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明上河图密码》,一种新的历史剧样式成了

2024年12月22日刊 | 总第3823期

又一部优酷热度值破万的剧诞生,它就是年末重磅之作——《清明上河图密码》。

图片

这部剧根据作家冶文彪同名小说改编,主角是宋朝东京城雀儿巷一角生活的赵不尤(张颂文 饰)、温悦(白百何 饰)等性格迥异的一家五口。这家人意外卷入轰动四方的梅船大案中,就此开启了一场破解各类悬案的奇妙之旅。

目前《清明上河图密码》正在CCTV-8、优酷、咪咕视频热播,并即将登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TVB播出。自开播以来,关于剧中宋朝服饰、美食、娱乐生活的讨论热度始终居高不下,而观众们对如何理解剧名里的“密码”二字也各抒己见。

从项目启动到跟观众见面,时间过去了五年多。这五年间,一座东京城梦幻般从历史深处重现荧屏,走向观众。剧集的一众主创跟我们讲述了这段难忘的历程,关于剧名的疑问,也在交流中逐渐清晰……

打造有生活感的古装悬疑剧

2019年8月10日,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接到了一个电话,内容是关于《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剧集改编。两年前他曾计划将小说改编为电影,阴差阳错没能实现,如今这部小说又以剧集改编的形式和他重逢,他将成为这部剧的总监制。

图片

《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改编难度之大,看过原著的人心里都有数。小说篇幅浩繁,有6部之多,字数达到200多万字。作者冶文彪依托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写法上包罗万象,故事分散,对宋代衣食住行和市井生活的描写不厌其烦,力图还原宋朝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小说读来精彩,可拿来改编,实在令人头大。

如何既能吸收原著优点,又能形成完整的故事线,成了剧本阶段最令人头疼的事。剧本反复打磨,不算小修小补,光整体推翻重来的情况就有两回。

对于这部剧的气质,主创团队内部有过多次讨论。

无论原著还是那宋朝名画,生活气息都很浓郁,跟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几经论证,大家决心做一部有生活感的古装悬疑剧。

图片

在以往的古装剧里,观众见多了帝王将相的朝堂争斗,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其实所知不多。

张择端当年泼墨挥毫,以散点透视的手法对北宋市井生活做全景式呈现,画的正是普通百姓,这种对百姓生活的看重造就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如今剧集改编同样强调对生活感的呈现,让今天的观众能够看到古代百姓如何生活。

作为东京城里的普通贴书小吏,赵不尤对妻子疼爱,对工作认真,一家人会为能到解库(相当于今天的银行)借钱买房而攒首付……这些细节,其实和今天普通人的生活无异。

图片

赵不尤、温悦一家居住在赵家小院,除了夫妻两人之外,还有老爹赵离(侯岩松 饰)、弟弟赵墨儿(张耀 饰)以及妹妹赵瓣儿(夏梦 饰),他们之间的温情互动,不仅推动了故事进展,更为剧中贡献了温馨的生活化片段。

除了古装属性,这部剧还有另一属性:悬疑。生活感同样渗透进了剧中的几个案子里。

“帽妖案”里的章七娘,其经营的业务是炒地皮和借贷。当年她为了低价拿地获利,不惜编出帽妖的传闻打压杨楼街地价,令许多仓促卖地的人损失惨重。这样的桥段除了令人感慨章七娘的残忍冷血之外,也让观众见识了“宋朝女企业家”的商业手腕。

图片

在“科考案”中,权贵世家在科举考试中找人替考,凭借权势和财富堵塞了寒门子弟上进的道路,令观众理解剧中角色铤而走险的缘由,也揭示出古代科举制度的腐败一面。

在众多案件中穿梭的赵不尤,堪称剧中生活感最突出的角色。他多年来始终在贴书小吏的岗位徘徊,勤勤恳恳可就是晋升无门,最后甚至被迫替领导背锅而被辞退,这样的遭遇,怎能不激起广大打工人的共鸣?

这些细节的设置,比起朝堂权谋,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这些铺陈,令观众感到,原来“卸妆”之后的古人,在生活中也要面对各种困难,也有各自想要守护的事物,这让现代观众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有文化的剧集背后都是硬功夫

“东京城,真繁华。”

赵不尤站在虹桥上的这句感叹并非虚言。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从美学角度来看,承唐而来的宋朝是中国汉文化美学艺术的巅峰,此后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切不复旧观。

图片

当年的东京城,其繁华程度是空前的,由于没有宵禁,市民夜生活异常发达。拍这部剧,绕不开这样的繁华场面。虽然依靠电脑特效可以尽量实现,但导演杨帆为求质感真实,依然决定带领团队对剧中的主要场景进行还原。阿里和昆山当地合作,为一部剧,造一座城。

剧组在周庄耗时247天专门搭建了146亩的外景地,搭景8万平方米,相当于190个篮球场的面积。对于虹桥这样的重点场景更不能含糊,剧组等比例复刻了东京城的虹桥,包括河道、两岸地貌,甚至连河道走向都跟画里一致。

图片

“我们的美术组都要住在博物馆了”,杨帆的这句话听起来夸张,但了解《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拍摄过程之后,只能说这句话更接近写实。

为了在剧中精准还原宋朝风貌,美术组多次前往河南省博物馆,对那里“跟家里一样熟悉”。在进行过细致的考据工作之后,剧组根据《清明上河图》复原了树木136棵,花草灌木3500余株,5000余件道具。

对细节的追求,为的是能让人物和故事在环境中生根,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赵不尤的房子。

赵不尤心心念念的就是买一栋自己的宅子,这样的执念往往让观众会心一笑,但是观众可能不会留意,剧中出现的民居都是剧组精心做旧的。为避免搭景呈现的那种“新”,剧组复原时还专门收集老房子的木料和瓦片,以求质感的真实。

为了能让演员在赵家小院表演时更有生活感,美术组还专门入住数日,为的是将手巾手帕、牙刷牙粉这些生活物件放在合适的位置,让民居更有“人气”。

图片

《清明上河图密码》把视角从帝王将相身上挪开,观众也由此可以看到,原来宋朝的衣食住行如此丰富多彩。

宋朝不同阶层服饰差异很大。温悦的衣服上运用了手工印花的工艺,好看的同时也符合这个角色勤俭持家的特质。而像船工这类体力劳动角色,穿着的都是未经染色的本白布料。

章七娘的造型就比较奢华,那顶造型独特的银鎏金錾花团冠,就参考了白沙宋墓壁画。据监制汪启楠透露,剧组全程参考3000余古墓古画,制作了900多件衣服。

宋朝饮食文化发达,剧中就出现了环饼、鱼脍、独下馒头……共计还原宋朝美食102道。由此,观众感受宋朝食物的雅致。

作为剧中重要娱乐场所的“瓦子”,剧组经过考证后进行复原,从历史记载和非遗中精心挑选了一批表演节目,有观众熟悉的像皮影戏、“药发傀儡”,也有“血社火”“撞肚皮”这类不太了解的非遗传承。

图片

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在每集结尾还贴心设置了小百科,对剧中的内容进行科普。如此种种,令宋朝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透过屏幕传递给观众,那些知识点背后,都是主创们下的硬功夫。

剧中出现的衣食住行各类道具,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今天的观众可以无障碍的去欣赏它们,这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意味着从宋代至今中国历史的延续。借助这传承不断的文化血脉,让今天的观众透过屏幕,思接千载,和古人建立起连接。

硬核的技术,走心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密码》给观众的感觉很独特,这种独特除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外,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硬核向的技术运用,另一个则是偏软性的内容设计。

虚拟拍摄是这部剧在技术上的一大亮点,陶昆对新技术向来积极拥抱,这也是工夫影业一贯的态度。

初期的磨合异常痛苦。拍摄团队熟悉传统拍法,可对于虚拟拍摄却掌握不多,顺利拍摄成了难题。

图片

“只有用了才知道问题在哪儿,不要怕出问题,创作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最终在技术团队的配合下,剧组成功解决难题。对相应的拍摄场次来说,拍摄效率提高了近40%,人力成本节省了60%。

在软性的内容方面,《清明上河图密码》也做了新尝试。

悬疑故事好看是一方面,但如何传递内在的文化价值,同样是《清明上河图密码》要考虑的。不光让观众看到烧脑的故事,还要沉浸在剧里的文化氛围中,一些走心的内容安排很有必要。

剧中第一集那段戏中戏《群妖博魅》,观众觉得非常有趣。它的造型取材于故宫博物院馆藏宋画《大傩图》,由剧组完善内容精心编排而成。

对于为此耗费心血的主创团队来说,由于时长和叙事节奏的关系,剧中没能完整体现《群妖博魅》,略显遗憾。

图片

这种埋在内容里的小彩蛋,观众都能感知到吗?其实未必,但只要有人能捕捉到这类细节,那主创的心血就没有白费。但从旧典拈佳句,愿向红尘觅解人,这就是工夫影业做剧的心态。

此前工夫影业就曾推出过多部悬疑类作品,像狄仁杰系列电影,《河神》系列网剧,主角从大唐宰相到民国奇人,各有亮点。如今《清明上河图密码》则以宋代普通人为主角,用一种生活化的质感来丰富传统的古装探案类型。

从业30年,陶昆深知行业没有百试百灵的方法论,有的只是脚踏实地的向前推进。据他介绍,目前工夫影业的科幻电影《群星闪耀时》刚刚杀青,还有一部涉及偷窥产业链的电影正在筹备。这些作品类型差异很大,他调侃这就是工夫影业的气质,一直在迎接挑战,一直在尝试做新的东西。这些电影如此,《清明上河图密码》这部剧同样如此。

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所谓清明上河图密码,这个密码究竟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市井烟火,是所有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结语

字正腔圆适合传统历史正剧,娇憨清亮的声音适合古偶剧,而随性的吐字发声适合微观历史剧。

图片

古人可以辩论式,可以扮可爱,当然也可以生活流,文无定法,自洽就成。

何为微观历史剧?帝王将相退隐,小人物为主人公。征伐和夺位的权谋退隐,民生细节和市井气息上位。重历史考据,讲男女平权,察人性灰度。

过去两年,经过《显微镜下的大明》《繁城之下》的接力探索,到现在热播的《清明上河图密码》,微观历史剧终于大成。

文/忠犬七公

图片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