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领航绘匠心 百米钢轨铸精品——记攀钢邹明劳模创新工作室

12月4日,在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栋实验楼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来自攀钢邹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各司其职,开展着钢轨新产品新一轮的试验,他们紧盯电脑屏幕上的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在笔记本上对照记录试验数据和方案。

这是一支扎根祖国的大西南、攀西大裂谷中的攻坚队伍。现有18名成员,在全国劳动模范、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用钢技术研究所一级专家、高级工程师邹明的带领下,长期奋斗在钢轨技术研发一线,共同致力于打造钢轨研发高地。

图片

邹明(左三)与工作室成员开会探讨。受访者供图

2005年,为了解决重载铁路钢轨服役寿命短这一难点问题,邹明带领团队成员直面前所未有的研制难度。通宵查阅文献资料、逐项研究合金元素在钢轨钢中的作用机理、开展成分筛选和现场实验、逐一修正参数改进方案……紧锣密鼓的奋战“一触即发”。在经历了数十次大大小小的试验、连续两年的奋战,他们最终成功破解全流程技术难题,在国内首家研制出1300MPa级PG4钢轨并批量上路运行,重载铁路的运输效率显著提升。由此,我国重载铁路钢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2010年,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发展期,可高铁道岔轨全部依赖进口。“要想不再受制于人,关键产品和技术必须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带着这份热忱与壮志,邹明与团队成员再一次踏上了寻求突破的征途。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他们一项一项摸索参数,一项一项测试验证,夜以继日,不畏艰辛。在建立了数百个热处理模型、历经十余轮的现场验证试验后,团队终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一举破解高速道岔技术难题。自此,我国大规模的高铁建设用上了量身定制的高性能道岔钢轨。

承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30余项国家、省、市、企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成功开发攀钢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钢轨、系列高端出口钢轨及道岔轨、系列在线热处理钢轨以及高速铁路钢轨等新产品30余项,多项产品及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果从攀钢邹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走向世界。

“要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紧跟我国铁路事业飞速发展的步伐,用极致态度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发挥集体力量,擦亮攀钢钢轨的亮丽名片。”邹明常常勉励团队成员。他始终秉持着这份初心与使命,也用实际行动发挥出“传帮带”的作用,形成“青年冲锋在前、专家断后托底”的团队特色,为青年一代提供更广阔的成长成才平台,引导他们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科研道路。

在这样的氛围带动下,团队中人才辈出,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还有多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铁路行业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站在新的起点上,邹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没有停下脚步。2022年国内首创成功研制出的PG5过共析钢轨,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标志着攀钢重载铁路钢轨迭代升级迈上新台阶,也展示了这个成长在大山里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持续创新、不断增长的成果“孵化力”。

“我们将持续瞄准世界高速重载铁路技术发展前沿,深耕高品质钢轨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钢轨技术及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让中国的创新力量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邹明的话铿锵有力,带着30余年如一日的信心与决心。

在一代代科技人才的齐心助推下,开往春天的高铁正在驶来。

(四川工人日报 李若曦 记者张宸菱 实习记者徐馥珺)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