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童年”还是“经典再现”?视频二创的法律和伦理边界何在?

1

甄嬛枪战、黛玉打拳……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

近期,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一股AI魔改经典影视作品的浪潮,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官方关注。所谓的“魔改”,即将经典剧集如《甄嬛传》、《红楼梦》等通过AI技术进行重新编辑,创造出荒诞不经的新情节。如《甄嬛传》中皇上狠狠打了甄嬛一巴掌,甄嬛本该跪下认错,结果突然抽出一把突击步枪,冲着皇帝就是一顿扫射;原本柔弱的林黛玉变成了林教头,玩起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红楼梦》秒变“武打戏”。

图片

甄嬛枪毙皇上

图片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这些短视频在博得网友一乐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粉丝。据媒体报道,有的自媒体用AI做了42个魔改视频,轻松捕获了18万粉丝;某平台上的一个魔改《甄嬛传》短视频,还能插入广告;受魔改经典热的推动,大量如何用AI魔改影视作品的教程也应运而生。

面对“甄嬛枪战”、“黛玉打拳”等魔改视频,网友褒贬不一,有的网友留言说看了之后乐了好几天,有的网友觉得这些魔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典的二次传播,有的网友则直呼毁童年。

图片
图片

网友对AI魔改视频的评论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观看者对于此类视频的态度是逐渐变化的。

最开始的时候觉得实在是太抽象了,但是确实很搞笑。有的时候会觉得这种小作坊下的料实在是太猛了,有时候会有一点不适,后来看多了就有点麻痹了。

AI技术太真实了,看多了魔改视频,连原片都忘了。

AI技术的应用甚至不需要操作者有任何视频剪辑软件的基础,只需要用文字描述一下,不论什么画面都能瞬间生成,以假乱真。泛滥的AI魔改不只是博人一笑,还有更大的隐患。比如,有没有法律问题、版权问题?AI改编影视剧,二次创作与尊重原创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图片

2

AI不是护身符,

影视魔改需尊重法律边界

魔改影视作品并非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早在2006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就被胡戈重新剪辑,制作成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却引起了陈凯歌的极度不满,并表示要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事件以陈凯歌撤回诉讼请求、胡戈公开道歉而告终。

图片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截图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无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对经典作品的改编若未获得著作权持有者的授权,都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如原影视作品所享有的改编权和网络传播权。如果剪辑内容扭曲了作品的原意,还可能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若未标注著作权人姓名,则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此外,法律专家认为,对影视作品进行魔改还可能侵犯表演者的肖像权名誉权以及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图片

那么,并非人工创作的AI生成视频也会侵权吗?

根据我国2023年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更何况,此前国家网信办公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明确规定,使用AI服务应“在视频起始画面和视频播放周边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可在视频末尾和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而现实中,这些魔改视频中很少有主动标识的。总之,AI生成的视频也需尊重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尊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而不能演变为无边界的恶搞。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AI也不是魔改经典的护身符。更何况,经典影视作品承载着观众的家国记忆,承担着赓续传承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面对魔改经典影视作品,相关平台和管理部门应当有所作为,而不能一笑了之。

图片

3

AI魔改腐蚀集体记忆,

影视二创仍需尊重原著

近期,AI魔改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上泛滥成灾,对经典影视作品的文化传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产品,是唤醒和塑造集体记忆的有效介质。法国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里提到,个体只能在社会中才能获得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回忆、识别和定位,而这种唤起、建构和定位记忆的文化框架即是所谓的集体记忆或记忆的社会框架[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记忆多是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加以贮存,经典影视剧便充当了档案贮存馆的角色。

图片

《红楼梦》剧照

如《红楼梦》、《西游记》和《甄嬛传》等经典影视作品,原本是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它们在传承文化经典、跨域时空传播以及引发情感共鸣等方面展现出独特魅力,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然而,AI魔改短视频却缺乏对经典作品的尊重,将《甄嬛传》改编成“枪战片”、《红楼梦》变成“武打戏”、制作出孙悟空骑摩托车等荒诞场景,这种魔改严重破坏了作品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AI魔改视频背离原作,随意扭曲经典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导致文化失真。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然而,一些魔改视频为了追求娱乐效果,将原著中的复杂社会关系和人物命运简化为低俗的搞笑情节,将复杂的人物形象简化为片面化的性格标签,不仅削弱了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度,破坏了原作的艺术美感,还可能进一步扭曲观众认知和价值观念。

图片

4

视频二创:

自我表达与内容生产权力的博弈

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二创剪辑是一种典型的参与式文化现象。参与式文化是指以网民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在互联网时代,参与式文化的范围大大拓展,“网络里充满活力的交流系统增加了粉丝产品运作的速度和规模,因此也就将粉丝‘盗猎’行为的影响扩大到更大的文化范围中。”[2] 在数字时代,人们借助媒介技术,运用剪辑、戏仿、恶搞、重新拼贴等编辑手段,对经典影视作品的剧情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二次创作,创作了大量可供观看分享的衍生品。这些作品借由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开来,成为网民共同书写的“电子档案”。

图片

《甄嬛传》二创视频

丰富多样的二次创作不仅体现了创作者个体的丰富想象力,彰显了经典电视剧文本再生产的素材潜力,而且也体现了创作者和他人互动连接的渴望。正如利莫·士弗曼所说:“在当今个人主义加速发展的年代,人们被鼓励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个人身份和形象,以此来积极地建构‘自我’。同时,个体怀着人类长期以来对群体性的向往,热情地参与到社交网络的塑造中。” [3]

同时,二次创作的火爆意味着内容生产权力的下放,原来的粉丝观众已从单一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文本内容生产的主动参与者。在电影和电视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媒体时代,大家只能观看相关机构制作的影视剧节目,而如今随着媒介技术的普及,影视剧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权力下放至每个个体。作为一种适应数字媒介平台的产物,二次创作颠覆了电视台固定时段播出电视剧的传统霸权,让电视剧从电视机转移到了手机中,由此,人人皆可参与其中 。[4]媒介平台的发展也助推了二次创作的广泛传播,使《甄嬛传》等经典影视作品转换为一个社交化的“公共文本”。为了争夺粉丝用户,经典影视作品及其各种衍生作品也难免卷入流量之争中。

图片

5

侵权or二创:

AI视频创作的法律边界与社会责任

12月7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并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同时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图片

二次创作是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创作形式,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成为主流创作形式后被公众所接受并创设出来的新名词。短视频二次创作因形式丰富多样、内容领域广泛深受用户追捧。根据巨量引擎联合猫眼娱乐发布的《电影·短视频营销白皮书》,截至2020年6月,抖音影视类账号达3.3万以上,其中包括影视解说、混剪、综合等类型。综合网络数据可知,影视二创在影视宣发、口碑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二创视频难以变现与侵权频发仍给视频创作者带了不小的压力。

优秀的二次创作应体现出自己的独创性,不能仅仅是对原作品的简单复制或模仿。只有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创意、观点,才能生产出具有独立价值的新作品。

视频解说做得很细致,补充了很多背景知识,一下子就就明白了原片里看不懂的地方。

一些二创会增加我对角色,特别是一些非主要角色的关注程度,甚至还会思考还有什么小角色也可以拿来剪一剪的。

AI生成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作方式,能够高效地制作出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视频内容,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还需多方共同努力,合理引导和规范视频二创行为。创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原作版权;观众在享受视频带来的乐趣时,也应具备辨别能力,对于一些恶意篡改、歪曲事实的AI魔改视频,不点赞、不转发、不评论,以实际行动抵制不良风气;此外,平台也应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二创视频朝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在保证版权方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让二次创作释放活力,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有价值的视听作品,不断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图片

[1]张红军,朱琳.论电视综艺节目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基于“仪式观”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3):59-67+127.

[2]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利莫·土弗曼著,余渭深等.米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4]曾一果,李一溪.网络米姆与电子榨菜:数字时代的“情感症候”——由《甄嬛传》的“二次创作”现象谈起[J].传媒观察,2023,(06):82-88.

图片

编辑/排版:张芝兰

审核:柳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