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四川(5):映秀地震遗址

图片
10月11日,星期五,晴

旅游车经过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岷江段,看到江中一根水泥钢筋浇筑的粗壮桥柱,孤零零的立在岷江,钢骨裸露,桥板荡然无存。震前岿然屹立的桥梁,在地震的“轰鸣”声中,瞬间化为废墟。建设者为了提醒世人地震的危害,特意把这根水泥桥柱保留了下来。汶川地震都汶公路全线80%的道路被损毁,10多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岷江这根水泥桥柱遗址,是告诉人们尊重自然,保护地球。

图片


汽车开往都江堰需要经过映秀镇,我让驾驶员开到映秀镇渔子溪村映秀地震纪念馆参观。

车停在地震纪念馆上方摩天轮停车场。站在摩天轮观景台,俯瞰映秀镇,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新民居鳞次栉比,一幢幢漂亮的房子整齐有序,堪称““联排别墅”。如今的映秀镇浴火重生,新农村欣欣向荣、新城镇美丽和谐,日新月异。

图片


“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米。

映秀地震遗址主要包括有地震纪念馆和漩口中学地震遗址,遗址保留了“5•12”时震后建筑的原貌,还原了地震时的真实情况。

我们首先参观地震纪念馆——“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走进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心情分外沉重复杂。馆内陈列着汽车自行车居民家具废墟、坍塌的建筑废墟和人民解放军救援的场景等地震文物13641件。每一个展厅、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惨烈无情的灾难,体现出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图片


讲解员介绍了许多悲壮的英雄事迹。

大地震发生后,在汶川映秀中心学校,幸存者惊奇地发现数学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有生命体征,而张米亚老师已经殉职了。幸存下来的学生说:“地震时张老师大声喊,不要慌,都趴在课桌下面”。前排有人趴得不够低,张老师还去按他们的头。几个同学想往外跑,张老师就一手抱住一个,拼命压在讲台下面。    抗震救灾中,陆军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运输直升机营邱光华机组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物资,抢救受灾群众。5月31日下午,邱光华机组奉命运送卫生防疫专家前往理县,突然间大片浓云密雾一下涌了过来,遮蔽了狭窄的空中通道,直升机不幸遇难,机组成员五人为抗震救灾献出自己的生命。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触目惊心,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感受到地震发生时的无助与绝望。同时深刻体会到,无论面对如何的灾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纪念馆我们也了解一些有关地震灾害应对、地震灾害救援的知识。

图片


图片


纪念馆出来我们沿山路下行,走向漩口中学遗址。

来到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大门口,只见大门上方一行黑体大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显得庄严肃穆。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用汉白玉和花岗岩雕刻的巨大时钟,它以地震时漩口中学高二(三)班教室里摔裂的时钟为原型,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永久地凝固在震中映秀镇。汉白玉表盘上的裂纹,仿佛在默默地提醒每个人不要忘记山崩地裂的那一刻,不要忘记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也警醒着生者和幸存者们,要带着对往昔的缅怀,勇敢前行,不负韶华。

时钟背后是一幢坍陷倾斜着的教学楼,是漩口中学主教学楼。地震发生后的校园满目疮痍,但灰白废墟上的主教学楼楼顶鲜艳的五星红旗矗立不倒,顽强地在风中飘扬。这面国旗见证了漩口中学的泪水与哀愁,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慰藉与希望。

“5•12”地震漩口中学蒙受巨大损失,有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27名学生2名教师重伤。至今教学楼地下还埋葬着19具遗骨,征得家长同意,放弃救援,这些孩子永远长眠于此,太让人心痛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场左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记事浮雕墙”,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以国家名义修建的没有落款、没有日期的记事墙。记事墙的造型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铭文记述了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墙体下方的浮雕呈现了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员、医疗队员和志愿者共同运送一名伤员登上直升飞机的真实景象,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同学们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记事浮雕墙前,为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献上鲜花,并默哀以表深切哀悼!向参与汶川地震救援人员表达崇高敬意!

图片


地震纪念馆和漩口中学遗址的缅怀之旅,使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力。然而,正是这份无力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刻。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珍惜,就是最美的姿态。我也深刻认识到,面对灾难时,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与坚韧。只有当我们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最后,对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们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与缅怀。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当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联阅读