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论员 陈婉扬
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
这热议源于一位网友的经历分享——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机票价格就从4309元下降至1903元。随后,其他网友也分享起类似的“攻略”:有的称尝试用诸如“某某软件,我要卸载你”“再也不用了”等评论,影响算法推送;有的称通过换头像与ID以表明自己是新用户;还有的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希望大数据无法识别自己。
“大数据杀熟”,很多人都不陌生,主要是指在一些餐饮、出行平台上,经营者根据用户的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要素,“看人下菜”,对相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价格。据11月18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的大数据营销差异化现象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曾遭遇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
问题是,网友上述那些“智斗”算法的“招数”真的有效吗?
有专家表示,这些“土办法”“小聪明”不见得能起效,“互联网和算法能够很快识别出用户的真实动机和行为。”同样地,多家旅游出行平台官方客服也表示,机票价格实时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便这名消费者有反复评论的行为,也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由用户所评论的内容决定的。
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做法,未必能突破算法的“算计”,对这一点,相信不少网友也是心知肚明,其之所以这么做,更多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平台定价策略不透明,令人难以捉摸,有时只能尝试“用魔法打败魔法”。
事实上,针对“大数据杀熟”现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同样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既然如此,为何“大数据杀熟”仍屡见不鲜?一方面,“大数据杀熟”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有时令人防不胜防,对于时间精力有限的消费者而言,取证维权的成本都较高;另一方面,平台本身具有信息优势,即便消费者认为自己被“算计”了,平台也可以用“购买的套餐优惠不同”“购买时间不同”等理由进行解释。
要真正有效杜绝“大数据杀熟”,显然不能靠网友的反向驯化和单打独斗,而要靠动真格的、常态化的监管和整治。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便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并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期待在专项行动的推动下,相关平台企业能切实落实相关要求,让算法应用更加规范,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让算法真正造福社会,就必须确保其向上向善、循法而行,而非只有满满的算计和套路。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