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唐僧帽”
周 乾
故宫在明清时期为皇帝执政与生活场所,现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公众去故宫参观,会注意到部分宫殿内部的门上方,有一个悬挑的建筑装饰造型,外观类似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法帽。这种建筑装饰被称为“毗卢帽”,是一种揉入佛教纹饰的建筑装饰形式。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凸显皇家地位及高贵华丽的环境氛围。
以乾清宫明间两侧的毗卢帽(图1)为例,说明毗卢帽用于故宫古建筑装饰的造型特点。该毗卢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位于斗拱以上,立面外观恰似唐僧帽“同款”法帽:两端略微外翘,中间雕刻游龙及祥云纹,顶部轮廓为心形及灵芝形如意纹,总体呈现出一种庄重而又尊贵的视觉效果;下部分由斗拱、檐枋、花板、垂莲柱等构件组成,类似于古建筑垂花门(图2)的做法。“毗卢”又可称“毗罗”,为梵文Vairocana的音译,原意为“太阳”,作为佛名译为“大日如来”,是毗卢遮那佛的简称。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意为光明遍照。相应的,毗卢帽为释迦牟尼佛所佩戴的法帽。需要说明的是:佛教中的毗卢帽,仅仅指法帽;而故宫建筑装饰中的毗卢帽,为法帽造型与垂花门造型的组合。
图1 乾清宫内的毗卢帽
图2 故宫里的垂花门
有研究表明:毗卢帽的雏形很可能是宝冠,且至少在公元5-6世纪出现。故宫藏宝冠释迦牟尼佛铜像(图3),即为当时的佛造像,出现在巴基斯坦北部。此处的释迦牟尼佛头戴三叶宝冠,学术上称之为“宝冠佛”或“装饰佛”。其宗教意义之一,即强调或纪念释迦摩尼出家前的皇室身份。需要说明的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另国内较早的毗卢帽造型,可见于敦煌285窟西魏(535―556)壁画,内容为四大天王像。他们头戴类似毗卢帽的宝冠,身披金甲,手执长矛,作守卫状。此外,从壁画、佛造像实物来看,隋唐时期起,戴毗卢帽造型的佛像逐渐增多。
图3 故宫藏宝冠释迦牟尼佛
从文字记载角度而言,“毗卢帽”一词,较早的出现在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书中多个场合,唐僧的着装就包括了毗卢帽,以示庄严及高僧身份。如书中第十一回,唐太宗魂游地府之后,要修建水陆大会,超度无主孤魂,众大臣推荐玄奘主持;于是太宗赐玄奘“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供玄奘讲经时穿戴。又如书中第七十八回,载唐僧路比丘国,准备会见国王并换取通过文牒时,“身上穿一领锦襕异宝佛袈裟,头戴金顶毗卢帽”;再如书中第九十三回,载唐僧一行路过天竺国时,被妖精假扮的公主用绣球打中脑袋,“唐僧着了一惊,把个毗卢帽子打歪,双手忙扶着那球,那球毂辘的滚在他衣袖之内”;等等。
实际上,《西游记》剧照中的唐僧头上所戴的,是毗卢帽与五冠佛的组合体(图4)。日本学者中川忠英在《清俗纪闻》中,绘制了一幅毗卢帽与五佛冠的示意图,较为具体地区别了两种帽冠造型。五佛冠为宝冠的一种,象征五智如来。其外观如五瓣莲花连在一起,每瓣莲花上均有一佛像。各佛像分别为:中央毗卢遮那佛,代表着绝对真理的佛身;南方宝生如来佛,象征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象征妙观察智;东方不动如来佛,象征大圆镜智;北方不空成就佛,象征成所作智。毗卢帽象征佛教的神圣和权威,而五佛冠象征佛教中的五智如来,因而二者均可在佛教仪式和修法中使用。当毗卢帽与五佛冠同时佩戴时,首先戴毗卢帽,然后再将五佛冠展开,并与毗卢帽固定。
图4 《西游记》剧照与《清俗纪闻》中的毗卢帽示意图
从建筑实物角度而言,毗卢帽装饰造型一般为皇宫专用,以烘托其尊贵地位。史料记载的一个反例,即和珅将毗卢帽用于私宅装饰。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亲政。他罗列了和珅二十大罪状,赐和珅自尽。其中,第十三条罪状为“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7)。这座级别“越界”的楠木房屋,即为和珅府中的嘉乐堂(今恭王府内锡晋斋)。嘉乐堂仿照宫中宁寿宫而建造,而宁寿宫是乾隆帝模仿坤宁宫建造的宫殿。坤宁宫的內檐装修做法中,就包含了毗卢帽(图5)
图5 坤宁宫东暖阁里的毗卢帽
和珅被赐死后,嘉庆帝将和珅府赐给庆郡王永璘,作为其府邸。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月,永璘薨。同年五月,其子绵慜主动呈报府中有“毗卢帽门口四座,太平缸五十四件,铜路灯三十六对,皆非臣下应用之物”(《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7)。 嘉庆帝认为:永璘府本为和珅旧宅,此等违制之物,皆系当年和珅私自设置。他要求拆除僭越之物毗卢帽,另择地安设太平缸、铜路灯。需要说明的是,“太平缸”即铜缸,在宫中主要摆放在宫殿前,缸内贮水,以备火患时救火。
综上可知,故宫里的“唐僧帽”装饰—毗卢帽,为明清时期皇宫专用的室内装饰做法,以凸显皇室尊贵地位及庄严的氛围。在当今而言,这种装饰形式,则为见证故宫丰富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本文刊载于《北京日报》2024年11月7日第11版,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