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最新研究显示,年轻人结肠癌发病率激增的三大新诱因是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饮用水中的有毒物质以及空气污染。
02预计到2030年,20至30岁人群的确诊率将激增90%。
03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环境因素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会扰乱肠道细菌平衡,诱发慢性炎症,进而摧毁健康细胞,促使癌细胞滋生。
04为此,研究人员呼吁加强环境政策、减少污染物接触、保障公众健康并减轻EOCRC负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以及饮用的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或许正成为全球年轻人结肠癌发病率激增的幕后推手。
在美国,年轻人结直肠癌的病例数正急剧上升,预计到2030年,20至30岁人群的确诊率将激增90%。
以往,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被视为罪魁祸首,但这一解释难以涵盖为何越来越多看似健康的人也遭受此病困扰。
如今,一项涵盖160余项研究的综述揭示,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饮用水中的有毒物质以及空气污染正加剧这一趋势。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环境因素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会扰乱肠道细菌平衡,诱发慢性炎症,进而摧毁健康细胞,促使癌细胞滋生。
该团队还强调,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的流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根源可追溯至几十年前,特别是自1950年以来污染物暴露量的显著增加。
他们在研究中疾呼:“因此,加强环境政策、减少污染物接触、保障公众健康并减轻EOCRC负担,已迫在眉睫。”
研究人员在《Heliyon》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胃肠道健康仰赖于肠道微生物组——这一调节消化与免疫系统的细菌网络。然而,食物、抗生素及化学物质等终生暴露因素可能将这一生态系统推向“临界、失衡”的境地,导致有害细菌压倒健康细菌。
为探究年轻一代结直肠癌发病率攀升的缘由,该团队(来自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深入研究了1950年后出生人群的环境暴露情况。
他们特别关注了细颗粒物(PM2.5)——一类微小颗粒,因体积过小而无法被鼻子和肺部有效过滤。
这些颗粒轻易进入血液,诱发炎症。PM2.5主要由工厂、汽油炉灶、汽车尾气及壁炉燃烧木材等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随着对工厂及天然气动力车辆的依赖加深,PM2.5在空气中愈发普遍。
研究人员表示,PM2.5会诱发结肠炎症,而结肠炎症已被证实会促进癌细胞生长并削弱免疫系统抗癌能力。
他们援引2020年泰国一项涉及近6万名成年人的研究指出,灰尘与烟灰中的PM2.5与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5%有关。
美国国家少数族裔健康和健康差异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PM2.5在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及俄克拉荷马州等东南部及阿巴拉契亚地区最为肆虐。
而这些州也恰好是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中西弗吉尼亚州、肯塔基州及路易斯安那州的发病率尤为突出。
该团队还指出,自1950年以来,合成杀虫剂使用量激增50倍。以1952年为例,当时仅有十分之一的玉米田使用杀虫剂灭虫;而到了1982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95%。
研究显示,高达80%的美国人血液中可检出杀虫剂残留。新研究团队表示:“农药使用带来环境挑战,因为大量农药会偏离目标,在意外物种、空气、水和土壤中累积,引发人们对环境诱发CRC发病率上升的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癌症控制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3100多个县中,与杀虫剂使用相关的结肠癌病例数比与吸烟相关的病例数高出73%。尽管研究人员提及了炎症,但其确切机制仍待探索。
阿曼团队认为,杀虫剂可能增加结肠癌风险,因为它们属于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会模仿人体激素并干扰雌激素、睾丸激素等天然激素的产生与反应,甚至可能导致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突变。
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水体已遭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尽管专家警告称不存在“安全”的铅暴露水平,但美国环保局(EPA)估计全国仍有900万根铅管在使用中。一旦管道腐蚀,铅便会通过水龙头和自来水渗入供水系统,喝水、淋浴乃至洗碗均可能导致暴露。
摄入铅后,其会通过血液传播至全身,并在肾脏、肝脏、肺部等软组织中沉积,损害这些器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铅等有毒金属列为“可能”致癌物,意味着高暴露可能致癌。
《总体环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铅等有毒金属会在血液中累积,进入结肠等区域并摧毁健康细胞。
EPA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19年至2023年,阿拉斯加、新墨西哥州及路易斯安那州的水质违规事件最多,而这三个州也均报告了高水平的早发性结直肠癌。
当然,这项新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研究人员引用了他们评估的几项观察性研究,意味着这些研究并未直接证明这些环境因素与结肠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他们表示还需更多研究来确定哪些肠道微生物会导致结肠癌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总结道:“这些发现凸显了对特定环境因素及其表观遗传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以便为EOCRC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