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欲斥资5000亿美元,在沙漠里建造一座长170公里、宽200米、高500米的直线城市。
整个城市没有道路,没有汽车,零碳环境、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科技与自然的百分百的结合。
只是,从2017年项目提出,几年过去,这座城市如同石沉大海。
然而,在一片唱衰声中,中国与沙特已经联手动工了!
沙特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奇怪的城市?
他们又为何会找上中国合作呢?
未来新城
2017年,沙特阿拉伯穆罕默德亲王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沙特将投资5000亿美元在西北部建立一座人工智能未来城市。
全球建筑企业,光是听到5000亿美元就抑制不住怦然心动,纷纷参与竞标。
然而,当了解完这座未来新城的构想后,有人却打起了退堂鼓。
原来,未来新城非常之魔幻。
我们通常所见的城市,都是以紧凑的同心城市,向四周扩张的。
可它却是一个长170公里,宽度只有200米的线性城市。
城市占地面积仅2.65万平方公里,却要容纳900万人口.
而且除了生活区,还有科技、制造业、农业等各大板块。
在如此狭窄的“一条线”上,怎么能实现这一蓝图?
沙特的计划是,用两个平行的镜面建筑构成整个城市,并且镜面建筑的高度将达到500米!
这种垂直设计模式就是为了尽可能容纳人口。
到2045年,这里或将拥有900万居民,人口密度可能将超过十万人每平方公里,比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马尼拉(每平方公里近4.3万人),还密集三四倍。
而且,未来之城还会是一个零碳排放城市,预计绿化覆盖面积达95%。
这里没有汽车,也没有供汽车行驶的道路,只有比高铁速度还快的公共交通。
平时只要出门步行五分钟就能达到所有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场等。
其次,城市的能源全是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如此天马行空的构想妙归妙,就是大多城市规划专家都认为实现不了。
成本也将难以想象,沙特虽然一开始说投入5000亿美元,但实际估算成本最多可达到1万亿美元。
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不得不说有钱就是任性!
只不过,未来城市也并非土豪脑子一热,就没地儿找地儿般疯狂撒钱。
沙特政府也有自己的良苦用心。
长期以来,沙特这个国家仗着石油坐拥金山银山,享受着超高福利与花钱不眨眼的快乐。
但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迟早会用光的。
所以沙特必须得未雨绸缪。
从单一的石油经济转型为多元化经济,推动能源转型已经是中东产油国的共同的目标。
要知道,未来新城选址在沙特与约旦、埃及的交界之处,同时紧邻红海、苏伊士运河,也是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
意图可谓是相当明显。
沙特需要吸引国际企业和制造业入驻,带动本土工业和经济发展。
虽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但世界各地的建筑商还是蜂拥而至,想要分一杯羹。
经过一系列投标和评估,沙特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中国企业呢?
中沙关系升级
中国拥有世界顶级的基建能力,不仅为国内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赞誉。
如,有“非洲三峡”之称的苏丹麦洛维大坝、难倒了25个国家的阿尔及利亚甘塔斯隧道。
过去几年,中国基建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中东地区。
像是去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卢赛尔体育场,沙特的第一条高铁——哈拉满高铁,便是我国企业的杰作。
中国的基建品质,甲方放心满意,用过的都说好!
当然,除了令人信赖的中国基建实力外,沙特选择与中国合作也是出于战略上的决策。
长期以来,沙特的最大合作对象都是美国。
不过,在世界格局正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今天,沙特自然也要跟随潮流打造多极化关系。
尤其是,近年来和平崛起、大力打造全球合作富裕的中国。
沙特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多交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有助于沙特从不同方面强化自身的安全与繁荣。
2022年12月,中沙两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此举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升级,随之而来的便是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的紧密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合作的第一步,像未来新城,大多关键项目如超高塔桩基、隧道支洞等都是中企负责。
足见沙特对中国的信任。
与此同时,两国的产业是天然高度互补的,我们的“一带一路”与沙特的“2030愿景”也是高度对接的。
沙特雄厚的资源,尤其是能源,是我们需要的。
自2019年起,中国就多次成为沙特原油最大买家。
而我们拥有沙特没有的技术与服务,同时中方门类齐全的产业,也能推动沙特的经济转型。
2022年底,两国关系升级后,签署了3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2023年中国促成沙特、伊朗大和解后不久,中沙又签下超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除了基建项目,中沙在能源石化、经贸投资、房地产、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扩大。
两国合作前景之广阔,可见一斑。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最近中沙的两个动向。
一是2023年11月20日,中国央行宣布,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这不仅意味着,两国金融合作更加便利与紧密,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人民币结算石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们常常说人民币国际化,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是任重道远。
可只要使用人民币的国家越来越多,那么国际化就是迟早的事儿。
这对中国是大大的利好。
另一喜讯,是中沙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又迈进了一大步。
2023年10月,中沙展开了“蓝剑-2023”海军联合演练。
这是继2019年后,中沙第二次展开联合军事演练。
这不单是一次两国的联合反恐行动,它释放的信号是中沙两国在安全领域的质变。
沙特是个军购大户、高端“氪金玩家”。
美国自然是其头号卖家,但中沙在军贸上也存有合作。
早在1986年,沙特就从中国购买了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尽管没有发射权,放在国内当威慑也够用了。
近年来,沙特更是对我们的东风21导弹、052D型驱逐舰、CR500垂直起降无人机、红旗-17AE地对空导弹等武器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如今,两国又重启了军队联合训练,足够说明双方将在军事领域展开着更广泛的合作。
特别是建立海上安全通道机制方面。
沙特对中国的态度大转变,放在如今中东局势复杂化的背景下,就更显得紧迫和重要了。
中国在中东地位提高
中东是个火药桶,爆不爆炸,长久以来很大程度都受到外部大国的影响。
沙特在内的很多阿拉伯国家,都依靠着“石油换安全”的保障体系来维护自身安全。
这种将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做法,已经不靠谱。
这个“别人”,若还是单一的对象,就更是后患无穷。
对于这一点,沙特并不是没有吃过亏。
2020年,沙特拒石油减产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于是美国就用撤走沙特的“爱国者”系统相威胁。
安全问题,一直是扎在沙特心头的一根刺。
沙特其实很早就有所布局,尝试与其他国家展开安全合作。
只是,中东的局势太过复杂,沙特才没有下定决心,发展真正的多边安全合作。
而2023年发生的两大事件,终于促使他们迈出了脚步。
第一件事自然便是,2023年3月10日,沙特与宿敌伊朗的世纪大和解。
两国从上个世纪结怨以来,就成为互相的心头大患,无时无刻不提防对方。
尤其伊朗已经离造出核武器仅一步之遥。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死对头竟然在中国的斡旋之下,化干戈为玉帛,恢复了正常外交关系。
此举让中东国家不得不服中国的大国力量。
同时解除伊朗威胁的沙特,也不再对美国安全保护的需求那般急迫。
第二件事,便是新一轮的巴以冲突。
这不仅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恩恩怨怨,也是自上个世纪以来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争端。
以色列对加沙蛮横的所作所为引发了阿拉伯国家一致的愤慨。
和平已成为中东国家共同的追求。
而以色列的支持者们,在中东国家心中的信誉和威慑力严重受损。
中东国家不得不寻求安全和战略自主方面更为稳定的合作伙伴。
向来在国际事务上保持中立公正立场的中国,自然就成为他们首选的对象。
从帮助叙利亚恢复阿拉伯联盟成员国资格、促成沙特伊朗握手言和,到调解巴以问题……可以看到我国对中东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沙特转向中国是维护地区安全与经济繁荣的必然选择。
而沙特的决定,也将对中东各国产生示范效应。
未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深入合作只会越来越多,一带一路也将越走越宽。
至于“直线城市”这个计划,也不是外媒唱衰那般,毫无进展。
2022年8月,中国电建沙特新未来城超高塔桩基项目开工。
一个月后,中国铁建的三臂凿岩台车也已经在新未来城隧道支洞项目,进行作业。
此外,华为、中国建筑等中企纷纷加入该计划。
综上所述,该项目已经取得进展,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其打造目的和意义还是值得一提的,
参考资料
新京报《沙特长170公里的超级建筑会烂尾吗?我们和建设方聊了聊》
环球网《中沙共建 沙特“未来新城”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