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上元夜 洛阳宫灯放异彩

  上元节又称灯节,这天夜里,各处张灯结彩,几乎所有活动都围绕灯进行。其中,多姿多彩的宫灯,最能体现节日特色和中国韵味。宫灯最早发源于洛阳,始于东汉,盛于隋唐,久传不衰。如今,洛阳宫灯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灯发源于洛阳

  相传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后,于上元节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宫灯之名由此而生。

  《魏书》等典籍记载,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时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飞来,绕殿堂盘旋。第二天,汉明帝让大臣们圆梦,博士傅毅启奏:“西方有神,名字叫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当即派蔡愔(yīn)、秦景等10余人出使西域。

  蔡愔、秦景于公元65年出发,走到大月氏国时,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他们恳请二位高僧到中国传法。

  公元67年,接受邀请的摄摩腾和竺法兰同蔡、秦等人一起,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来到东汉都城洛阳。

  他们在向汉明帝汇报一路的见闻时,提到印度当地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于是,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

  此后,宫灯与上元节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逐渐从皇宫传入民间,从洛阳走向全国。

  洛阳宫灯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唐代,洛阳为东都,唐玄宗规定上元节为官方节日,上元节张灯的习俗达到高峰,洛阳宫灯的制作也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记载,唐代的上元节,洛阳城中家家宫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异彩纷呈。连接洛水南岸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被打开,让百姓通行,方便前往各处观灯。

  宋代以后,洛阳地区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上元节灯会活动失去风采,但仍未断绝。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龚崧林所撰《洛阳县志·地理风俗篇》中载:“洛水修禊,岁节放灯——除夜燃木盒灯,上元放灯,十四日起至十七日止。花灯四映,弦歌沸腾,游人通宵不绝。上元以灯影多者为上,其相胜之词曰‘千影万影’。”

  民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飘摇,过节成了百姓的奢望,手艺人靠制灯难以维持生计,洛阳宫灯陷入低迷状态。到吴佩孚主政洛阳时,洛阳宫灯成为他送给下属的官衔灯,一度出现了短暂的兴盛。据说,吴佩孚逢年过节喜欢给连长以上的下属赠送官衔灯,由他们带回家乡“光宗耀祖”。官衔灯上除了写姓氏,还写有下属所在师、旅、团、营、连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宫灯重获新生。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高挂的八盏大型红纱宫灯,就出自洛阳宫灯传人王福信与全国其他几位宫灯大师之手。每盏宫灯直径与高度皆超2米,所观之人无一不称赞惊叹。

  20世纪80年代之后,洛阳宫灯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从此,洛阳宫灯的名号享誉中外。2008年,洛阳宫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做宫灯办灯会洛阳走在创新前沿

  洛阳宫灯作为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交融造就的典范,或雍容典雅,或喜庆大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以选材为例,传统的洛阳宫灯制作材料主要为竹子和丝绸,其中的竹子为洛宁淡竹,这种竹子皮厚、有弹性,做成的灯篾不易变形,久放不走样。其制作工艺也相当复杂和考究,需经过上灯、捏灯、网灯、糊灯、补灯、描胶、镶灯、洗灯、装饰等72道工序。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会长王恺认为,洛阳宫灯作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记录了古代洛阳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认识研究洛阳地区文化的活化石,对洛阳宫灯文化的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洛阳应建立洛阳宫灯博物馆,举办洛阳宫灯专题展览,打造“神都上元灯会”文旅品牌,形成独特且令人惊艳的文化IP。

  “从最初的燃灯礼佛到后来的上元灯会,从最早的灯笼加蜡烛,到影灯、灯楼、灯轮,再到现在的白炽灯、LED灯,无论是做宫灯还是办灯会,洛阳一直走在创新前沿。”王恺说,当前,科学技术呈迅猛发展趋势,互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应赋能洛阳宫灯。比如,将洛阳宫灯的艺术形式与历史文化以三维动画和情境设定的手段呈现,或者使用VR技术3D打印技术将传统宫灯样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如今,虽然上元节一年只有一次,但洛阳宫灯的影子已不分时段地映在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