感。
榴莲与塞满粘粘小米的鸽子肉,初看怪异,吃起来却简单而美味。
鸽子的禽类风味与榴莲的甜美,其实还是在烹飞禽传统框架之中的(想想中式乳鸽、烧鹅都是偏甜的风味来搭配肉香),榴莲肉本身焦糖香,搭配乳鸽油淋后再烤的复合美拉德肉香,甜美浓郁。
必须承认,马来的食材与搭配,与上海食客之间相当遥远想想看你要吃虫子、洋姜花这些怪食材,单价要近百元,也不便宜,以及用创新融合菜来传递一种异国风味,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我也理解许多人反对吃饭这件事变成一件为理念买单的行为)。
这套菜单,我还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好吃」来概括,但它确实很有趣,怪得很有趣。
我也看到OHA做了很多引导客人进入这个古晋世界的努力:菜单写满了他们菜的灵感来源(相比2017年的菜单,能看到他们被市场 逼着做了很多改变),进店的小电视放着自己采风的视频,门口的小桌子上摆了热带雨林带回来的传统调味味精叶、手工编织的器皿。
这样吃下来的OHA(最后加一碗怪噜炒饭,大约人均300+元能吃饱,喝点酒大概要400元,我是一个胃口较大的女性),在上海的小酒馆里不算太贵,但如果你也厌倦了小酒馆把地方菜修修改改就要人均300+的饮食局面,OHA也许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新体验。
推荐人:徐大半
年底了,本酒鬼想分享一下今年最想分享的一家威士忌。其实倒也不是今年喝到最好喝的,但是最想拿出来分享让更多人知道的(这里面是有一点小小区别的)但每次逛酒展,这么多家国产威士忌里,我个人印象最深刻是高朗。(还有观照,但观照不知道猴年马月才发售🤷♀️我要猴年马月才能买到🤷♀️,高朗先发售了我就先喝高朗吧😊)拿我最欣赏的“梦想版”来说:(酒展上薅来的分享瓶,喝完就去买了大瓶)入口平顺貌似克制,但中后段几乎能用“绽放”来形容:梨花、野姜花、深邃的木质调......尤其是一点柑橘皮山椒的辛香令人记忆深刻。好像是波本桶+霞多丽桶混的,但意外没有很甜,很优雅有质感他家酒都给我一种水果香气被包裹进温暖香辛料的感觉(个人感觉不准确,仅供参考),酒体不是包容柔和而是有扩张感(不是灼烧辛辣感,而是风味很足绽开瞬间对口腔内壁冲击感),会让人想到热辣的湘菜,是有“湖南特色”的威士忌。每次去酒展都在它的摊位喝到找不到北,北在哪呢,我只看到湖南不是为了便宜,不是为了喝到一个香香甜甜四平八稳不出错的东西(如果我想喝这种,那苏威美威有很多便宜选项);而是整个风味走向、酒体在口腔里的变化节奏,都是能喝到鲜明个性和想法在里面的。一直觉得威士忌的“风土”没有葡萄酒那么容易感知出来。但高朗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一些中国威士忌的风土。分享给你们。你们最近有吃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看到什么好玩的内容吗?
也欢迎评论区反向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