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元护桑榆 养老谱新篇
遵义市虾子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遵义市虾子养老服务中心供图)
“上了年纪,上厕所和洗澡都特别担心摔倒,现在有了这些辅助设备,心里踏实多了,感谢你们。”欧阳家昌激动地说。
2024年,贵州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纳入“十件民生实事”规划,启动2万户、完成6000户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改善居家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全性和便利性。截至目前,贵州已完成2.42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摸排工作,以及6665户家庭适老化改造。
养老不离家是大部分老年人的愿望,如何保障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同时,实现他们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为此,贵州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2023年在城镇配套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行动中,采取机构连锁运营、物业运营、居委会代管、老年协会自我管理等方式,新增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省新增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点412个,累计运营1330个。
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或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贵州推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采取上门宣传、机构试住等举措,动员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入住养老机构,进行集中照护。截至目前,全省已入住1412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今年新增入住分散供养特困人员3303人。
与此同时,贵州不断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品牌推广,宣传社会化养老,逐步转变老年人养老观念,吸引社会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今年已新增入住老年人1747名。
通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贵州融合构建“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加强建设推进农村养老
“在这里吃饭实惠又便利,像我们80多岁的人来吃,只要2块钱。”今年8月,铜仁市首家农村“长者食堂暨幸福院”在思南县许家坝镇万塘村挂牌运营,82岁的村民文永忠成了食堂常客。
万塘村是铜仁市老年人口较多的村庄之一,60岁以上有330余人,70岁以上有220余人,加之村内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饮食就餐问题逐渐凸显。为此,万塘村采取“慈善捐赠+集体经济+政府补助”的形式,成立“长者食堂暨幸福院”,帮助周边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用餐服务,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农村老年人幸福生活。近年来,贵州逐步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养老互助、邻里互助等形式,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
2023年《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到,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乡镇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利用现有闲置集体房产、农村敬老院、闲置乡村校舍等设施,打造村级农村互助幸福院,开展农村互助养老和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
围绕建成农村县级中心敬老院、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目标,贵州支持未提质改造的县级中心敬老院、社会福利院进行提质改造,因地制宜新建、提质改造一批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全面摸清各地存量农村幸福院运营现状,做好分类处置、资产管理,打造一批示范性农村幸福院,并对示范性农村幸福院给予运营奖补。目前全省在运营农村幸福院1010个,其中示范性农村幸福院100个。
医养结合守护老年健康
知识科普、义务诊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测……10月11日,2024年“敬老月”老年健康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台上,“关注老年健康,共筑幸福晚年”主题标语格外醒目;台下,老人们忙着参加各类健康活动。
贵州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工作,深入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医养结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贵州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若干措施》《“十四五” 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文件,为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达到88.5%,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总数达到117个,机构床位数1.76万张。累计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2个、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21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76个,进一步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贵州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和政策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贴心的关怀。从适老化改造到社区养老服务点的增设,再到医养结合的深入实施,贵州正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城乡、多层次、多选择的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编织一张全方位的保障网。
第二篇:让享老从家开始
过了70岁之后,家住六盘水市钟山区德坞街道的王晓荣奶奶(化名)有“三怕”:走路怕摔、洗澡怕滑、起床怕跌。实际上,这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心声,养老是否可以稳定居家?居家是否可以舒适享老?
前不久,王晓荣奶奶就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走路怕摔,家里配置安装防滑PVC地板;洗澡怕滑,卫生间加装淋浴椅和L型扶手;起床怕跌,床边加了起床护栏,地上铺了多个防滑垫……看着家里的新变化,王晓荣奶奶喜笑颜开。“赶上国家适老化改造的政策,现在我担心的事都逐一解决,生活方便多了。”
10月28日,记者在六盘水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办公室,见到了项目执行方——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彭斌。
“所谓适老化改造,就是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行动特点,对不适宜其生活的旧起居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彭斌介绍,为确保室内适老化改造精准匹配老年人需求,钟山区各街道、社区前期深入老人家里摸底,了解老人需求,由民政局汇总后形成改造清单,再分发给第三方公司。
“拿到清单后,我们根据每一户老人家庭进行方案制定。”彭斌说居家适老化改造要真正了解清楚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再加装产品。
正因如此,按原定计划,六盘水市以6699元/户的标准,对2250户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得益于入户评估和按需定制,第三方改造公司合理调配,在原基础目标上,多改造了150户左右。
针对这些评估通过的家庭,适老化改造怎么改?
记者查看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清单发现,目前主要分为硬件类、辅具类和智能类,而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多以硬件类改造为主,如地面防滑处理、蹲便改坐便、安装扶手等。
安装了符合需求的适老化产品,让老人的居家生活变得更加舒心。问题是,这笔改造费用谁来出、怎么出?“目前我们改造完毕的家庭都是免费的。”彭斌介绍,“因为这笔钱出自六盘水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
据了解,2023年,六盘水市获批“国字号”项目试点,即民政部、财政部2023年度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250张,并对其居家主要活动区域和部位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
近日,记者走进黔南州都匀市文峰街道幸福社区的书画室内,66岁的丁启文老人正在泼墨挥毫,勾勒线条……
丁启文曾是美术老师,退休后成了小区书画室的常客,遇有喜欢画画的老人小孩,便欣然传授画技。随着名气在圈子大增,丁启文也成了周边学校绘画客座讲师。退休后还有一个展现才华、发挥余热的舞台,丁启文的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曾经,幸福社区是城乡接合部的老旧小区,人员复杂、基础设施较差,老年群众生活获得感并不高。
2019年幸福社区成立,共有5376户16128人,其中,60岁以上人员占比超17%,百岁老人2人、90岁以上20多人、80岁以上100多人……社区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基础设施、老年服务却很缺乏。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文峰街道幸福社区成功申报省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以养老服务设施为阵地、养老服务运营机构为平台、黔南州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为媒介,多方争取资金构建社区养老综合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助餐、助行等日常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同时以公建民营方式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引进“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围绕老年人医食行娱进行全方位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快乐养老。
如今,幸福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家+社区”一体化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温馨服务。随着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景象逐步呈现,邻和、家和、人和的幸福社区建设目标正变为现实。
此外,幸福社区近年来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过程中,着重关注老年居民的生活所需,通过社区服务阵地与居家养老服务阵地有效整合,向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日间托管“三助一托”养老服务,打造幸福养老生活圈。
幸福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蒙利春表示,下一步幸福社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好满足多层次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
“我们来爱玺养老服务中心已经6年多了,这里的环境、住宿、服务都很好。”说起在养老服务中心的居住感受,2018年入住贵阳市乌当区爱玺养老服务中心的刘华江爷爷和何映坤奶奶十分满意。
刘华江表示,养老服务中心专业的服务、过硬的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照护体系,使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得到更全面的照顾和护理,身体机能恢复了许多。
爱玺养老服务中心是贵州省4星级养老机构,位于乌当区水田镇大坝口,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属民营养老机构,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设有床位269张,其中护理床位190张,目前入住老人180余位。
其院长马丁吉斯是一名德国籍神经内科医生,长期研究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曾在德国管理过多家养老机构。2018年来贵州后,他发现当时贵州的养老服务并不完善,便想尝试着将德国介护式养老服务理念与中国老人的特点结合。
凭着多年研究和从事养老的经验,马丁吉斯在爱玺养老服务中心开设缓和护理、康复训练、认知症照护专区、食物精细化处理等养老服务,倾情打造“持续照料,个性养老”服务体系。
“让老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尊重他们的习惯和愿望,以同样的耐心对待每位老人,是我们的养老理念。”马丁吉斯说。
在爱玺养老服务中心,刘华江和何映坤已度过充实而温暖的6年时光,这不仅是因为专业养老机构舒适的环境、优质的住宿条件和贴心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晚年幸福生活的追求。
黔东南州三穗县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开展康复运动〔三穗县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供图〕
“从去年到现在,大大小小做了十几次手术,目前身体恢复情况达到我的预期,入住体验也很好。”10月31日,在黔东南州三穗县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75岁的王堂模刚做完康复训练出来。
王堂模是镇远县人,之前一直在云南昆明生活,退休后回到贵州。最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得知弟弟住在三穗医养中心,该中心提供有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王堂模也住了进来。
三穗医养中心是三穗县2019年采用公建公营模式,依托三穗县中医医院医疗资源建成的集养老、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治未病于一体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0亩,设置有单、双和多人间医养结合床位200张,于2020年正式运营,现有职工94名。截至目前,已为需要医养服务的43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有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100名。
三穗医养中心负责人陈光亮介绍,通过学习其他地区的养老运营管理模式,中心采用智能化管理,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及中医药养老、养生充分融合,建立老年人养老照护、康复服务、慢病管理、社工服务、健康干预、生命救护的“6+”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同时,大力推进“补助基金+支助养老”建设,通过借助社会力量创建“他助式医养长护基金”,用于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费用难题。截至目前,中心已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心理疏导、未病干预等服务1.3万余人次,提供专业康复保障3000余人次。
“入住医养中心的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通过医生的查房记录,能随时掌握老人健康情况,有紧急情况发生时,也能及时将老人转入老年病中心进行治疗。通过各科室之间的配合,有效保障入住老人医疗需求。”陈光亮说。
第六篇:普惠养老幸福满格
“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10月29日,记者刚走进遵义市虾子养老服务中心,便听到悦耳的经典老歌《大红枣甜又香》。在这里,老人们悠闲地享受着秋日时光。
虾子养老服务中心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是一家公建公营的乡镇敬老院,主要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于2016年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8750平方米,有宿舍54间,可容纳108位老人,目前入住特困供养对象103位。
虾子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杨中鸟介绍:“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我们组织了8位自理能力较强的老人担任院务协管员,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院内事务,比如管理花草绿植,协助失能老人进电梯等,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
“这里环境很好,看到自己管护的花盛开了,很有成就感。这里是自己居住的地方,要维护好环境卫生。”75岁的老人张光荣告诉记者。
张光荣是8位院务协管员之一,身体健康状况较好,自从到院后,一直积极参与花草绿植的养护。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院里的藤蔓植物已经爬到了3楼,正茂盛地绽放着。
“每月我们都会为老人发放零花钱,逢赶集时,他们可以出去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工作人员则是认真做好每位老人的评估、监护工作,让他们生活得开心。”杨中鸟说。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虾子养老服务中心还组织唱歌、打牌、做健身操等活动,学校、社会组织、志愿团体等也常到院里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温暖与欢乐。
第七篇:科技赋能养老无忧
“康养中心依据老人不同情况,安装了相应的智能助老设备,比如86岁的许爷爷腿脚不方便,就在房间安装了防跌倒监测,通过报警器能迅速发现老人情况。此外中心还有智能手环、智能健康检测、睡眠监测仪等。”遵义市益养苑颐康养中心工作人员陈易介绍。
益养苑颐是遵义市首家智慧养老院,也是遵义市探索智慧养老服务的生动实践。
遵义市积极响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利用前沿科技、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创建“互联网+养老”平台。
养老服务指挥中心是遵义市民政局打造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养老成果展示、养老场景式体验、智慧养老设备体验展示中心、养老事务日常管理指挥中心和养老热线呼叫中心,具备服务监管、数据采集、服务派单、服务评价等功能。目前,项目已覆盖遵义市15个县(市、区),辐射60岁以上老年人115万人。
养老服务指挥中心还开发了养老大数据可视化、养老公共服务门户、机构养老管理平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康养中心管理平台、养老监管平台以及智慧养老专题库等7大服务平台,能为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高效、体贴的专业化智慧养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市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平台手机端已接入“i遵义”,通过指尖服务,实现养老、助老一站式服务。
来源:《当代贵州》杂志2024年第51期
编辑:刘牛、罗娇
责编:施绍根
统筹:范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