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防化兵司令遇刺,体现俄罗斯安保水平落后,对中国有警示意义

12月17日,俄罗斯防化兵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在莫斯科遇刺身亡。乌克兰情报局立刻发表声明负责,理由是基里洛夫指挥俄军,在战场上使用过化学武器。这显然是在拜登政府的授意下,乌克兰政府要落实破坏特朗普的外交前景。而且这一次恐怖袭击,也确实让俄罗斯丢面子。

图片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在国内安保方面却是乏善可陈。乌克兰特工渗透到战线后方对俄罗斯重要目标进行破袭,对重点人物进行刺杀甚至发起大规模屠杀行动都不是第一次。

2022年,俄罗斯极右翼政治理论家杜金的女儿杜金娜在莫斯科被汽车炸弹炸死。2023年,俄罗斯军事博主弗拉德伦·塔塔尔斯基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咖啡馆被炸死。同样在2023年,俄罗斯潜艇指挥官鲁日茨基在锻炼身体的时候被枪杀。2024年3月,莫斯科番红花歌剧院发生恐怖袭击,100多人遇难。就在基里洛夫遇刺前几天,俄罗斯导弹科学家沙茨基也在莫斯科近郊被枪杀。

按说,普京是特工出身的领导人,对安保工作很熟悉。渗透与反渗透,刺杀与反刺杀,是他的老本行。可是俄罗斯的安全保卫却如此千疮百孔,确实让人意外。俄罗斯目前依然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只有1亿4000万。相当多的边境地段都是漫长的无人区,渗透势力有足够多的机会秘密进入俄罗斯。哪怕是在人口比较稠密的西部边境,实际上也有大量的湖泊、滩涂、森林可以渗透入境。在俄乌交战的战线上,已经没有了正常的边防和海关。乌克兰特工化装进入俄罗斯控制区一方,难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图片

俄罗斯国家的整个信息化水平也比较低,这一点同样体现在社会管理和政治保卫上。乌克兰在西方的技术支援下,伪造身份,把一批又一批的特工用合法面目送进俄罗斯,在社会上公开活动,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在苏联时代本是一国,双方关系恶化是从2014年才开始,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甚至生活中流行的一些梗,彼此都很熟悉。俄罗斯安保部门很难通过简单的查验证件和盘问,就把乌克兰渗透人员有效甄别出来。

要想做到有效的身份识别,必须建设起全国联网的证件查验体系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而这一点是俄罗斯所不具备的,短期内也没有希望做到。俄罗斯不会用进口技术和产品来构建这样的管理体系,自身的信息化产业水平又比较低,因此安保工作只能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

俄罗斯就没有办法了吗?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是打出去。俄罗斯也拥有相当强大的情报活动能力,把情报活动与军队的精确打击能力相结合,可以对乌克兰的重要目标实施斩首。在过去几年的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还是打出过一些精彩战例的。如果把斩首活动的目标从外国雇佣军转向乌克兰政府、乌克兰军队的头面人物,那就会形成有效的震慑。而且俄罗斯也没有什么道德上的负担,毕竟是乌克兰先动手了。

图片

这件事对中国的警示是,要充分认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敌对势力是毫无底线的。无所不用其极这个词不是打口水战用的,而是对手会真正采用的策略。虽然中国并没有直接参与任何一场战争,却一直是美国公开标定的第一大对手。美国在中国内部培育恐怖组织、煽动暴力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之所以没有发生像俄罗斯那样的公开刺杀事件,并不是美国手下留情,也不是美国人讲规矩,而是因为中国大陆独特而强大的安保能力在起作用,特别是充分利用了各式各样的信息化手段。西方媒体经常指责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布满摄像头,但就是这个措施,有效阻止了他们展开的各种秘密渗透以及破坏行动。以中国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如果我们的安保工作是俄罗斯那个水平,那可能就麻烦大了。在特朗普反华班子即将上任的这个时刻,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警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