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方得出新结论:轰-20短期内不会出现,这对解放军未必是坏事

美国国防部在每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实际上有保密版和公开版两个可能差别很大的版本,前者专供美国政府“内参”,后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查阅。

保密版普通人当然没有机会接触,而公开版可能是出于保护情报来源的目的,会故意探讨一些议论性很高的话题,比如今年五角大楼盯上了轰-20,只不过结论与以往不太一样,他们认为采用隐身飞翼布局的轰-20也许在未来十年内的某个时候才会现身。

图片(这句THE NEXT确实吊了不少人的胃口)

这个信息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来看,正面是美国军方也认为,由于没有隐身战略轰炸机,解放军至少在十年内不会进入战略进攻状态。而侧面等于承认以美国的情报能力,也无法刺探到轰-20的相关情报,即使是外围情报都不一定有。若真如五角大楼所言,轰-20十年内都不会出现,其实对解放军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12月19日,美媒“战区”刊文,对轰-20近年来的动态进行了大致盘点,特别指出2021年解放军空军招兵视频末尾似乎证实了轰-20的存在,美国军方也给出了他们认为轰-20会是什么样:属于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很可能命名为轰-20”表示美国军方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叫轰-20。

这种飞机预计航程超过10000公里,有效载荷10吨,可以覆盖第二岛链和西太平洋,有空中加油则可以覆盖全球,使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采用隐形设计。

图片(倒影一度让不少人认为这就是轰-20)

虽然大部分意见集中在轰-20与美国B-2、B-21具有相似的气动布局,不过其他美国军事和情报官员似乎有截然不同的意见,比如有人认为轰-20在隐身设计上不如美国隐身轰炸机,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具备正常运转如此复杂系统的能力。

“战区”看起来是比较认同这些意见,并认为解放军缺乏远程空中作战经验,所以除了轰-20,还在发展一种隐身战术轰炸机歼轰-XX。

关于歼轰-XX,“战区”显得信心十足,并对其定位和特点进行了描述,认为依然有能力担负战略任务,例如对美军在日本甚至关岛的基地造成威胁,同时也可能部署到南海和印度方向。

歼轰-XX在设计时考虑了速度与隐身需求的平衡,出动率和突防概率都有额外优势,最重要的是还支持多功能任务比如远程制空作战等等,这样就可以在不依赖沿海基地或加油机的前提下,对作战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灵活袭击。

图片(歼轰-XX的某个方案)

怎么样,“战区”的这段描述是不是很眼熟,因为几乎条条都符合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特点,特别是气动布局类似无侦-8、飞鸿-97A的大中型隐身高超音速无人机。唯一的不同是解放军目前在这个定位下发展的是无人机,而“战区”很坚定地认为解放军发展的是一种有人驾驶的隐身战斗轰炸机。

实际上不止是捕风捉影的歼轰-XX,包括轰-20本身,无论是“战区”还是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都是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的,坚持认为解放军也需要至少一种与B-2、B-21定位相同的隐身轰炸机,对第一、第二岛链乃至美国本土进行威慑。

图片(B-2和B-21的定位现在都有点尴尬)

真实情况当然不是这样,B-2提出概念是1975年,1978年开始研发,1981年设计定型,美国空军对其定位是突破苏联防空网,深入到西伯利亚腹地猎杀苏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最大可能消灭苏联的二次核反击能力。B-21的定位首先是取代已开始老化的B-2,增强美军的全球打击能力,其次从近年来美军的风声来看,也要承担一定的战术任务,就像“战区”认为歼轰-XX会有的远程制空作战等等,此外还可能担负无人机指挥平台等任务。

归根结底,这种亚音速隐身飞翼轰炸机只证明可以满足冷战时期的战争模式,至少目前还没有有证明,是否适应大量运用电子技术和各种天基探测/武器系统的未来战场。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态势感知能力和定向能武器会得到普及的条件下,轰-20如果效仿B-2和B-21,没什么防御能力,速度也不快,只靠隐身的话很难保证生存能力,甚至歼轰-XX实际上都比轰-20有更强的战斗力和适应力。

图片(有空中加油能力、挂载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轰-6N,已能满足解放军的作战需求)

再者,从最狭隘的弹药运用来看,B-2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宽大的弹舱挂载B-61这样的战术核弹,或者其他大威力精确制导炸弹或钻地弹。对解放军来说,虽然确实有使用这些弹药的要求和环境,但目前来看解放军应该更倾向于远程火箭炮或中近程弹道导弹,再或者由大中型无人机执行此类任务,都比B-2这种价格惊人、很难接受损失的冷战遗产更有性价比。

所以说,在解放军已建成比较完善的远中近火力打击体系下,轰-20几乎所有职能都有了臻于完美的替代品,可以说轰-20的生态位已经很狭窄了。在解放军真正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派出战略轰炸机到北美海岸展示力量之前,轰-20出现的可能性极低,对解放军而言,可能更多样化的打击手段,远比一种昂贵的战略武器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