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研考开考:理性回归与方向调整

全文4348字,阅读约需1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5年度考研初试第一天,报名人数连续两年大幅下降,今年下降50万,显示出考研遇冷现象。

02陈志文认为,考研遇冷的原因在于就业困境和研究生毕业未必能保证一份体面工作,导致投入产出比下降。

03然而,考公考编仍然高烧,今年国考继续增长30多万,显示出体制内就业的吸引力。

04陈志文提醒考生和家长,在选择考研还是考公时,要考虑个人兴趣和适合度,而非盲目追求学历。

05他建议适度控制研究生规模,尤其是在一些专业上,以保证培养质量和社会稳定。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今天是2025年度考研初试第一天。我此前跟腾讯新闻教育频道做了一次关于考研的深度交流。本篇为交流的上篇内容,深入讨论了为何考研遇冷,为何出现“考研不如考公”的论调,是否考公就更加理性,以及关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一些想法,希望读者们能有所收获。在此祝愿今天参加考研的同学能收获理想的成绩!

考研遇冷,因为考上研究生再也不等于上岸了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考研人数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去年是下降36万,今年是下降50万。连续两年下降能说明已经确立了趋势吗?今后的考研人数还有可能会回升吗?

陈志文: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认为今年叫做“关键转折”。我们回溯一下这二十年考研人数报名数的增长变化,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非常有意思,每七八年就会有一次回调。几乎每次回调都是两年:2007、2008年有过回调,2014、2015年也有过回调,这两年又下跌了。但是这一次我称其为“转折”,或者说转身。

我个人觉得,这次的下降跟以前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比如说08年前后的下降,是因为经济飞速发展,就业比较好,形成挤出效应,导致研究生报名减少。

但这次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是就业本身的困境。第二个就是大家意识到研究生毕业也未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因为读一个研究生要花三年时间,还有一笔不菲的学费,但考上却未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这个问题面前,大家开始计算投入产出的账,尤其是时间机会的问题,于是放弃了。

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考公考编。考研已经退烧了。但是考公考编仍然高烧。今年国考继续增长了30多万。考公的竞争的惨烈程度是远远高于考研的。

为什么考公仍然这么热烈?是因为和考研相比,考公上岸是一种绝对上岸,等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考上研究生并不等于上岸,这跟过去是不一样的。在过去有一份研究生学历,那基本等于上岸,因为研究生招生量比较少。但现在研究生的招生量,已经远远超过了1998年本专科招生总量。我为什么讲1998年?99年大扩招,那么98年是大扩招前的最后一年。当时的本科加专科只招了108万人。我们去年研究生招生量就超过了130万人。也就是说现在研究生的招生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本专科量。目前国家明确讲要持续扩张研究生规模。那么也就意味着未来研究生会越来越多,稀缺性将进一步降低。

这跟过去是不一样的。以前为什么能形成考研热,就是因为大家都是大学生的时候,一是看你什么大学毕业,二就是看是否有研究生学历。

而体制内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敢说必须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但是他拿学历卡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研究生主要都是双一流大学培养,著名大学培养。这样的话,一拿学历卡就等于既提高了学历要求,又变相的提出了出身要求。

这样的话,对于学生来讲,他考一个研究生,提高学历的同时,也解决了出身,所以“购销两旺”。

但现在呢?这两年不仅是大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稀缺性大幅下降。在就业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人们发现,读完研究生又怎么样?未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去年舆论热炒的是广东某个街道拟聘研究生当垃圾管理员;研究生到山东大学当宿舍管理员,还没有编制;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到复旦附中当卫生管理员。今年炒作的是,研究生到广东某殡仪馆当火化工。

这都说明,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研究生毕业也未必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于是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这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未来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虽然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不会再出现过去15年那种疯狂增长的局面。过去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像2022年那样一年净增80万人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读研究生并不一定能保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出现“考研不如考公”的论调,是因为考公在就业方面省了一大圈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刚才提到,在考研人数大降50万的同时,今年国考增长了30多万人。如何看待“考研不如考公”这一说法?

陈志文:过去因为研究生学历的稀缺性。我考上研究生约等于一个体面的工作。

那现在不是了。那么我干嘛要考?那我就不如专门去考公考编去,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就业困境。为什么考公考编持续高热不退,就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势下,体制内就业显然是性价比最好的之一。所以考公考编高热不退。

考公考编已经不只在大学毕业后了,而是开始前置了。举个例子,去年在江苏盐城,一位中考生满分800考了742分,没有选择读当地最好的普高盐城中学。而是选了一个中职,就是所谓的职高。为什么?因为这个中职项目叫中本贯通项目——在入学的时候就跟盐城教育局签一个协议,就是你中职后边还有对应的高职,然后还有专升本,你如果顺利的读完没有违纪,没有挂科等等,很顺利的拿到这些文凭,你就可以到盐城教育局下属的幼儿园当个老师,没错,就是你直接有一个老师编制。

于是,一些优秀的初中生,不再去读普高然后上大学,更别说去考研。我直接就读个中职,因为有编制。当我终极目的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有一份体制内工作,那我何苦绕这么一大圈?

高考里边这个现象更是突出,这两年各地高考普遍出现了公费师范生热、军警校热。为什么?因为上了警校就等于入警,上了军校就等于入军籍,都等于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体制内工作。同样的,考上公费师范生就意味着你必然是一个体制内的教师,有编制的教师。我们有一些著名的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直逼985头部大学,录取分线高得可怕。

今年高考的时候,有一个孩子上了江苏警官学院,他的分数据报道说可以上浙大,就是因为入警校等于入警籍,就等于入编了,那我就不用兜一大圈了。

同样,今年能上著名大学的分数线的一个孩子,报考了浙江丽水学院,过去叫丽水师专。原因就是那是一个定向生计划。也就是说,他如果顺利毕业,就天然有一个编制。

图片

人生是扬长避短的,不能说放弃考研去考公就一定是理性选择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考公省了一大圈,这是否说明,考公就是当下大学生最为明智的选择?

陈志文:考公考编就是选择走体制内,这是个人的选择没所谓对错。但是我想提醒我们大量的孩子,以及家长——因为很多孩子走体制内,是家长要求的或者家长引导的。

我想提醒你们,人生是扬长避短的,这条路适不适合你?——我们站在外边,很容易看到的都是光环,公务员的光环。比如说稳定,比如说体面,比如说社会地位比较高。

但是一定想想是不是适合自己,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不是你想要的。举个例子,我经常去一个国家部委那,他们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床。他们下班从来不会在5、6点下班,他们8、9点下班都是家常便饭,甚至直接住在办公室。注意他们是没有什么加班工资的,远比互联网大厂996要严重。

我们经常看到说00后整顿职场,哪里有看到说00后整顿什么机关?为什么没有?这个体系是不同的文化,它更强调你是不是适合。我觉得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围城效应,当我们在外边的时候都看见是那边的好,当我们进去之后就知道它里边也有不好的地方。

有很多孩子在选择某个职业的时候,说喜欢这个职业的什么什么。我经常建议家长,一定创造条件让孩子去体验一段时间,三个礼拜或三个月。我的经验是,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打死都不愿意再从事这个职业了。因为发现了更多的不好。

我见过太多的例子。比如说,一方面有大量的人甚至用头部985的分数上公费师范生,但是,每年都有媒体报道公费师范生违约——同样一批孩子,不惜违约交罚金,甚至背上诚信的记录,要毁约。为什么?因为大家把当老师想的太简单了,那中小学老师真的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你碰上一个家长缠访,那就是你一辈子的噩梦!他会瘫痪掉一个学校的。现在这种过度关注的家长又越来越多。

我想提醒的就是考公考编这件事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一定想想是不是适合你。

今年我有个朋友家的孩子研究生毕业,一个男孩子。他接到两份工作,一个是年薪十来万,一个是年薪三十多万。然后这个男孩子就犹豫去哪个,我说这还有什么犹豫的吗?原来三十多万的公司,他担心加班。十几万那个就没有加班,所以他犹豫。现在年轻人追求的不是收入高低,他们更在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加班。这和过去那一代人不一样。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因人而异。比如有人喜欢打游戏,三天三夜不睡觉,他也不觉得累,但如果他不喜欢学习,学十分钟都觉得累。

很多大学生不适合读研究生,某些学科应当控制招生规模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刚才您提到,研究生报考的规模可能不会大规模反弹了,但是从教育需要以及社会需要的角度看,您认为研究生规模是应该控制还是进一步扩大?

陈志文: 我个人觉得,结合中国国情、文化,可能需要适度控制,尤其是在一些专业上。

国家现在很明确,官方文件表述是要持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这个主要是基于国家战略考虑,要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我非常支持我们适度扩大理工科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尤其是理工科的博士的培养规模。

但我不太赞同全面扩张,不赞同不分学科专业的去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原因很简单,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一样。如果一个美国人研究生毕业,他去流浪,他去开出租车,当出租车司机,都很正常。那是他的不同人生生活方式的选择,生活状态的选择。

在中国不一样。学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期望值的提高。比如说你是高中毕业,你去端盘子,父母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你如果大学本科毕业,出去端盘子,父母可能还嫌你丢人,恨不得把你五花大绑在家里啃老!

那么,一旦读了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就必然提高。周围人对你的期望也必然提高。但是哪里有那么多的体面的工作给你,这时候就会引发一个社会矛盾——怨气。这会带来非常危险的不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说,我是不赞同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有能力去读完研究生的人也是有限的。现在研究生招生越来越多,你去找导师走访一下,学生们抱怨导师的同时,导师也在抱怨学生们。尤其是一些人文社科的老师跟我开玩笑讲,过去招研究生是帮我干活,现在是什么?我帮学生们干活,得把他们背着抱着送出去,得把他弄毕业。

现在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长,我们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并不具备研究能力或者读完研究生的能力。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我们很多学生和家长仍然把研究生当成一另外一个本科在读。这是完全是两回事。本科的人才培养和学习,和研究生完全是两回事。

我们绝大部分人,混三年四年大概率能有一个本科的学历,有个学士学位。但是研究生不是,因为本质来讲,它不再是知识性的学习,它是对未知的探索。我们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

现在研究生延毕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就妖魔化导师,认为是导师专门跟学生过不去,非要想尽办法把学生留下来。我们不能排除个别导师存在这个问题,我负责任讲90%以上导师都不是这样的。问题在于学生没有那个能力按期毕业。

我们现在对研究生的质量控制是很严的。我们论文要抽检,要外审,本质是为了保证研究生质量提高,但这些措施之下,延毕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抽查如果被抓住,最后是要惩罚导师的,所以导师就必然提高要求。

所以再次提醒我们一些学生和家长,是不是适合读研究生?要考虑清楚。

图片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减少,您认为是一种理性回归吗?

陈志文:我认为是一个理性的回归。我曾在分析文章里讲过一个因素,就是说我们从2020年开始之后,硕士层面很明确,原则上不再增加学术型的硕士。只增加应用型的硕士,就是专硕。专硕本质上大部分是要交学费的。什么叫专业型硕士?就是MBA、MPA这一类。同时,为了提高质量,专硕培养时间也从过去有些2年或1.5年又重新延长到3年。

三年的时间,还有一笔不菲的投入,因此大家就需要算这个投入产出的账。

MBA的招生现在体现得非常明显,冰火两重天。著名大学的MBA仍然是很难考的,但是一般大学的 MBA 报名者就寥寥。这就是理性回归。研究生也是如此,学费一高,产出又不见得好,大家就会相对成熟一点,慎重报名,这绝对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本次交流的上篇结束,下篇主要探讨了当今大学生的心态、“优绩主义”的影响等问题,稍后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