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产新能源车八大悬念|续航焦虑几时了,价格战究竟是好是坏?

全文6204字,阅读约需1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将面临诸多挑战,如续航焦虑、智能驾驶体验、补能设施不足等。

02固态电池技术尚未成熟,液态锂电池在实用性进展方面更为实际。

03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面临竞争压力,需加快产品创新和本土化进程。

04电车热失控问题仍需关注,厂商需提高安全设计和用户使用习惯。

05价格战持续上演,消费者需关注产品配置、服务和人生价值而非单纯价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有苗不愁长”,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似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众到主流的蜕变。

然而,不论你是否已经成为新能源车主,如果让你给这种似乎已经迎来“高光时刻”的迭代性交通工具打分,估计平均得分还达不到及格线。

无论是焦虑于挥之不去的续航与补能,还是吐槽于饱受争议的智能体验,甚至质疑于产品本身的基本信任,新能源车距离“技术和应用双稳定”的终极目标,恐怕还未走过半程。

2024,新能源车渗透率稳定过半,量变已成;

2025,新能源车新趋势悬念重生,质变关口。

悬念一|续航与补能:焦虑何时了?

多长的续航里程才能真正缓解你的焦虑?“一千公里”,还是“两千公里”?在这个油车车主可以说是毫不关心的问题上,新能源车主显得尤为敏感。

固态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在面对解决新能源车续航焦虑问题上被业内寄予厚望,尤其是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率方面。

但是,这种“理论上完美”的材料如今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既因规模化制备能力的不足,也可能触发了材料设计中“性能、稳定性、成本”三者难以兼得的“不可能三角”。

图片

固态电池也许正面临类似的技术突破难度。在行业内部,即便是近几年,仍有不少TOP级厂商私下对固态电池的前景表示怀疑。然而,“对手说行你信不信?”、“资本说行你就得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技术竞赛中,厂商即使心有疑虑,也必须巨资投入并高调表态。

这种“不服不行”的行业生态,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资本市场过度炒作的热潮;不仅收割了投资者,还向消费者传递了不切实际的期待。

三条技术路线尚未清晰,实验室样品阶段的正负极材料仍在不断更新,专利壁垒茂密难躲的当下,部分厂商宣称“2024年出样,2025年装车”,不仅是对自己的拔苗助长,更容易引导消费者“被坑入局”而成为小白鼠。

然而,动辄上千的续驶里程也意味着车辆装配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也同样意味着绝大多数消费者需要在80%的时间内背着无用的电池重量在路上飞驰

所以电池容量的堆砌固然简单粗暴,但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率、更少低温衰减的电池技术进步,才能真正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

相比固态电池,2025年液态锂电池的实用性进展或许更为实际。宁德时代不断升级迭代的麒麟和神行电池,以及专为增混车型开发的骁遥电池,亦或是即将问世的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都正沿着上述改进思路稳步前进。

事实上,600公里的主流续航能力理论上已经足够覆盖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续航焦虑的主因,除了极端气候下的能量衰减,更多是日常的补能不便。

截至目前,全国充电桩总数约1200万台,是加油枪数量的近四倍;然而其中99%是普通快充或慢充桩,64%公共桩仍在750V以下的低压体系。成本高、盈利难的补能行业短期尚未显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迹象。2025年,补能领域的最大亮点,可能仅来自车企自建超充网络的逐步推进。

不过,这种市场自发行为的准确性往往令人称奇:长假期间,新能源车主在高速路上一桩难求的极端场景,多少普通充电桩也无法彻底解决。正如绿皮车时代的春运一票难求,最终依赖于高速度、高密度运行的高铁才得以缓解。当前电车长途出行的补能,何以解忧,唯有超充!

过度焦虑是厂商的营销噱头,克服的关键在于“主动权”。私有桩、超快充、低衰减,或“电量不足时坦然烧油”,缓解焦虑的也就能烟消云散了。

悬念二|智能双雄:信得过吗?用得好吗?

端到端、多模态、全场景、大模型、纯视觉、激光雷达感知融合……面对如此多概念的中国电车用户真的挺辛苦。其实他们只关心:什么时候不怕鬼探头、不纠结环岛和掉头?语音助手能真正懂我?

将城市NOA普及到20万元以内车型,用L2级硬件实现接近L3级体验;将语音识别结合触控、面部捕捉甚至眼神追踪,叠加指纹、静脉、心率等生物识别,再到AI介入后主动提供个性化交互服务……2024年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让中国消费者一度以为“未来已来”。

但12月4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24年新能源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得分仅71分(满分100分),连续两年下降。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分居用户吐槽榜的第一和第四位。

厂商不遗余力拉高用户期待值,但报告反映“用户在智能化板块等方面的用车体验尚未有效满足预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故障次数仍处于各因子前列。”

图片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裆”。泊个车能全国集体撞墙,争分夺秒的驾驶环境下存在延迟,用户还在为电车智能的基本功“交税”。

省成本,于是在算力和传感器等硬件上缺斤短两;拼自研,导致数据量不够和大模型不理想;拼进度,忽略了基本的测试验证流程,不少车型的智能模块因此根基不稳。

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座舱的系统稳定和逻辑完善,这些回归技术优化与用户需求的本源,将决定2025年“智能双雄”在市场中的表现和口碑。

悬念三|补不补:电车长征两万五?

2025年新能源车补贴还有吗?新能源领域的补贴,中国政府从来都在不间断地进行,最终以各种形式让普通消费者得到实惠。

2012年,燃油车赶超无望,氢能源被日本专利壁垒禁锢,电动车凭借相对开放的态势成为国家的押宝对象,补贴顺势启动。

2015年,国家级补贴启动针对动力电池的“白名单机制”,资金流向更完整、更核心的产业链。

2020年,中国已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中的五到六席。中国新能源车的供应链迅速强大,也促成了后续传统车企的转型和新势力的崛起相对顺利。

图片

不用看政策刺激的细枝末节,新能源是一盘大棋,故事的继续是肯定的——电池领域新技术等待突破,高阶智驾的政策法规铺垫刚刚开启。

无论是送走了破产的“欧洲动力电池之光”北伏(Northvolt),或是迎接特斯拉全自动无人驾驶(FSD)的入华硬刚,全球范围的新能源大戏刚刚拉开大幕,国家智慧将继续引领这场电车世纪大战,国内电车的大好基础必定要进一步夯实。

面向用户的举措层面,数日前的政治局会议定调后,“大力提振消费”的表态下,不仅“以旧换新”的政策接续已无悬念,“首购群体”的补贴也不无可能。

2025年是免征购置税的最后一年,各类政策以及厂商让利的共振下,渗透率过半的新能源车必将势如破竹,激发出产销两旺的最高潮!

悬念四|电车保值率:何解后顾之忧? 

“电车不如油车保值”,这是过往的普遍认知。技术迭代快、电池有衰减、充电不方便,以及对安全性的担忧,都是电车面临的保值难题。到了2024年,这一认知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不是电车开始保值;而是谁都不保值了。

一辆2013年的日产天籁顶配,2022年底还能卖8万。但在新能源车引发的价格战狂潮下,24款天籁新车起售价已跌至12万,这辆老天籁二手残值骤降至3万。何来保值率?

2024年,中国二手车行业的整体盈利比例不到10%。库存周转稍慢就赔钱、新车价格被打爆更赔钱,同样遭“背刺”的车商们只能把压力传递到车价。根据上半年的统计,燃油车三年平均保值率已经从两年前的71.4%跌至57.8%,与电车的差距微乎其微。

图片

另一边,新能源车正在引领汽车“从耐用消费品向快速消费品”的转型,这使得“保值率”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很可能会沦为过时的名词。

不过,电池、三电系统和智能化技术及应用必将在数年的高速迭代后趋于稳定,厂商间的竞争也会回归驾乘属性的精耕细作。

当AI大模型不再是车企营销的着力点,取而代之的是更朴实更易理解的空间;当方盒子车型热度不再,简单平实的设计风格抬头,“保值率”可能会再次被作为购车参考指标而重提。

悬念五|车企生死局:终极大逃杀已然开始?

资本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无论是互联网、手机还是移动应用,都逃不过从“浪起汹涌”到“大浪淘沙”的残酷过程。车企的终极大逃杀,已经从2024年开始,并进入一种“互联网叙事”状态:谍报爆料+濒危直播+突然死亡+全网追评。

“比销量差更可怕的是,连官降都没人知道!”这句话映衬出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合资品牌的尴尬与无奈。看着大众安徽、上汽大众斯柯达长安马自达等一系列车型的降价,大家的感觉是:要说这些车一无是处也不至于,但就是怎么降都还是觉得贵。

因为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展的误判,以及对自家油车的依赖和顾虑,这些合资品牌的变革始终都扭扭捏捏不彻底。车不对你的胃口,怎么卖你都会觉得贵。不过,从漠视、倔强到观望、服软,最后到洗心革面,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2025年就是这个“变节”的节点。

2024年底的广州车展,合资品牌卷土重来的战役已悄然打响。从上汽奥迪放弃四环标志、改用全新AUDI字母标识,到广汽本田推出全新的烨P系列和W纯电架构,再到东风日产推出“GLOCAL”模式并打造N系列新能源车型,所有迹象都表明,合资品牌已准备好“大不了从头再来”。

图片

实际上,无论是参股国内新势力的外资品牌,还是传统的合资品牌,都在为技术整合后的新产品铺路。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推出超过10款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新能源车,涵盖插混、增程、纯电等动力形式;大众则将于2026年迎来反攻之战,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将投放多款自主研发的混动车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轮合资品牌的产品攻势整体上采取了本土研发、与本土供应商合作的模式。

丰田“合资2.0时代”的领航智驾有Momenta、智能座舱有华为、无人驾驶有小马智行、座舱生态有腾讯;烨品牌则是由本田中国本土团队自主研发,且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众多中国本土供应商进行合作;而大众2026年在华生产的纯电动车型的电子电气架构正是来自小鹏。

合资品牌自我革新,背后是无奈与压力。表面功夫容易,但能否打破品牌的固有偏见,放下身段,真正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关键。他们的“生死战”才刚刚开始,有合资情结的等两年再入手。

不只是合资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如鱼得水的部分国产新势力们,也有不尽如意的黑暗时刻。

哪吒从“可能不行了”到“真的不行了”,再到“不知道还行不行”,折腾了两年还没“闹”完;极越从“好像不行了”到“好像又行了”,再到“彻底不行了”,只用了短短一年——生得默默无闻,死得轰轰烈烈。

为什么是2024年?因为电车行业两个可以超车的弯道,“电动化”基本尘埃落定,“智能化”格局日趋清晰,车企已经进入直道加速的生死淘汰战。

我们从“简单粗暴,实用可靠”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整理如下三个避坑原则。

  • 正向选择:免死金牌榜

几乎不必考虑风险因素的央企(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国资委旗下不容“国有资产流失”的国企(包括上汽、北汽、广汽、奇瑞)、大浪淘沙仍屹立不倒的代表性民营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以及已成功上岸的新势力(华为系、理想、小米),是你可以主动选择的对象。

新能源透视整理了一份“新能源车免死金牌榜”,免死理由也在表格中写得清清楚楚。即便车型踩雷,大厂兜底之下售后和善后也会安排得明明白白。

图片

  • 逆向排除:末位淘汰法

规模效应是车企存活的真谛。自我造血能力要看销量,资本的输血意愿更要看销量。

图片

传统车企方面,合资品牌面对新能源趋势转型稍慢。法系、韩系、美系和日系中,未来几年里每年有一家掉队,退出中国市场也不奇怪。德系则凭借BBA和大众的存在,仍有最后一搏的机会。

新势力方面,月销1万辆只是2024年的及格线,2025年随着玩家减少和市场增长而继续上升至月销两万辆,并非不可能。

  • 给个机会,还是算了?

生死大考中的车企突然看破红尘,破釜沉舟,决定推出一款低端走量的能打车型,可以给个机会。它们在高端车型上积累的研发技术和智能体验,会平价下放至低端市场,比如小鹏MONA M03、蔚来乐道L60。这样的“续命之作”,既有可能让企业翻盘,也是消费者的“薅羊毛”良机。

但有些机会不能给。所谓“无风不起浪,破镜不重圆。”以目前内卷强度的中国车市而言,任何一个车企只要出现过“猝死”的症状,即便想尽办法抢救过来,也不过是强行续命。即使资本再赌一把,你也别拿自己的血汗钱和养老钱冒险。

悬念六|安全性:热失控,仍是心头一把火?

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关于“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的提法,将原本冬天里相对较少的“电车热失控”这把心头火重新点燃。

对这个语言严谨性有些缺失的官方表述,“新能源内情”不能完全认同。如果说“每块锂电池的热失控都不可避免”,显然不合常识;如果说“锂电池的原理导致其有热失控的概率”,比较符合逻辑。

简单说“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如同说“打火机的爆炸不可避免”一样。

2019年至今年6月,国家统计到新能源车火灾事故报告1630余例,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液态锂电虽称不上原理上的“完美无瑕”,却也算应用中的“瑕不掩瑜”。

2025年,“瓶颈已至”的液态锂电在原理上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画饼难熟”的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遥遥无期。电车热失控问题在原理和实践中都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风险的控制,还是来自厂商的设计生产水平和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人祸在先,天灾在后。

图片

越走越光明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不需要“隐瞒真相、自我保护、缺乏信任”的黑暗森林法则。

呼吁厂商不要一味地抠车标与遮黑布、投诉与删帖,毕竟评论区里的真相无法删除;更不要着急把诸如“自燃”等用户关切的词语从新能源车的字典中抹去,还是让用户自己从真相和教训中学习吧。

悬念七|纯电与混动:增程来打脸?

2024年底,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出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一边是众多车企和电池厂商高调宣布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和装车倒计时,另一边是更多品牌和车型宣布拥抱增程,以解决纯电路线在续航上的短板。

一个增程车型从规划到量产,再到成熟期,直至退市,3年起步,5年正常。嘴上说着固态已来,但身体很诚实。

今年前11月新势力车型销量前十中,只有小米SU7和极氪001是纯电设计,其余都是增程为主销的车型。前11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纯电为22%,插混为76.6%,而增程则一骑绝“程”,高达90.9%!

图片

对于抛弃油车的用户来说,“大油小电”的插混既满足动力需求,又兼顾经济性;“小油大电”的增程更有“电车本质”的体验和随身充电宝的无忧。

认为混动的价值会在两年内逐步消退的小鹏,11月发布鲲鹏增程系统,附带的理由是会采取新一代超静音增程器;曾批判增程为“糟糕技术”和“彻底过时”的大众,也将在2026年迎来两款“真香”的增程车型,甚至还要积极评估换电模式的可能性;曾经“嘴硬”的还有极氪、阿维塔、智己、埃安等品牌,如今也彻底回头是岸。

而在技术层面,2025年增程的亮点可能还要多一些。宁德时代的增混专用电池“骁遥”将逐步把增程车型的主流续航提升至400公里水平;更多增程车将普及800V全域高压技术;高阶智驾也将在这一年迎来更适合在增程车型上享受的阶段性技术爆发红利。

车企们在技术路线上的转向与妥协,早已撕掉了浪漫主义的遮羞布——信仰可以撑场面,但现实只能靠妥协买单。2025年的中国车市,追求性价比的选插混,坚定梦想的选纯电,而那些在梦想与现实间游刃有余的“务实派”,将把增程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悬念八|价格战:等等党会赢吗?

价格战明年还会继续吗?这是一个伪命题。它从未真正停歇过,也没有任何玩家能彻底退出这场博弈。即便是宝马,也不得不在2024年的这场缠斗中“进退反复”,在品牌光环与业绩花环间不停摇摆。

价格新闻的评论区,最多的总是中国用户饱受多年合资车暴利之苦后的复仇感,看着车企坚持的最后一丝倔强,略带盲目地享受着这种“爽感”。

但,我们把这个悬念放在本次八大系列的最后一个,也是想谈点不一样的东西。

  •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配置

降价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不易被你察觉的动力电池减配、电机功率降级、造车工艺降本等行为,电池不抗造、提速不给力、车门易生锈……这些都是日后使用时才会慢慢暴露出来的问题。

供应商在领到车企10%的降价通知后,当研发、原材料、人工、模具、房租等成本已降无可降,往往只能拿良品率做文章。长期使用后,超常规的维修成本被悄然转嫁,用户被时间慢慢“收割”。

图片

  •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选择

价格战让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6%,对需要15%毛利才能生存的车企来说,参与是找死,不参与是等死。

“大决战”的初衷不是让你买到更便宜的车,而是把竞争对手卷死。“车是一辆好车”,极越崩盘的消息传开后,不少车主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武汉车主群更是一夜无眠。极越虽非死于价格战,却让我们清晰地体味着告别一辆好车、在劣币与良币间失去选择权的无奈与遗憾。

  •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服务

价格战让经销商难以为继,亏损运营下,店面纷纷退网,员工士气全无。指望他们继续提供优质服务,不现实。

当前中国乘用车保有量3.45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不足10%。超九成燃油车车主可能会因熟悉的4S店服务体系逐步瓦解而不安;新能源车主则在新势力店铺的开开闭闭中体验着忐忑。

图片

  •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人生

新能源车伴随快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迭代,或许需要5-10年才能完成对燃油车的彻底替代,并进入稳定期。但人生的黄金岁月,不过短短几个十年。

毕业后的第一辆车载着父母逛遍新落户的城市、和心爱的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刚懂事的孩子探索大好河山……或许人生终点再回首,这些珍贵的生命时刻,远比一点车价差异更值得珍惜。

补一句,车买了就更不要再想着降价背刺的事情。新势力频繁升级换代,一定是产品力不够打,被迫加快推陈出新。企业自保,长远来看也是为你免除主机厂倒闭后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