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的演进》这本书书名、印制都很好,图文相得益彰。新书在内容方面不是面面俱到,表现出文学史的另一种写法。书中除文学外,诸子、《史记》《左传》都有顾及,将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表现形态都讲得非常清楚。读者可以从书中见出作者学养深厚,视野开阔。
从中西文学对比来看,书中既有中国先贤的积累,又有西方对中国文学的观点和研究;既讲诸子,也讲《左传》《史记》,在说它们研究现状的同时,自然流露出作者自己的看法,比如对《古诗十九首》“苏李诗”的解读,很令人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能直观地表现出课堂的现场感,即部分内容详尽,往复回环;部分内容就略去,还原了真实的课堂场景。特别是三个“轴心时代”的提法很新颖。该书主体部分只完成了第一个“轴心时代”。以我对唐诗的体会,唐玄宗即位之前还在六朝氛围中,中唐到北宋才彻底走出来,所以希望以后出版第二个“轴心时代”。特别期待第三个“轴心时代”,因为西学传入的强烈冲击和中国文学自己的改变是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和问题。(本文作者陈尚君为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
相关链接
复旦大学中文系有“专门写文学史”的传统。1928年,赵景深出版的《中国文学小史》是当时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唯一指定参考书。从20世纪初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到20世纪后半叶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乃至新时期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很多至今是中文系教材。
《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是由陈引驰自1995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课堂讲录整理而来。陈引驰以中西文学、文化的大视野进行观察,纵横结合,新见迭出,动态地勾勒出中国文学史的演进历程。这本书是全程鸟瞰、探微、梳理、刻画中华文脉的一部力作。
查看原图 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