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为何叫这个名字?曾被周总理否决,后来怎么发展起来的?

2015年12月31日,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正式更名“火箭军”。

至此,它成为继海陆空和战略支援部队后的第五大军种。

鲜为人知的是,钱学森早在1956年就提出了组建“火箭军”的计划。

图片

但当时,周总理却并未立即答应。

即便是在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成立后,总理也并未采纳“火箭军”的命名。

这又是为什么呢?

钱学森提议组建火箭军

1955年的秋天,在各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被美国拘禁许久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令他魂牵梦萦的祖国大地。

一回国,钱学森就立马前往东北,对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行考察。

当时,在学院院长陈赓大将的陪同下,他走遍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每一片角落。

面对这位从美国学成归来的科技人才,陈赓满心忧虑地问出了心里话:“钱先生,据我所知,美苏两国都在大力发展导弹技术,我认为这是一种可能改变未来战争形态的新锐武器,你认为我们中国有能力发展制造出自己的导弹吗?”

图片

眼见陈赓微微皱眉,一脸疑问,钱学森思索片刻,然后抬头坚定说道:“一定可以!我们中国人一点不比外国人差!”

钱学森简短有力的回答,给陈赓喂下一颗定心丸,更如同一道阳光射进中国的天空,驱散了一切的阴霾。

就这样,结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考察之旅后,钱学森将组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想法提上日程。

在一次讲座中,情到深处的钱学森在黑板上写下了“火箭军”三个字,并着重阐述了中国尽快组建和发展导弹部队的重要性。

随后,他决定亲自去信中央,阐述中国应立即组建导弹部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图片

但令人遗憾的是,周总理在读完钱学森的信后,经过多番考虑和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商议,决定暂时推迟导弹部队的成立计划。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周总理之所以忍痛作出这一决定,是基于当时国情和国际局势。

其一,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建设事业当中去。

因而,本就不多的经费、资源不得不投入到更多更加紧迫的领域之中去,实在无力拿出额外的资源投入和发展耗费昂贵的导弹领域。

其二,我国当时的整体科技实力,还不足以支撑导弹的研制。

图片

当时,新中国在科技人才上十分紧缺。

研制坦克、大炮和飞机等武器装备尚且十分吃力,想要直接大跨步进入导弹领域,实在是难于登天。

其三,当时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也不支持中国大张旗鼓地研发导弹。

美国人对于朝鲜战场的失利,耿耿于怀。

那段时间,他们对中国的敌视与监视十分严重。

一旦我国贸然开启导弹研制,很有可能招致美国人的强力介入与干涉。

图片

这极大概率会对想要创造和平发展环境的新中国十分不利。

基于以上的原因,周总理在权衡利弊后,没有应允钱学森提出的立即组建“火箭军”的计划,而是将其作为预案,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再落实。

二炮诞生

尽管钱学森的提议并未立刻落实,但总理仍然表达了对中国导弹研制事业的高度重视。

因而,他仍然为钱学森的前期准备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

图片

1956年,钱学森与钱伟长携手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开始我国自主研制导弹的准备工作。

力学研究所的成立,意味着我国从零开始地大规模、成体系培养高端科研人才。

这为我国后来的诸多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力学研究所的事业小有成就后,钱学森又于1956年10月,向中央建议成立“第五研究院”,专门负责航天和导弹领域的研发。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批准与大力支持。

钱学森众望所归成为首任院长。

图片

第五研究院,是我国导弹技术研究的新起点。

日后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定海神针——“东风系列”导弹,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随着苏联援建我国工业事业的推进,我国从苏联引进了第一款“地对地中短程战术导弹”。

这为一开始只专注“地对空导弹”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培养相应人才队伍,钱学森再度建议中央成立“炮兵教导大队”,作为我国的第一个专业导弹培训机构。

不久后,随着我国导弹部队的逐渐壮大,为了满足人才需要,中央军委又在钱学森的建议下,于1959年正式成立了专门的高级导弹学院——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此后,我国研制导弹的准备工作,更加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而钱学森再次提议组建“火箭军”的机会,也很快到来。

图片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不断对中国提出“核讹诈”“核威胁”。

为反制这种威胁,我国不得不加速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直到1964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的戈壁滩上爆炸成功,令世界为之一振。

为了配合原子弹,实现“有弹有枪”的真正战略打击能力,我国对于战略导弹部队的需求愈发增加。

创建独立的导弹部队,变得刻不容缓。

1966年,在听取了钱学森的建议后,中央军委的张爱萍和吴克华等领导人,向党中央建议成立专门的战略导弹部队。

当年7月1日,在党的45岁生日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正式成立。

图片

一开始,钱学森提议将这支部队命名为“火箭军”。

这是因为所谓导弹,其实就是由战斗部(携带炸药)和火箭推进器组成,可谓是相当贴合实际。

但为什么周总理没有采纳这个名字呢?

一方面,我国当时的导弹事业才刚刚起步,实力相对弱小,直接作为“火箭军”成为独立军种,还有些名不副实。

图片

另一方面,我国当时遵从的是韬光养晦式埋头发展策略,直接大张旗鼓对标苏联的“战略火箭军”,容易招致列强的忌惮,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周总理当时的考量,的确是站在更高政治层面作出的决定。

这是当时条件和环境下的最优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国不断强大的国力支撑下,二炮部队终将迎来从兵种向军种的蜕变。

二炮改名火箭军

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正式宣布将“第二炮兵部队”改名“火箭军”。

图片

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也终于完成了从兵种向军种的华丽蜕变。

兵种和军种,虽然一字之差,但其中差别却是翻天覆地的。

尽管此前的二炮部队作为一支特殊的兵种,地位高于装甲兵、普通炮兵、铁道兵等兵种。

其指挥也归属于中央军委直辖而非陆军总部。

但其终究只是一个兵种,而非一个军种,在级别上始终低了一等。

图片

如今正式将其提成为与海陆空以及战略支援部队同等级别的军种,既对火箭军的日后发展有着极大裨益,也昭示着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

我们不再一味地韬光养晦,而是适当地展现肌肉,用实力捍卫我国的利益和应有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此外,由二炮升级为火箭军,也表明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力已经发展到配得上“火箭军”的称号。

以“东风”家族为代表的短、中、远全程覆盖的导弹库,更是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底气。

图片

显然,二炮更名“火箭军”,由兵种升级为军种,是我国基于国际局势作出的历史性决定与转变。

以此保障着我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

这种能力有多重要?

从当年的台海危机,可以窥见一二。

1996年,美国依仗自身强大的常规军事实力,派出两艘核动力航母打击群堂而皇之地进驻台湾海峡,为“台独”势力撑腰。

此时的中国尽管下定了“不惜一战也要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的决心,但巨大的实力差距,尤其是常规军事实力上的差距,这种背水一战的勇气,始终难以改变严峻的形势。

图片

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国的中央媒体突然报道了二炮部队的训练新闻。

一个“东风-15”导弹营进行紧急演习,向海上的三个移动目标发射了三枚远程弹道导弹,且全部命中目标。

原本嚣张的美国人在得知消息后立马收敛了气焰。

两艘航母也很快驶离台湾海峡。

台海危机能够和平解决,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可谓功不可没。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当年的周总理决定隐匿锋芒,将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命名为“第二炮兵部队”,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的正确抉择;

如今我们将二炮升级为“火箭军”,同样是基于眼下的时间条件,作出的正确选择。

手中有剑,中国才能安心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一个提出组建“火箭军”[N]. 天津日报,2019-09-16(011).

姜浩峰.火箭军,而今迈步从头越[J].新民周刊,2016(02):66-71.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