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广汽、长安飞行汽车新动作,空中竞赛启幕

全文1897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近日公布了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标志着这一新兴行业正快速走进公众视野。

02广汽集团推出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首款产品AirJet已于12月18日正式发布。

03与此同时,长安汽车将于12月21日公布关于飞行汽车的研究成果,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相关产品。

04除此之外,吉利控股旗下的沃飞长空公司、奇瑞的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和中国一汽也在积极布局飞行汽车领域。

05飞行汽车的发展将受到技术和法规两大因素的影响,车企需要与航空业、城市规划者乃至立法部门携手合作,确保这种新奇的交通工具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广汽、长安等车企纷纷布局飞行汽车,汽车行业的空中竞赛已拉开帷幕。

文 /《汽车人》张恒

近日,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相继公布了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标志着这一新兴行业正快速走进公众视野。

12月18日,广汽集团正式推出全新的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并发布了该品牌的首款产品AirJet。实际上,这已经是广汽集团的第二款飞行汽车。第一款名为GOVE的车型,早在2023年6月就已经完成发布和首飞。2024年,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了飞行验证,并在珠海航展上完成了飞行表演。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布局飞行汽车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高域品牌创始人苏庆鹏则透露,消费者最早可以在2026年体验到低空立体出行的新模式,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则计划在2029年开始。

图片

同一天,长安汽车官宣将于12月21日公布关于飞行汽车的研究成果。长安汽车早前曾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将投入超过500亿元用于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及人形机器人的布局。其中,在飞行汽车领域,长安将同步开发低空飞行器和飞行汽车两种形态的产品,并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相关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两家车企外,还有多家国内车企也在积极布局飞行汽车领域,包括吉利控股旗下的沃飞长空公司正在推进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商业化进程,奇瑞的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已经试飞成功,中国一汽也在密切关注和研究飞行汽车。国际市场上,丰田奥迪、通用汽车等跨国车企也纷纷加入这场空中交通革命的竞争行列中。

图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车企们正积极拓展业务边界,试图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重新定义未来的出行方式。

飞行汽车作为一种融合了地面车辆和空中飞行器功能的独特交通工具,在技术上与传统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有许多相通之处。数据显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零部件有70%-80%与新能源汽车重合。有机构分析认为,我国在飞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优势可以规模化转移到飞行汽车的研发与生产中,这为车企涉足低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完整的飞行汽车生态体系需要制造商、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以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迭代。

目前,政策环境对低空经济和飞行汽车给予了大力支持。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5万亿元。

图片

冯兴亚表示,汽车行业的发展为飞行汽车提供了必要的产业条件,低空经济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飞行汽车是低空经济和汽车新四化的双向奔赴。

广汽集团新推出的GOVY AirJet利用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电机扭矩密度相比电动汽车提升了200%,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50公里/小时,并采用了集成效率高达82%的碳纤维高安全电池包及高密度电源系统,展示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飞行汽车必须通过严格的适航认证才能进入市场。中国航空管理机构设定了较高的认证标准,确保只有具备强大合规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取得市场准入资格。例如,广汽高域计划于2025年开始飞行汽车产品的适航认证过程。

图片

未来飞行汽车的应用将主要受到技术和法规两大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分体式飞行汽车可能会在郊区、营地或景点等限定区域投入使用;中期来看,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出高速长距离飞行产品,实现城市间的快速运输;长远而言,十年后可能考虑发展一体式飞行汽车,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和服务模式。

《汽车人》认为,中国车企进军飞行汽车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这背后不仅有技术积累的功劳,也体现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次华丽转身。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积淀,让车企在电池技术和电机控制等方面有了显著优势。这意味着,中国车企可以凭借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基础,更迅速地推进飞行汽车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同时还能节省不少初期研发成本和时间。

当然,飞行汽车的成功不只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它需要一个涵盖基础设施、监管框架以及运营模式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作为支撑。在这个过程中,车企得考虑怎么跟航空业、城市规划者乃至立法部门携手合作,在不打扰现有交通秩序的前提下,顺利引入这一新型交通工具。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各方都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图片

同时,政策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但也要吸取以往新能源的相关经验,政府的扶持应更多聚焦于技术创新和生态系统的构建,而非单纯的生产补贴。车企们要善于利用政策导向,精准捕捉真正的市场需求,而不是一味追逐政策红利。

安全性和法规认证无论对监管还是企业来说,都任重而道远。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法规遵从度的比拼。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飞行安全的国家,如何通过严格的认证标准,将是各家车企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车企们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负责任的心态看待这一科技趋势,思考飞行汽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这种新奇的交通工具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